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光风转蕙,暖水生蘋,春意满南浦。一片销魂地,斜阳澹,青青千里何许。绿芜细雨。把翠泥、平野重补。隔杨柳、望不分明里,连天远云树。
欲问王孙前度。怅画楼人去,遮断归路。薶玉春山外,红根小、香坟三尺深护,拔心最苦。化泪痕、斑染荃土。莫蝴蝶飞来,烟梦乱壤群舞。
诗句解读:
- “眉妩” - 这里指的是一种女子的眉态。
- “又光风转蕙,暖水生蘋,春意满南浦” - 描述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春天气息的画面。“光风”通常指和煦的春风,“蕙”是一种香草,“蘋”(píng)是一种浮在水面上的植物。这一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展现春天的美好。
- “一片销魂地,斜阳澹,青青千里何许” - “销魂”意味着极度悲伤或迷恋某人而神魂颠倒,这里形容景色令人陶醉到了极致。“青青”可能指的是远处模糊的山色,“何许”在这里可能是问远山在哪里或如何。这句表达了对美景深深的向往和迷恋。
- “绿芜细雨。把翠泥、平野重补” - “绿芜”指的是覆盖的绿色杂草,“细雨”和“翠泥”可能是指雨水使土地变得肥沃,植被生长繁茂,“重补”意味着补充。这句可能描述的是经过雨水滋润后的自然恢复和更新。
- “隔杨柳、望不分明里,连天远云树” - 这句描绘了一种朦胧的景象,“杨柳”和“云树”可能指远处的树木和云彩,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 “欲问王孙前度” - “王孙”指过去的某个人,“前度”表示之前曾相遇或共度时光。这句表达想要询问那位前度的人目前的情况。
- “怅画楼人去,遮断归路” - “画楼”通常指装饰有精美图画的楼台,“人去”表示离别,“遮断归路”可能是指为了不让某人再回来而设置的路障,表达了深深的不舍和遗憾。
- “薶玉春山外,红根小、香坟三尺深护,拔心最苦。” - 这两句诗中的“薶玉”、“红根”、“香坟”可能都指的是某种象征性的物件或景象,它们被用来比喻某种情感上的牺牲或痛苦。最后,“拔心最苦”强调了这种情感的痛苦程度。
- “化泪痕、斑染荃土。” - “化泪痕”意味着泪水已经留下痕迹,“荃土”是《诗经》中的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悲伤或哀悼。这句可能是说由于某种情感的投入,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莫蝴蝶飞来,烟梦乱壤群舞。” - 这句可能是在告诫不要让美丽的蝴蝶飞来扰乱这片宁静的土地,同时也可能是在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对现状的无奈。
译文与注释:
春天再次来临,温暖的风吹过,带来了芬芳的香气,使得南边的河水也充满了生机。那片令人销魂的地方,斜阳下的景色虽然清晰却让人感觉朦胧,青青的山峦在远方若隐若现。绿色的草丛和细雨使得大地重新焕发生机,仿佛大地被翠绿的泥土重新覆盖。然而,杨柳间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让人无法看清,只有连绵不断的远山和云雾。
我试图向曾经的王孙询问他的去向,但他人却已离去,留下的道路被隔断,无法再返回。那些曾经珍贵的回忆和美好的时光被深深地埋在心中,化作了无尽的思念。那些象征性的事物——被保护着的坟墓,就像一颗颗红宝石一样珍贵,而那些因失去而留下的疤痕则像烙印一样深刻。
不要让我眼前的美景被蝴蝶所打扰,不要让我的思绪在这烟雾缭绕的梦境中迷失方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春日美景的回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诗人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哀愁交织的世界。诗中的情感复杂而深沉,既有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也有对现实无奈的叹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和生命体验。整首诗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人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