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人倚凤台箫。花也今朝。月也今宵。花月芳愁各自飘。
今年人忆江南别,风也骚骚。雨也潇潇。风雨离魂独自销。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采桑子慢”、“丑奴儿慢”。此调双调九十六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八句五仄韵。
倚:靠,依偎。
凤台箫:指古代传说中的凤台上的玉箫。
花也今朝:即“花也今朝开”,意谓花开正盛。
月也今宵:即“月也今夕圆”,意谓月夜皎洁。
芳愁:芳香的愁绪。
销:同“消”,消散、消逝。
【赏析】
这是一首闺情词。上片写去年人倚凤台箫,今年人忆江南别的情景;下片写风雨别离之恨,表现了离魂销骨之感。整首词以“倚凤台箫”起兴,用比兴手法抒写思妇对丈夫的怀念之情。全词情感真挚,语言自然,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
上片前两句,由“倚凤台箫”引出思妇的情怀。“人倚凤台箫”是虚写,而“花也今朝”“月也今宵”则是实写。这里,作者把思妇的思念之情,与春天的美好景色联系起来。“花也今朝”一句,点出时间,表明正是花开的季节;“月也今宵”一句,则点明地点,表明正是月夜时分。这两句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又渲染了美好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花月芳愁各自飘”一句,进一步抒发了思妇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花月芳愁”,既是指花好月圆的美好景象,又是指思妇心中的哀怨之情。“各自飘”三字,既表明这种哀怨之情与美好景象不同一,又是对前句“花也今朝”的进一步强调。
最后一句,是说今年的思妇依然在怀念着去年的人。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说今年的思妇还像去年一样思念着去年的人,但从深层上看,却是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无法摆脱的相思之苦。因为无论去年还是今年,无论是在春天还是在秋天,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她都在深深地思念着那个已经远去的人。
下片开头两句,由“忆江南别”再引出思妇的相思之情。这里的“人忆江南别”,既是实写,也是虚写。“人忆江南别”是虚写,意思是说思妇在想着江南的爱人;“风也骚骚,雨也潇潇”是实写,意思是说思妇此时正在听着萧瑟的秋风和潇潇的细雨。这两句既写出了思妇的孤独寂寞,又写出了环境的凄清寒冷。
中间四句,是说风雨之中,思妇更加感到痛苦和无奈。“风雨离魂独自销”是说风吹雨打,使她的离魂销魂;“风雨离魂独自销”,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这里的“离魂”二字,既表明了思妇的精神状态,又表明了思妇所处的环境。
是说思妇希望风雨能快点过去,能够早日回到自己身边去。这里的“风也骚骚,雨也潇潇”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这里的“风也骚骚”,“风也骚骚”四字,既表明了风雨的声势浩大,又表明了思妇心情的激动不安;“雨也潇潇”,既表明了雨水的连绵不断,又表明了思妇的心情的忧郁惆怅。这四句既写出了思妇的痛苦心情,又表现了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