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又帘纤矣。
想天边、也应长恨,泪如铅水。
墙角野花无赖极,细算今朝开几。
攀摘罢、定然流涕。
拟到桥头寻日者,问半生、骨肉何如此。
行人少,天新雨。
飕飗况是秋盈耳。
意家园、黔娄有妇,宛然乡里。
飒飒西风吹去了,留赠黄金钿子。
难怪我、桐枯心死。
冷雨茜裙都染血,忍相拚、送入秋坟里。
凭恨曲,唤他起。
【注释】:
- 蓦又:突然。
- 帘纤:帘子细长。
- 铅水:铅质的水,形容泪水如铅一般沉重。
- 无赖:可爱而淘气。
- 桥头寻日者:传说中人死后灵魂会在桥头等待太阳出来才离开,所以这里用桥头的太阳来比喻自己的亲人。
- 黔娄:古时楚国隐士,以清贫著称。
- 西风:秋天的风。
- 茜裙:一种红色裙子,这里泛指女子的服饰。
- 凭恨曲:即《满江红》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唤他起:请他的魂魄醒来,也就是让他的灵魂归来。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雨夜独处时的感怀之作,通过对雨水、野花、落叶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亲人逝去的哀思和无尽的思念之情。词中的主人公是一位中年男子,他独自站在雨中,凝视着天边逐渐暗淡下去的夕阳,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孤独。
词的开篇就是“蓦又帘纤矣”,这里的“蓦又”可以理解为突然之间的意思,表示时间的流逝让人无法预料,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心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接下来“想天边、也应长恨,泪如铅水。”这句词表达了主人公对天边的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他们的离去就像铅一样沉重,让他难以承受。
“墙角野花无赖极,细算今朝开几。”这句话描绘了墙角的野花虽然不起眼,但却有着顽强的生存力,它似乎在默默忍受着生活的艰辛,等待着春天的到来。这也是一种对生命的赞美,也暗含了主人公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和情感的痕迹。
“攀摘罢、定然流涕。”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在摘下花朵后,会情不自禁地流泪的情景。这种悲伤的情绪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让人无法控制自己,只能任凭泪水流淌。这也可以理解为主人公对亲人离世的痛苦和不舍。
“拟到桥头寻日者,问半生、骨肉何如此。”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想要在桥头寻找逝去的亲人,询问他们生前的生活是怎样的。这是一种深深的自责和遗憾,也是对亲情的渴望和向往。
“行人少,天新雨。”这两句词描绘了雨天的行人稀少,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给人一种冷清、寂寞的感觉。这是对现实的无奈和悲哀的表现,也是对主人公孤独心境的一种写照。
“飕飗况是秋盈耳。意家园、黔娄有妇,宛然乡里;飒飒西风吹去了,留赠黄金钿子。”这两句词描绘了秋风的萧瑟和雨后的凄凉景象,以及主人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黔娄有妇”指的是古代的隐士黔娄,他的夫人在丈夫外出期间,依然保持着清贫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飒飒西风吹去了,留赠黄金钿子”则表达了主人公对妻子的怀念和愧疚之情。他认为妻子为了家庭放弃了自己的清贫,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被丈夫遗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痛苦。词中的情感真挚感人,让人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