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鸾笙,催羯鼓。片片梁尘,散作霓裳谱。毕竟清音何处度。满院杨花,寻遍春归路。
听筝堂,飞雪舞。嚼羽含商,愿也何曾误。只怕步虚留不住。一雨三声,吹上群仙府。
【赏析】
《踏歌声·苏幕遮》是一首宫调曲,写宫中的宴会场面。词中以“苏幕遮”为题目,意指一种古代遮阳、挡雨或遮蔽天光的帘子,此句也暗示了这首词所描写的是宫廷之中的盛大宴会。
起三句写宴会开始时的热闹场景。按鸾笙、催羯鼓,都是奏乐。片片梁尘,散作霓裳谱,梁尘,即屋梁上的尘土,用其飞散的样子来比喻乐曲的节奏和节奏声。霓裳谱,即霓裳曲,唐代大曲名。梁上飞散的尘土,如同在奏霓裳曲那样飘忽不定,写出音乐节奏的变化无常。“究竟”二字,点明这种变化是难以捉摸的,也是对乐曲节奏的一种肯定,表现了作者对乐曲节奏的热爱。
下片写宴席上的音乐演奏。听筝堂,即听筝之所;飞雪舞,形容筝声如飞雪般轻灵飘洒。嚼羽含商,即口含着羽音而弹筝。含商,即含有商音;口含羽音,即口中发出像鸟鸣那样的音。“愿也何曾误”,意为:我的愿望没有错,因为那美妙的乐曲从不会失误。“只怕步虚留不住”。步虚,道教称仙人步行于月中出现的云气之上。这里指弹筝的人希望乐曲不要中断,留住美好的时光,留住美好的人生。
最后一句写宴会结束后的送别情景。一雨三声,指雨声不断;吹上群仙府,意思是说乐曲声随风飘到仙人居住之地。“一雨三声”,既形容雨声之多,也形容乐曲之悠扬不绝。“吹上群仙府”是说这乐曲被送到神仙那里去了。
全词通过宴饮、听音乐、送别等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