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啭山莺,秧分木马,锦城又浣溪花。白袷归来,上梁换取鲛纱。奇峰云景谽谺。似笺红、绮散余霞。迎人众绿,涧蒲剑短,陇麦旗斜。
登厨樱笋,出箧蒲葵,霜皮剥果,雪乳烹茶。瑶琴一曲,薰风知己钟牙。送客琵琶。竹芦生、重感年华。怨无端、饯春迎夏,忙到山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最后分析诗句的语言特点。此诗为作者归隐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闲适、安逸的生活态度。
夏初临:夏季已经来临。
林啭山莺:树林中传来山间的黄莺啼鸣声。
秧分木马:插秧时将马卸下来用。
锦城:成都别称。
浣溪花:浣花溪边的荷花。
白袷(há)归来:白色夹衣,指夏天的衣服。
上梁换取鲛纱:用新换的绫罗绸缎去交换鱼网。
奇峰云景谽谺:奇特的山峰云雾缭绕。
似笺红、绮散余霞:好似红色的纸笺上的绮纹,散开了余晖中的彩霞。
迎人众绿:迎向众人的是一片绿草。
涧蒲剑短:涧边长着的蒲苇像利剑一样直。
陇麦旗斜:陇中长着的麦子,像旗帜一样倾斜着。
登厨樱笋:登上厨房里的樱桃和松树苗。
出箧蒲葵:拿出书箱里的蒲葵扇。
霜皮剥果:把果实放在霜打过的皮里剥取。
雪乳烹茶:用雪水冲泡茶。
瑶琴一曲:弹奏瑶琴一曲。
薰风知己:在温暖的春风中与知己共饮。
送客琵琶:送走客人时弹奏琵琶曲。
竹芦生:竹林丛中竹子茂盛地生长。
重感年华:深深感叹岁月流逝。
怨无端:怨恨无缘无故地到来。
饯春迎夏:饯送春天到来和迎接夏天的到来。
忙到山家:忙碌得如同到了山野人家一般。
【答案】
译文
夏季已经来临,我来到山林之中聆听鸟儿的歌唱。
树林中传来山间的黄莺啼鸣声,插秧的时候将马卸下来用。
锦城是成都的别称,这里又是我喜爱的家园。
浣花溪边的荷花,洁白而美丽。
我用新换的绫罗绸缎去交换鱼网,换来一匹骏马。
奇特的山峰云雾缭绕,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
好似红色的纸笺上的绮纹,散开了余晖中的彩霞。
迎向众人的是一片绿草,涧边长着的蒲苇像利剑一样直。
陇中长着的麦子,像旗帜一样倾斜着。
登厨房里的樱桃和松树苗,出来书箱里的蒲葵扇。
把果实放在霜打过的皮里剥取,用雪水冲泡茶。
弹瑶琴一曲,与友人共享美好的时光。
送走客人时弹奏琵琶曲,竹林丛中竹子茂盛地生长。
深深感叹岁月流逝,怨恨无缘无故地到来。
饯送春天到来和迎接夏天的到来,忙碌得如同到了山野人家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前两句写诗人夏初来到成都,观赏风景名胜。三、四句写诗人观赏了锦城之景,又游览了浣花溪畔的荷花,欣赏了新换的绫罗绸缎。五、六句写诗人观赏了奇特的山峰云雾,感受了大自然的美。“似笺红”四字妙极,写出了红日映照下的云海之状,使人觉得好像在纸上看到了红色,又好像看见了飘动的彩霞。这一句既表现了作者的主观想象,也表现出他所见的景物之美。接下来两句写诗人观景之后的感受。“迎人众绿”,“涧蒲剑短”,“陇麦旗斜”,这些词语都形象地描绘出了夏日景色的美好。其中“剑”、“旗”二字用得极其传神,生动地表现了夏日的生机盎然。
下片开头二句写诗人归隐后的惬意生活。“登厨”、“出箧”二句描写了他在厨房和书箱里所见到的事物。“霜皮”、“雪乳”二句写诗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又不忘品味美酒佳酿。“瑶琴一曲”四句写诗人在享受美景美食的同时,又与友人欢聚畅饮。最后两句写诗人在送走了友人之后,又感到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不禁感慨万分。全词意境优美,富有情趣,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