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时梳里,恰明姿玉润。
花朵盈盈压危鬓。
更横波犀利、巧步尖纤,谁得似,一种可人风韵。
彩云行不得,笳啭音高,羯鼓匀圆四弦紧。
衮遍小凉州、浅立筵前,又软语、流莺声近。
长记得、相逢踏青时,看细马春衫、倍怜轻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注意把握诗歌的主旨。
首句“趁时梳里,恰明姿玉润”。这一句中“趁时”指趁着好时光、好日子的意思,“时梳里”指梳妆打扮。这里用“趁时梳里”写出了女子在好时光中精心打扮自己。而“恰明姿玉润”,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女子的美丽容貌。
第二句“花朵盈盈压危鬓”,“花容”是女子的容颜,“盈盈”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压”则表示花儿盛开得十分茂盛,遮住了女子的发髻,使发髻显得低矮。“危鬓”指的是发髻上插着簪子,高挑入云。这两句描写出了女子浓艳如花的美貌。
第三句“更横波犀利”,这里的“横波”是指双眉弯曲有神,“犀利”形容眉毛弯弯的,像利刃一样直刺天空。这两句描绘出了女子眼神明亮、神情灵动的样子。
第四句“谁得似,一种可人风韵”,这两句的意思是:谁能比得上她那令人陶醉的风姿韵味呢? “可人”是可爱的意思,“风韵”是风雅、气质,风度的意思。“一种”指一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女子风姿的赞美。
五、六句“彩云行不得,笳啭音高,羯鼓匀圆四弦紧。”这三句写音乐声。“彩云行不得”指乐曲美妙得就像天上的彩云一般,让人无法追随其后。而“笳转”则是笛声悠扬。“羯鼓匀圆四弦紧”则是指琵琶等乐器声音浑厚、圆润,四弦紧绷。这两句表现了乐曲优美动人的音乐效果。
七、八句“衮遍小凉州、浅立筵前,又软语、流莺声近。”这几句写的是宴会的场景。“衮遍”是说歌舞表演完毕,“浅立”则是指在宴会中坐着。“又软语”指的是宴会中人们说话的声音柔和甜美。“流莺声近”则是说宴席上鸟儿的叫声非常动听。这几句写的是宴会中的热闹场面。
九、十句“长记得、相逢踏青时,看细马春衫、倍怜轻俊。”这几句写的是诗人与女子相遇在春天里,一起赏花的情景。“长记得”指经常记起,“细马春衫”指穿细薄春装的骏马。“倍怜轻俊”即格外珍爱。这几句写的是诗人对女子的深情眷恋。
【赏析】
《洞仙歌》词以咏美人为题,全词通过描绘美人梳妆时仪态之美以及宴会上歌舞之盛,突出了美女的娇媚动人。全篇以景衬美人,借景传情。
开头三句:“趁时梳里,恰明姿玉润。花朵盈盈压危鬓。”这几句写的是一位佳人在美好的季节里精心梳妆打扮,其姿态美丽如玉,容貌光彩照人,美得让花朵都为之低头。“趁时”、“明姿”、“玉润”都是修饰美人的词语,“危鬓”则形容女子发髻之高耸,插着簪子,高挑入云。这几句写尽了女子的美貌。
接下来三句:“更横波犀利,巧步尖纤,谁得似一种可人风韵。”这几句写的是女子眼神明亮、神情灵动的样子。“横波”是指双眉弯曲有神,“犀利”形容眉毛弯弯的,像利刃一样直刺天空。这几句表现了女子眼含秋波的迷人神态。最后两句:“彩云行不得,笳啭音高,羯鼓匀圆四弦紧。”这三句写音乐声。“彩云行不得”指乐曲美妙得就像天上的彩云一般,让人无法追随其后;“笳转”则是笛声悠扬,“羯鼓匀圆四弦紧”则是指琵琶等乐器声音浑厚、圆润,四弦紧绷。这几句表现了乐曲优美动人的音乐效果。
接下来的三句:“兖遍小凉州、浅立筵前,又软语、流莺声近。”这几句写的是宴会的场景。“衮遍”是说歌舞表演完毕,“浅立”则是指在宴会中坐着。“又软语”指的是宴会中人们说话的声音柔和甜美。“流莺声近”则是说宴席上鸟儿的叫声非常动听。这几句写的是宴会中的热闹场面。
结尾三句:“长记得、相逢踏青时,看细马春衫、倍怜轻俊。”这几句写的是诗人与女子相遇在春天里,一起赏花的情景,“长记得”指经常记起,“细马春衫”指穿细薄春装的骏马。“倍怜轻俊”即格外珍爱。这几句写的是诗人对女子的深情眷恋。
这首词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衬托出人物内心的悲凉之情,抒发了对逝去美人无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