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清辉苦。
真醉矣、人生有几,关山如许。
极目海天浑一碧,回首家乡何处。
总则是、年年羁旅。
脱帽凭阑何限恨,倚风前、细把寒更数。
谁更打,严城鼓。
无端忽忆疏狂侣。
曾记得、乌衣巷口,别来如雨。
明月也知千里共,照尽秦楼楚戍。
应渐到、故人黄土。
只恐白杨和月冷,比人间、更有销魂处。
汝河水,白如乳。
【诗句释义】
今夜清辉苦。——今夜的月光很清,让人感到苦闷。
真醉矣、人生有几,关山如许。——真的已经喝醉了,人生能有几次,有这么多关山可走。
极目海天浑一碧,回首家乡何处。——放眼望去,海天连成一片碧绿的颜色,回头望故乡在何处。
总则是、年年羁旅。——始终是这样的生活,每年都在四处漂泊。
脱帽凭阑何限恨,倚风前、细把寒更数。——摘下帽子靠在栏杆上,有多少恨意啊,靠着风前,数着寒冷的更次。
谁更打,严城鼓。——谁再敲打那沉重的城门上的鼓声。
无端忽忆疏狂侣。——没有无缘无故地突然想起了那些疏放不羁的朋友。
曾记得、乌衣巷口,别来如雨。——还记得当初离别在乌衣巷口的时候,分别后的日子像雨水一样快。
明月也知千里共,照尽秦楼楚戍。——明月知道我们相隔千里共同望着月亮,它照耀过秦楼楚戍。
应渐到、故人黄土。——应该渐渐到达了故人的坟墓,那里埋藏着他们的黄土。
只恐白杨和月冷,比人间、更有销魂处。——只怕白杨树与明亮的月光相映,比人在人间更加销魂夺魄的地方。
汝河水,白如乳。——汝河的水,白得就像乳汁一样。
【译文】
今夜的月光很清,让人感到苦闷。真的已经沉醉了,人生能有几次,有这么多关山可走。放眼望去,海天连成一片碧绿的颜色,回头望故乡在何处。始终是这样的生活,每年都在四处漂泊。摘下帽子靠在栏杆上,有多少恨意啊,靠着风前,数着寒冷的更次。
没有无缘无故地突然想起了那些疏放不羁的朋友。还记得当初离别在乌衣巷口的时候,分别后的日子像雨水一样快。明月知道我们相隔千里共同望着月亮,它照耀过秦楼楚戍。应该渐渐到达了故人的坟墓,那里埋藏着他们的黄土。只怕白杨树与明亮的月光相映,比人在人间更加销魂夺魄的地方。汝河的水,白得就像乳汁一样。
【赏析】
《贺新郎·重阳》由辛弃疾作于乾道八年(1172)九月十五日。是一首写离愁的词。此词抒写了作者被贬谪前后的不同境遇和不同感受,反映了他忧国伤时的爱国情怀。全词情感真挚深沉,风格沉郁顿挫,意境开阔苍茫。
上片开头“今夜清辉苦”三句,写自己饮酒赏月,感慨人生短暂。“今夜清辉苦”,一个“苦”字,写出了自己孤独寂寞的处境。“真醉矣、人生有几”,点明题旨,即人生的短暂,感叹人生之短暂。“关山如许”三句,写自己在异地思乡之情。这几句词通过描写自己登高望远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脱帽凭阑何限恨”,以自己的形象衬托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谁更打,严城鼓”,借打更之声表达内心的哀怨之情,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和无奈的心情。
下片开头两句“无端忽忆疏狂侣”,直接点出自己的思念之情。“曾记得、乌衣巷口”,“乌衣巷”,位于南京秦淮河畔,为六朝时期东晋时王导等大臣居住之地。这里用典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抱负。“故人黄土”句中又以“故人”二字点明所思之人的身份地位,从而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政治理想。“只恐白杨和月冷”三句,写自己面对现实的态度。“白杨”句暗指北方,“月冷”句则暗指自己心中的孤独与寂寞。“汝河水,白如乳”,以汝水之白比喻自己心中的理想之纯洁无暇,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此词上阕写酒醉之后登高楼而怀乡;下阕写因思乡而怀古,并由此生发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关切。全词结构完整,首尾照应,情意深长而又含蓄婉转,是一首抒情小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