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重山,两重水,天涯知在何处。春来惯消瘦,尽罗衫宽著,黛眉愁妩。
陌上花开,楼头燕过,芳讯玉关通否。无情终不信,把前番已悔,后期还误。
记杨柳阴中,封侯人远,白头飞絮。
最怜香梦苦。夜来恨、隔断长亭树。漫注念、踏青斗草,寒食清明,画罗裙底城南路。
东风卷尘去,任一片、马蹄红雨。奈多病、伤迟暮。相逢须早,纵是倾城颜色,华年那堪细数。
注释:
- 问一重山,两重水,天涯知在何处。春天来时总是消瘦,把衣宽展着,眉头皱起。
- 陌上花开,楼头燕过,芳讯玉关通否。无情终究不相信,把前次已经后悔,这次又错过。
- 记得杨柳阴中,封侯的人远去,白发飞絮。
- 最怜香梦苦。夜来恨、隔断长亭树。漫注念、踏青斗草,寒食清明,画罗裙底城南路。
- 东风卷尘去,任一片、马蹄红雨。奈多病、伤迟暮。相逢须早,纵是倾城颜色,华年那堪细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词,通过描绘景物抒发了作者的愁绪。全词以景入情,以春日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失望。
首句“问一重山,两重水,天涯知在何处。”描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但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困惑。这里的“问”字,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疑问和探索。
第二句“春来惯消瘦,尽罗衫宽著,黛眉愁妩。”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人们的变化,也反映了爱情给人带来的影响。这里的“消瘦”和“黛眉愁妩”,都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思念。
第三句“陌上花开,楼头燕过,芳讯玉关通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爱情的到来。这里的“芳讯”和“玉关”,都表达了爱情的美好和珍贵。
第四句“无情终不信,把前番已悔,后期还误。”表达了作者面对爱情的态度和决心。这里的“无情”和“悔”,都表达了爱情的复杂和矛盾。
第五句“记杨柳阴中,封侯人远,白头飞絮。”描绘了历史的场景和人物的命运。这里的“杨柳”、“封侯”和“白头飞絮”,都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第六句“最怜香梦苦。夜来恨、隔断长亭树。”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无奈和痛苦。这里的“香梦”、“长亭树”,都表达了爱情的甜蜜和遗憾。
第七句“漫注念、踏青斗草,寒食清明,画罗裙底城南路。”描绘了节日的景象和文化传统。这里的“踏青斗草”、“寒食清明”和“画罗裙底城南路”,都表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第八句“东风卷尘去,任一片、马蹄红雨。”描绘了春风的景象和季节的变换。这里的“东风”、“红雨”和“马蹄”,都表达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第九句“奈多病、伤迟暮。相逢须早,纵是倾城颜色,华年那堪细数。”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慨。这里的“多病”、“伤迟暮”和“华年”,都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失落,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痛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