丸熊画荻课宁馨。春暖尚萱庭。展卷如对环佩,妒煞失巢莺。
思我母,伴儿镫。月三更。于今麦饭,阻隔天涯,廿载清明。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丸熊画荻课宁馨。春暖尚萱庭。 —— “丸熊”可能是对某种事物或人物的比喻,“画荻”指用笔法描绘,“课宁馨”可能指的是教导孩子,使其心灵得到滋养。“春暖尚萱庭”则形容春天温暖,家庭充满温馨。
  2. 展卷如对环佩,妒煞失巢莺。 —— “展卷如对环佩”,比喻展开书卷时如同佩戴着珍贵的首饰,显示出学问和教养。“妒煞失巢莺”则形容嫉妒之心强烈到足以令人嫉妒失去巢穴的黄莺。
  3. 思我母,伴儿镫。月三更。 —— “思我母”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伴儿镫”则可能是指陪伴在孩子的旁边,共同度过时光。“月三更”指的是夜晚时分,月亮已经升高到了中天。
  4. 于今麦饭,阻隔天涯,廿载清明。 —— “于今麦饭”可能是指现在只能吃麦饭,表达了生活的艰辛或距离感。“阻隔天涯”意味着两地相隔遥远,无法相见。“廿载清明”指的是二十年来每年清明节都无法回家团聚。

译文:

丸熊画荻课宁馨。春暖尚萱庭。
展开书卷如同佩戴珠宝,令我嫉妒失去了巢中的鸟儿。
想起母亲,伴随我的是灯火通明的夜晚。
至今只能用麦饭填饱肚子,两地相隔遥远,已过二十载清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和对母亲深深的思念。首句通过描绘丸熊画荻的场景,寓意着对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第二句则通过对温暖的春光以及家中温馨环境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家的温暖与和谐。第三、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情以及对失去亲人的深深痛楚。最后一句通过描绘自己只能在特定时间(如麦饭时节)才能与家乡团聚的现状,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以及对团圆的渴望。整体而言,此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抗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