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杏花收。微寒上玉篝。一重帘、一段春愁。见说画屏灯也上,独自个、下帘钩。
无语自凝眸。螺峰敛碧秋。倚阑干、照遍春流。门外绿杨风又起,便不皱、怎教休。
【赏析】
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暮春之景和作者的愁情。“斜日杏花收”,暮春天气,落日将尽,落日余晖映红了杏花;“微寒上玉篝”,微风习习,使人感到丝丝寒意,好像玉篝(即香炉)在微微颤动。“一重帘、一段春愁”句写室内景象,一层帘,一层春愁。“见说画屏灯也上”,屏风上映出灯火,说明室外也亮了灯光。“独自个、下帘钩”,作者一人独居,只能放下帘钩,让室外的灯光射到自己的脸上,更增加自己的愁苦。
下片写室外之景和作者的内心活动。“无语自凝眸”,面对室外,无言以对,只好凝望着,凝眸,凝神注目。“螺峰敛碧秋”,室外的景色是:山峦如螺髻,山峰收敛,秋色如碧水。“倚阑干、照遍春流”,作者靠在栏杆旁,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春天的溪流。“门外绿杨风又起,便不皱、怎教休”,风吹动门外的绿杨树,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沙沙的声音就像人在说话一样,作者听后觉得它像是在诉说着什么。“怎教休”,怎能让它停息呢!
这首词上片写景寓情,下片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因不能与恋人相见而产生的惆怅之情。全词语言清新,意象丰富,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