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捻轻红,恁纤细、不禁捉搦。还忆得、倒提金缕,珍珠欲滴。碧笋侵莎刚露颖,红莲出水才胜笔。认中间、一道蹙金梁,朱丝直。
瞒不过,芳苔迹。遮不住,湘裙隙。任桂柳双绣,纤于黍粒。窥客蹴开珠箔线,听歌点落雕栏漆。似藕花、风飐小蜻蜓,依人立。
上江虹
一捻轻红,恁纤细、不禁捉搦。还忆得、倒提金缕,珍珠欲滴。碧笋侵莎刚露颖,红莲出水才胜笔。认中间、一道蹙金梁,朱丝直。
瞒不过,芳苔迹。遮不住,湘裙隙。任桂柳双绣,纤于黍粒。窥客蹴开珠箔线,听歌点落雕栏漆。似藕花、风飐小蜻蜓,依人立。
注释:
- 一捻轻红:指女子的眉毛,像一捻轻轻的红色一样娇嫩。
- 恁纤细:如此纤细。恁,你。
- 不禁捉搦:无法抓住。搦,用两手捉住。
- 倒提金缕:形容女子的眉毛弯曲如金缕般美丽。
- 珍珠欲滴:比喻眼睛闪烁着光泽,好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 碧笋侵莎:青翠的竹叶伸入沙中露出尖尖的尖端。
- 红莲出水:像红色的莲花从水中探出头来,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娇艳欲滴的面容。
- 朱丝直:形容女子的眉形端正,如同笔直的红色丝线一样。
- 芳苔迹:指女子的眉间有细碎的泥土,仿佛是芳草地上的痕迹。
- 湘裙隙:湘裙,一种窄长的裙子。
- 桂柳双绣:桂柳,指桂花和柳树,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眉毛和发髻上的装饰物。
- 纤于黍粒:形容女子的眉毛非常细小,比小米还要细小。
- 窥客:偷看客人的人。
- 蹴开珠箔线:用手轻轻地拨开珠帘。
- 听歌点落雕栏漆:听着音乐,看着雕刻精美的栏杆上的漆器装饰。
- 似藕花,风飐小蜻蜓:形容女子的容貌如同荷花,随风摇曳的小蜻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美貌的诗歌。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眉毛、眼睛、鼻梁等特征,展现了她的娇美动人。同时,诗中还融入了自然景物,如竹叶、红莲等,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