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分飞、燕支塞远,十年征戍凄绝。乌丝累幅盘中寄,锦字织来难灭。生死别。问底事、天公铸错人间铁。芳心百结。便放得金鸡,重圆破镜,对影恐华发。
枫亭路,流水声声似咽。吟魂何处飞越。春莺多事频饶舌,惊散梦中胡蝶。千百折。算此恨、逢人怎便分明说。书藏莫泄。有无限愁衷,银笺渍透,字与泪成血。
买陂塘·题林云贞女史寄外书后
【译文】
惜别《离骚》与《天问》,燕支山遥远,十年间边塞烽火连绵不断,令人悲痛欲绝。你用乌丝纸写来情意绵绵的书信(盘中寄),我则用锦织的字条传递着相思之情。生死离别,究竟是什么原因铸成人间错?你的芳心被百结缠绕,就算重拾金鸡破镜,面对影子也恐怕会生出白发。
枫亭路旁,流水声声似哽咽。吟魂在何处飞扬?春莺多事,频频地打扰我们的梦,惊散了梦中的蝴蝶,让人百感交集。千百次折枝,算这无尽的相思恨,每当遇见他人时,怎能够说得清楚明白?将书信藏在心底,千万不可泄露。我心中有着无限的愁苦,那银笺上已经沾染了泪水,字迹与泪水融为一体,仿佛成了血的颜色,难以辨认。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通过寄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女子深切的思念。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深沉。
首句“惜分飞、燕支塞远”,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女子的孤独。燕支山的遥远,象征着女子的离别之苦。这句诗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第二句“十年征戍凄绝”,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离别的痛苦。十年间的漫长岁月,使得这份痛苦更加深切。这句诗突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第三句“乌丝累幅盘中寄,锦字织来难灭。”则是对前两句的补充说明,表达了女子用乌丝纸张和锦织字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这种表达方式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这句诗既体现了女子的坚韧,又表达了战争的残酷。
第四句“生死别。问底事、天公铸错人间铁”。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通过对生死离别的思考,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天公铸错人间铁,意味着战争中的人命如草芥,毫无价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深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第五句“芳心百结。便放得金鸡,重圆破镜,对影恐华发。”是对前四句的情感升华。女子心中的芳心被百结缠绕,即使想要放下这些烦恼,重拾旧日的幸福,但镜子中的自己却可能因为年华老去而变得憔悴不堪。这句诗深刻地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最后一句“枫亭路,流水声声似咽。”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枫亭路边的流水声声似咽,仿佛在诉说着女子的哀怨和无奈。流水声声似咽,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内心的痛苦和无助。这句诗既呼应了开头的“燕支塞远”,又进一步深化了整首诗的主题。
此诗通过咏物言志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女子深切的思念和对其遭遇的同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情的语言,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哀怨和无奈的世界之中。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