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一更。雨一更。
拍遍红牙不忍听。阳关第四声。
山一程。水一程。
五月征人破暑行。鸣蝉管送迎。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又名《一剪梅》、《秋夜月·玉漏迟》。双调,六十九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风一更:风雨交加的一夜。一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相当于现代时间15分钟,一更是晚上9点到10点,所以这里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雨一更:又是一场风雨交加的一夜。

一更: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红牙拍:即琵琶,用红木制成的弦乐器。

阳关第四声:即《阳关曲》第四段,是一首送别歌曲,原为唐代王维所作。

山一程:山路有一段。

水一程:渡口又有一段。

五月:农历五月,夏季开始的时候。

征人:出征的人。

破暑行:顶着炎热上路。

蝉管:古代乐器,笛子的一种,用竹筒做管。

鸣蝉管送迎:在旅途中吹奏着《折杨柳》,好像送别和迎接一样。

赏析:

这首词是写一位征人的思妇之苦衷,抒发了闺中少妇对远征在外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词以“长”字起头,紧扣主题,结构紧凑,意境深婉。

首句“风一更”三字,便将词人的心情定格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更”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上的一层含义,一是感情上的一层含义。从时间上看,“一更”指的是夜晚的一个时辰,大约是深夜时分;而从感情上看,则是指一天之中最令人伤感的时刻——离别之夜。风雨交加的夜晚正是人们容易触景生情的时刻,更何况还是离别之夜呢?

“雨一更”,又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这两次风雨交加的夜晚,都是词人心情最为沉重的时刻。因为在这连续的两个夜晚里,词人都听到了《阳关曲》第四段的曲子,那曲子中有一句唱的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两句诗,正好与“风一更”、“雨一更”相呼应,让人感到一种凄婉之感。

“山一程,水一程”,这句是说,一路上山峦叠嶂,流水潺潺,不知走了多少路啊!这两句既写了行程之远,又写出了行程之艰难。词人此时的心情应该是非常沉重的,因为他要奔赴战场,去抵御外敌的入侵。

“五月”二字,是说天气已经很热了。这不仅仅是因为天气炎热,更因为这是夏天开始的时候,人们往往在这个时候才感觉到夏天的炎热。而词人却在这样的季节里踏上了征程,这就更加重了他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既有身体上的劳累,更有精神上的煎熬。因为离家而去的人,总是希望能够早日回到亲人身边。可是现在却要远离亲人去征战沙场,这种痛苦是难以言表的。

“破暑行”,是在炎热的夏天还要行军作战,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再加上还要忍受着酷热的天气,那就更是让人难以承受了。因此,“破暑行”三个字就准确地传达出了词人内心的痛苦。

“鸣蝉管送迎”,是在旅途中吹奏着《折杨柳》,好像送别和迎接一样。这里的“送”字和“迎”字,都传达出了一种离别的情感。而“鸣蝉管”则是用来形容那些送别和迎接的人们,他们似乎也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于是就用笛子来演奏《折杨柳》这首歌。这样一来,不仅让离别的人更加痛苦,也让送别和迎接的人们更加痛苦了。

这首词写得非常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同时,词人也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诗词中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手法的使用,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