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轺轩,江南裙屐,瘦骢闲访青珉。堕策山邮,小家碧玉窥门。流莺苦劝东风住,有莲花、玉盏酬春。论轻柔、弱柳随风,飞鸟依人。
茅檐纸槅香泥笐,祇桃花曾见,崔护来频。毕竟风流,毡槌亦解温存。后来开府珠江上,甚兰舟、不载桃根。到今朝,谁念师师,白发青裙。
【注释】
(1)高阳台:词牌名。
(2)吴县中丞:即吴县(今江苏苏州)的中丞,指周文济。
(3)视陕学:视察陕西学政。时为康熙三十一年(1692)。
(4)毡蜡:指皮毛制成的蜡烛。
(5)石工妻:石匠的妻子,即石匠之妻。
(6)碑:碑文,碑记。
(7)轺轩:指古代官员所乘的车。
(8)江南裙屐:指江南地区的官服和鞋子,代指官场。
(9)陇上:陇山之南,泛指陕西一带。
(10)青珉:青玉,这里借指墓碑。
(11)堕策:指落马。
(12)山邮:山间驿站。
(13)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女子,以形容其娇美可爱。
(14)流莺:即黄莺。
(15)莲花:荷花,代指清雅之人。
(16)玉盏酬春:用玉碗来盛酒,以酬谢春天的到来。
(17)论轻柔:指谈论风月之事。
(18)弱柳依人:形容柳树柔弱,依傍着人。
(19)桃根:传说中桃木刻成的美人。
(20)风流:指风度翩翩。
(21)温存:指对人的关怀体贴。
(22)开府:官名,指开府仪同三司,是明朝设置的一种加官,相当于清代的一品大臣。
(23)珠江:广东珠江口。
(24)兰舟:香木船。
(25)桃根桃叶:桃树的根与叶,比喻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
(26)谁念师师:指没有人能记得她的名字。
【译文】
陇山上的官员车辇,江南的官服与鞋,瘦马悠闲地拜访青翠的墓石。落马于山路驿站,小户人家的女子窥探门扉。流莺苦劝东风住手,有荷花、玉盏来酬谢春光。谈论风月之事,杨柳随风摇曳,鸟儿依偎着人。
茅檐纸窗户,只桃花曾见过,崔护频繁造访。毕竟风流才子,皮槌也懂得体贴。后来开府珠江上,很珍爱那艘没有载过桃根的船只。到现在谁还会记得师师?白发青裙。
【赏析】
此首词为作者游览秦淮河时的感怀之作。词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爱情、仕途等种种人生的感慨。词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而真挚。通过对人物、景物、事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