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风劣。向花枝、划地愁先绝。寻常莫道春去,王孙未老,还堪重惜。月上琼楼,算幽恨、飞燕能说。谩寄向、烟雨天涯,一路香、痕傍华辙。
荷钱点点何堪折。但清波、渺渺衔鱼妾。流萤一个巧入,待伴我、重帘岑寂。夜漏频催,拟把双蛾,还聚愁碧。奈露盘、空盼金茎,只向梧桐滴。

【注释】

雨霖铃:词牌名,本篇为双调小令。

西南风劣:南风吹得厉害。劣,恶劣。

向花枝、划地愁先绝:在柳枝上,划出的痕迹比忧愁还先消逝。

王孙:贵族子弟。

月上琼楼:月亮升起在华丽的楼阁之上。

算幽恨、飞燕能说:想到这幽深的怨恨,连燕子都能诉说。

漫寄向、烟雨天涯,一路香、痕傍华辙:把满腹的幽恨寄托于远方的行人,让他一路留下芳香。

荷钱点点何堪折:荷叶上那一点点的水珠怎能承受得起折断?

但清波:只有清凉的湖水。

渺渺衔鱼妾:像鱼儿一样在湖面游荡。

流萤一个巧入:萤火虫像巧手般飞进。

待伴我、重帘岑寂:等待陪伴我在空荡的院落中度过岑寂的夜晚。

夜漏频催,拟把双蛾,还聚愁碧:深夜的漏壶不断催促,我准备拿双眉去聚集愁苦。

奈露盘、空盼金茎,只向梧桐滴:无奈的是,只有让玉露盘空望着太阳的金茎,只能对着梧桐滴下相思的露水了。

【赏析】

此词写春尽而人未老之愁苦情思。上片写伤春,下片写惜别。全词以“雨霖铃”曲名起笔,借咏物抒怀,融情入景,含蓄蕴藉,耐人咀嚼。

起首两句,写词人触物伤情,感叹春天将逝的情景。“西南风劣”,是说天气不好,刮着强劲的南风。这“劣”字用得极妙,它既表明了气候的恶劣,又暗示了词人的心境不佳。“向花枝、划地愁先绝”,是说词人在花枝上刻下了深深的愁绪,以至于连风都不忍吹散了。这里的“愁”字,既是对前面“劣”字的补充,也是对下文“王孙未老”的照应,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完整而清晰。“寻常莫道春去,王孙未老。”是说你不要以为春天过去了,贵族子弟还没有衰老。这是词人对自己青春年华的自信之语,同时也隐含了词人对自己命运的担忧之情。

过片两句,词人进一步抒发了他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无限感慨。“月上琼楼,算幽恨、飞燕能说。”月儿高悬在华丽的楼阁之上,词人不禁感叹起自己内心的幽深怨恨,就连美丽的燕子也能说得一清二楚。这里的“幽恨”、“飞燕”都是比喻,分别指代词人的心事和自己的哀怨。“谩寄向、烟雨天涯,一路香、痕傍华辙。”词人把自己的幽恨寄托在遥远的行人身上,希望他一路留下香气来陪伴自己度过寂寞的夜晚。这里的“谩寄”是虚词,表示无奈之意;“烟雨”则渲染了离别的凄清气氛。“香痕”则指行人留下的香气。

下片换头两句,词人转而抒发对离别的深深思念之情。“荷钱点点何堪折,但清波、渺渺衔鱼妾。”荷花上的水滴晶莹剔透,仿佛是美人脸上的泪珠,实在不忍心去折断它们。然而,只有清凉的湖水才能承载住她的哀怨吧!这里的“荷钱”指的是荷花上的雨珠,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香痕”,而“衔鱼妾”则是用典,意指美人(即词人的妻子)的眼泪。“流萤一个巧入,待伴我、重帘岑寂。”萤火虫在夜空中自由地飞舞着,仿佛是在悄悄地进入词人的住所,陪伴着他度过寂静的夜晚。这里的“重帘岑寂”形容词人妻子独自守寡时的孤寂生活。

最后两句,词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爱人的深情厚意。“夜漏频催,拟把双蛾,还聚愁碧。”夜已深沉,时间不早了,词人打算用双眉将愁苦聚集起来。这里的“愁碧”是指愁色如绿水般深浓。“奈露盘、空盼金茎,只向梧桐滴。”无奈的是,只有让玉露盘空望着太阳的金茎,只能对着梧桐滴下相思的露水了。这里的“梧桐滴”是指词人将自己的泪水滴在梧桐树上,以此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通过描写词人的孤独生活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贵族子弟的特殊待遇和对平民百姓的歧视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