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花高。正双襟绒褪,经岁系红销。来共春愁住,和侬约帘幕,沈碧无聊。旧园亭、泥香融雪,带飞英、收拾杏梁巢。一寸楼台,二分风雨,咫尺花梢。
回首天涯残照,问曾归何处,更到今宵。独语情亲,双飞力弱,泥人杨柳纤腰。度春影、秋千闲处,算年年、肠断是花朝。又是余寒似剪,门巷饧箫。
【解析】
此题的考点为诗歌内容理解类试题,解答该题需要考生有较强的语境意识与文本意识,能借助课内外知识进行合理分析。本道高考题主要考查的是“诗词曲赋”中的“诗”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默写、评价和探究诗词。
“絮花高”,形容梅花开放时飘落的柳絮像飞絮一样。“正双襟绒褪,经岁系红销”,指梅树枝条上结着红色的梅花。“来共春愁住,和侬约帘幕,沈碧无聊。”指梅枝上的红梅与诗人相伴度过漫长的寒冬。
“旧园亭,泥香融雪,带飞英,收拾杏梁巢”,指梅树在冬末春初,枝条上挂满了洁白的梅花,把小院打扫干净了。“一寸楼台,二分风雨,咫尺花梢。”意谓梅花虽近在咫尺,但因风雨的侵袭而无法观赏到它的美丽。
“回首天涯残照,问曾归何处,更到今宵。”意为:遥望远去的天边余晖,问自己曾经是什么地方来的?又回到这今夜。“独语情亲,双飞力弱,泥人杨柳纤腰。”意为:独自诉说着相思之情,双双对对却力不从心,犹如泥塑的柳树,纤细婀娜的腰肢。“度春影,秋千闲处,算年年、肠断是花朝。”“又是余寒似剪,门巷饧箫”。意为:在春天的景色中度过闲暇的时光,想到每年花朝日都要伤怀。又是一个寒冷的日子,门外吹响了卖糖食的声音。
【答案】
(一)
絮花高。正双襟绒褪,经岁系红销。
来共春愁住,和侬约帘幕,沈碧无聊。
(二)
旧园亭、泥香融雪,带飞英,收拾杏梁巢。
一寸楼台,二分风雨,咫尺花梢。
(三)
回首天涯残照,问曾归何处,更到今宵。
独语情亲,双飞力弱,泥人杨柳纤腰。
度春影、秋千闲处,算年年、肠断是花朝。
又是余寒似剪,门巷饧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