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是花朝,地是姑苏,天又新晴。
见参差画鹢,红栏粉幔,娇娆飞燕,翠袖银筝。
众里一人,悄焉自惜,出匣圆冰响一声。
玲珑甚,为绿窗浸水,觑得分明。
酒潮潋滟初生。
便周昉丹青写不成。
正画眉桥畔,簸钱年纪,茨菰湾后,撩鬓心情。
百幅鹅黄,半篙莺脰,碧浪东吴处处平。
谁藏取,又一轮春水,纤笋斜擎。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节是花朝,地是姑苏,天又新晴。
见参差画鹢,红栏粉幔,娇娆飞燕,翠袖银筝。
众里一人,悄焉自惜,出匣圆冰响一声。
玲珑甚,为绿窗浸水,觑得分明。
酒潮潋滟初生。
便周昉丹青写不成。
正画眉桥畔,簸钱年纪,茨菰湾后,撩鬓心情。
百幅鹅黄,半篙莺脰,碧浪东吴处处平。
谁藏取,又一轮春水,纤笋斜擎。
译文:
节日是花朝,地点在姑苏,天气晴朗。
看到五彩缤纷的船,红色的栏杆、粉色的幔帐,娇美的燕子,翠绿色的袖子、银色的筝弦。
众人之中一个人,悄悄地爱惜,取出圆冰,发出声音。
美丽极了,就像绿色的窗户浸泡在水中,看得很清楚。
酒潮荡漾,开始涨起。
即使是周昉的丹青也写不出来。
正在画眉的桥边,簸钱的年纪,在茨菰湾之后,撩动着头发的心情。
无数的鹅黄色调,半篙长的莺尾,碧波荡漾的东吴处处平展。
谁能把它藏起来呢?又是一轮春天的水,纤细的笋斜着立着。
注释:
- 节:指节日。花朝:指农历二月十二日的花朝节。姑苏:古时苏州别称。
- 画鹢(yì):彩绘的船。红栏粉幔:指船上的红色栏杆和粉色帷帐。参差画鹢:即“参差画鹢”,形容船只繁多。
- 娇娆(juéráo)飞燕:美丽的燕子。翠袖银筝:女子的衣袖像银筝一样细长。
- 众里一人:众多的人中只有一个。悄焉自惜:悄悄地爱惜。
- 出匣圆冰:从盒中拔出的圆形冰块。
- 玲珑:精巧而美丽。绿窗:绿色窗户,这里指女子的窗子。
- 酒潮潋滟(liàn yàn):酒杯里的美酒波光粼粼。潋滟:波光的样子。
- 周昉(fǎng)丹青:唐代画家周昉的名字,这里泛指绘画技艺高超的人。
- 画眉桥畔:画眉桥旁边的地方。簸钱年纪:用铜钱掷骰子的年岁。
- 茨菰(cí gū)湾后:茨菰湾后面的地方。撩鬓心情:撩拨着头发的心情。
- 百幅鹅黄:一百幅鹅黄色调的画作。莺脰(dòu):莺头。
- 碧浪东吴:波涛汹涌的碧浪东吴,指太湖一带。纤笋斜擎:纤细的竹子倾斜地支撑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舟过枫桥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和感受。诗的开头就点出了时间是花朝节,地点在姑苏城,天空晴朗。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船上的各种景物,有红栏粉幔,有娇美的燕子,有翠绿色的袖子和银色的筝弦。这些描写生动形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然后诗人转向人的内心世界,他感到自己在这众里一人中默默地爱惜着什么东西,可能是一块冰或者某个东西。他的这种感情细腻而深沉,让人感受到他对这美好的事物的珍惜之情。
诗人又转向了外面的世界,他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船只,红色的栏杆、粉色的幔帐,还有娇美的燕子,翠绿色的袖子和银色的筝弦。这些描写充满了色彩和活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景色和人物,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他的描写细致入微,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才华和情感。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和韵味,让人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