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淮水西边月,曾照玉钩斜。游船多处,年年风雨,开尽桃花。
夕阳一醉,楼空失燕,树晚栖鸦。三生杜牧,扬州梦觉,依旧天涯。
青衫湿话平山旧游,当时淮水西边月,曾照玉钩斜。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淮水之西的月亮映照着古老的玉钩楼,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游船多处,年年风雨,开尽桃花。夕阳一醉,楼空失燕,树晚栖鸦。三生杜牧,扬州梦觉,依旧天涯。”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扬州的深情回忆和无尽的思念。
“青衫湿”是唐代诗人杜牧《秋夕》中的名句,形容心情郁闷、伤感。蒋春霖在此借用该诗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郁与失落。”当年”一词,则让人联想到过去的美好时光,以及那些已经消失的人或事。”杜牧”则是诗人心中无法忘怀的挚友,他们之间的友谊跨越了时空,成为了诗人心中永恒的记忆。”扬州梦觉”则是诗人对扬州美好回忆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依旧天涯”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遥远、难以触及的感伤,以及诗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此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全诗以情感为主线,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社会的独特见解。
蒋春霖(1818-1868),字鹿潭,江苏江阴人。 父尊典,官荆门州。 春霖随父之任,登黄鹤楼赋诗,一时有“乳虎”之目。 后因家道中落,弃举业,任两淮盐官。 不久去职,移居扬州东台。 同治七年(1868)冬访友途中,自沉于吴江垂虹桥。
著有《水云楼词》。其作品风格独特,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赞誉。他的词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
《青衫湿·话平山旧游》是清代诗人蒋春霖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青衫湿”开头,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淮水之西的月亮、玉钩斜、游船多处、年年风雨等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郁与失落。同时,他还通过夕阳一醉、楼空失燕、树晚栖鸦等细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此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深受读者喜爱。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美,给人一种宁静、深沉的感觉。诗人通过对淮水之西的月亮、游船多处、年年风雨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郁与失落。同时,他通过夕阳一醉、楼空失燕、树晚栖鸦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5^] 蒋春霖是清代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中,《青衫湿·话平山旧游》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词。此词以“青衫湿”开头,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淮水之西的月亮、玉钩斜、游船多处、年年风雨等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郁与失落。此外,他还通过夕阳一醉、楼空失燕、树晚栖鸦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6^] 杜牧(公元803—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曾任湖州刺史。其一生才华横溢,尤以诗歌著称,被誉为“小杜”。杜牧的《秋夕》中的名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更是流传千古。杜牧的诗风豪迈激昂,充满激情和力量,被后人传颂不衰。
[7^] 杜牧(公元803-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曾任湖州刺史。其生平事迹广为人知。他的诗风豪迈激昂,充满激情和力量,被后人传颂不衰。杜牧的诗以其清新隽永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尤其是他的《阿房宫赋》更是被誉为经典之作。他的诗歌作品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杜牧(公元803-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曾任湖州刺史。其生平事迹广为人知。他的《阿房宫赋》被视为经典之作。他的诗风豪迈激昂,充满激情和力量,
蒋春霖(1818-1868),字鹿潭,江苏江阴人。 其父尊典,官荆门州。 蒋春霖随父之任,登黄鹤楼赋诗。 其后家道中落,放弃举业,担任两淮盐官。不久去职,移居扬州东台。 同治七年(1468),蒋春霖于访友途中自沉于吴江垂虹桥。
杜牧(公元803-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曾任湖州刺史。其一生才华横溢,尤以诗歌著称,被誉为“小杜”。其代表作有《阿房宫赋》、题乌江亭》等。《阿房宫赋》被视为经典之作。杜牧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诗作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