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西风、青帘白舫,横河催散瑶席。桐阴半阁飞觞罢,冷却玉玲珑石。芳岁隔。卧孙楚楼头、早又过寒食。家园春色。定砌绽丹芽,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
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露桥送尽行客。独怜归计偏迟暮,空羡渡江飞鹢。津鼓急。算此去、鸥波直回樟亭北。沉吟望极。但有梦来寻,梨花砚雨,斋在小山侧。
摸鱼儿·春江送君
宋代:辛弃疾
怅西风、青帘白舫,横河催散瑶席。桐阴半阁飞觞罢,冷透玉玲珑石。芳岁隔。卧孙楚楼头,早又过寒食。家园春色。定砌绽丹芽,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
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露桥送尽行客。独怜归计偏迟暮,空羡渡江飞鹢。津鼓急。算此去、鸥波直回樟亭北。沉吟望极。但有梦来寻,梨花砚雨,斋在小山侧。
注释
- 青帘白舫:青布为帘的船(或指酒家),是古时酒家招引顾客的一种方式。
- 玉玲珑:雕玉做成的圆形器物,这里比喻酒杯。
- 芳岁:美好的时光。
- 渡江飞鹢(yì):古代传说中一种鸟,形状如鸳鸯,羽毛翠绿,飞时有声似“遏”,故称“遏水”。这里借指船,因为“鹢”和“弋”都是指船的意思。一说“渡江飞鹢”是指“渡江之舟”,即从江南到江北的船只。
赏析
《摸鱼儿·送杜叔高》是北宋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全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离别情景的回忆,将作者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阕主要写离别前的景色与心情。首句“怅西风、青帘白舫”,以西风起、船帆飘动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人感受到离别的哀愁。“横河催散瑶席”中的“横河”,可能是指河水的流动,也可能是形容时间的流逝,都暗示了离别即将来临的紧迫感。“芳岁隔”三句则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这里的“家园春色”,不仅指的是友人的家乡,也寓意着自己的思乡之情。同时,“定砌绽丹芽”,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让人感到生机勃勃。而“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等句子,更是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够看到那生机盎然的景象。
下阕则转入离别的场景。“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这句话中的“秦淮柳”可能是代指朋友,也可能是借用秦淮河柳树的美丽景色来形容朋友。而“惯折柔条千尺”则暗示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亲密无间。“露桥送尽行客”一句,则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刻的不舍之情。最后两句“津鼓急。算此去、鸥波直回樟亭北”中的“津鼓急”可能是指江边码头的急促声响,暗示了离别的时刻已经到来。而“鸥波”则可能是用来形容江面上的波浪,也象征着朋友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最后的“沉吟望极”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喜悦期待。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离别情景的回忆,将作者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