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阁腾危鹘。
映新晴、乱崖沓嶂,龙湫兽窟。
竹粉松脂空翠极,狼藉山厨僧钵。
分一半、绿人毛发。
倒灌寺门香雪海,又岩梅、万树参差发。
微笑处,忘言说。
鼪鼯悲啸春禽聒。
更林间、泉鸣谷响,惨悽神骨。
今不来游春渐老,孤负浮生作达。
且放眼、人间寥阔。
阁背一拳看愈好,藓痕皴、嵌就玲珑月。
依稀是,袁家渴。
【赏析】
此词为作者在南岳寺登阁远眺而作。上片写登高之景,下片则写观览所见之景。全词以“登”字领起,首二句描绘出一幅峭拔的古阁图画;第三句由阁中写到阁外,写出了大悲阁四周奇丽的自然风光;第四句进一步渲染出登阁之难。过阕三句承上启下,从阁外景色过渡到阁内景物。第六句“分一半、绿人毛发”,以拟人化手法,形象地描绘出香雪海的景象。以下五句写登阁时所闻所见。末五句写登阁后的感受。全词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注释】
①鼪鼯(wū):指猿猴一类的动物。②春禽:这里指喜鸣的鸟雀。③浮生:虚妄的人生,指世俗的生活。④人间寥阔:指天地广阔无际,与世隔绝的境界。⑤袁家渴:即袁州城东的山泉名,因水味甘美故名。⑥看愈好:意谓越看越美好。⑦月:指月亮。⑧依稀: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译文】
登上陡峭的古楼,飞鸟盘旋着向高空飞去,
映着新晴的阳光,乱石堆迭的山峰如屏障般耸立,
瀑布飞流如猛兽张开的大口,山间洞穴像兽窟一般隐蔽。
山中的竹子散发幽香,松脂滴落满地,青翠欲滴,
山野间的僧人把半碗米饭分成两半,一半供自己食用,另一半施舍给行人。
香雪海上倾泻而下的香炉之烟,又如岩石间盛开的梅树万株,争奇斗艳,
发出阵阵清香。我微笑时忘了世间的语言和解说。
猿猴和松鼠悲啼着,春日里的鸟儿喧哗着,
更远处林间泉水潺潺,山谷里风声呼啸。
令人感到凄怆不已,使人感到神魂俱丧。
现在不再来这里游玩,因为春天渐逝,我已逐渐老去。
辜负了这人生短暂的岁月,空负了我这一生的清福。
我只好放眼遥视那辽阔的世界,但见人间万物如此寥廓无际。
登上古楼,一拳可打出一拳的拳痕,苔藓布满的古壁嵌着一轮玲珑的明月。
依稀可见那袁州城的山水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