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更渺极。庾信羁愁吟未得。人瘦不禁酒力。正檐铎乱敲,危风萧索,斜穿梦隙。剩暗灯偷照孤客。菱花碎,起来对影,顿忆旧颜色。岑寂。
素琴张壁。怕绝调、鲛人泪织。天涯休叹浪迹。拾翠东城,榼酒南陌。玉梅通气息。便九九、寒消冷碧。凄凉也、琼思瑶想,懒卧水云侧。
【注释】
霓裳中序第一:曲牌名。又名“霓裳续商曲”。双调,一百三十六字,上片十句五仄韵,下片十句四平韵。此词属“正宫”,即《霓裳中序》。
关河:指黄河与长江。更渺极:更加遥远。庾信:南北朝时诗人,梁散骑常侍,封临江县侯。《哀江南赋》是他的作品,是一首抒发亡国之悲的赋作。羁愁:寄居异地之愁苦。吟未得:诗作未成而不得。人瘦不禁酒力:人因饮酒过多而消瘦,但酒力不减。檐铎:屋檐上的风铃。斜穿梦隙:斜穿过梦境。暗灯偷照孤客:暗中的灯光偷偷地照着孤独的人。菱花:指镜。碎,一作“明”。对影:对着镜子自照。顿忆旧颜色:忽然想起往日容颜。岑寂:寂静。素琴张壁:素净的琴挂在墙上。怕绝调、鲛人泪织:恐怕这凄清的琴声像鲛人所织的丝一样,让人落泪。天涯:天边或极远的地方。休叹浪迹:不要叹息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拾翠:拾取翡翠鸟。东城:城南。榼(kē)酒:用葫芦盛着的酒。南陌:南边的街巷。玉梅通气息:玉梅开放,散发出清香的气息。便九九、寒消冷碧:就像九九天的霜雪消融了那样。便:就。琼思瑶想:美好的思绪和幻想。水云侧:在水边云旁。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怀人、伤时感事的小令。词的上片抒写羁旅怀人之情,下片抒发身世之感及对时事的忧虑。全篇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起首三句“关河更渺极。庾信羁愁吟未得。人瘦不禁酒力”,写羁旅之人,身在异乡,思念故国。关河,指代家乡。庾信,南朝梁诗人,被北周文帝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他于隋大建初年入长安,任丞相掾史,后迁太子学士,出使突厥。不久,又奉命出使陈朝,途经江陵遇害,时年五十。羁愁,即羁旅之愁。吟未得:诗作尚未完成。庾信的羁愁未能完成,说明词人此时也未能完成自己的创作,只能借酒浇愁。“人瘦不禁酒力”句化用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句意。
接下来“正檐铎乱敲,危风萧索,斜穿梦隙”一句承上启下,描绘了一个深夜的场景。屋檐上的风铃随风摇动,发出杂乱无章的声音,风吹过空旷的屋顶,发出萧瑟的声音,仿佛要穿透梦窗,将词人从梦中惊醒。“剩暗灯偷照孤客”,暗灯指的是室内微弱的灯火,它偷偷地照在词人的身上,似乎在安慰他孤独的身影。“菱花”句,点明时间已到清晨,词人起来对镜自照,忽然想起往日的容颜。
“岑寂”二句“素琴张壁。怕绝调、鲛人泪织”,写词人在孤独中弹琴,担心琴音如泣如诉,会触动鲛人的泪水。这里化用了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在宴会上弹奏古琴,有人故意弹奏一曲《广陵散》,王献之听后流泪,于是请乐师为他演奏《短箫吟》。这里“怕绝调”指害怕这首曲子会触动自己的心事。“天涯休叹浪迹”,“天涯”指遥远的天地之间,比喻词人身处异地,无法找到知音共赏其诗作。“拾翠”两句“拾翠东城,榼酒南陌”写词人来到城南的街道上,看到人们正在采摘翠鸟,提着酒壶去喝。这两句描写的是一个热闹的场面,但却与词人此刻的心情相去甚远。
“玉梅通气息”三句“便九九、寒消冷碧。凄凉也、琼思瑶想,懒卧水云侧”,写词人想象玉梅开放的香气能驱散寒冷的冬日,使得万物复苏,但这一切美好的景象却无法消除心中的凄凉。词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现实的落差,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
这首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词中的主人公身在异乡,思念故国;身处困境,感叹人生无常;面对美景良辰,内心却无法摆脱孤独和寂寞。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无奈而又执着的情感,让人深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