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复君词,九转之肠,凄如峡猿。
痛百年菽水,半虚滫瀡,九原松槚,难逮鸡豚。
莫打慈鸦,惟锄孝笋,绣佛长斋跽墓门。
真呜咽,念小人有母,绵定奇温。
羡君独行偏敦。
只慰藉吾徒尚有言。
记于陵廉士,生鹅可食,曾参孝子,脍炙常飧。
礼谨其逾,亲忧其疾,灭性宁酬罔极恩。
还相勤,愿终辞藿食,亟进熊膰。
【注释】
- 三复:再三诵读。君词:你的词。承欢、歉颐养空文:承欢,使高兴快乐;歉颐养,让颐养得当;空文,指无谓的虚词或文章。
- 三复君词:三次诵读你写的词。九转之肠:九转,形容悲痛极深。
- 痛百年菽水:痛,悲痛。菽(shū)水,豆汤和饭食。比喻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情。半虚滫瀡:一半空虚,一半腐烂。滫(xuě)瀡,同“胾”,腐烂的食物。
- 松槚:松木棺材。
- 慈鸦:乌鸦。孝笋:孝顺儿子种的竹笋。绣佛长斋跽墓门:用刺绣佛像的长袍代替衣服跪在墓门口。
- 呜咽:低声哭泣。
- 有母:有母亲。绵定奇(qī)温:温顺善良。
- 羡:羡慕。偏敦:特别敦厚。
- 慰藉:安慰鼓励。徒:徒弟。言:言语,指文章。
- 于陵廉士:古地名,今河南禹州市。生鹅可食:生野鸭可以吃。鹅,野鸭。曾参孝子:曾参是春秋时著名的忠臣孝子。脍炙常飧:脍炙,切成薄片的烤肉。飧(sūn),晚餐。意思是吃起来美味可口。
- 礼谨其逾:礼谨慎超过限度。亲忧其疾:亲爱之人忧虑他生病。
- 灭性宁酬罔极恩:消灭本性来报答父母的至深恩情。罔极,没有穷尽,指父母对子女的恩情无穷无尽。
- 还相勤:回来互相勉励。终辞藿食:最终辞去官禄,归隐田园。
【赏析】
这是一首劝勉诗。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云臣要像陶渊明一样,远离官场,过着清贫的生活,同时还要关心百姓疾苦,做有益于社会的善事,不要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全诗共分八句,每一句都紧扣题意,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开头两句,通过反复吟诵君词,抒发自己对君的深厚感情。接着,诗人把君与古人贤者相比较,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诗人又从自身实际出发,指出自己虽然有母亲的教导和教诲,但是自己的行为却并不符合道德规范。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己为例,勉励大家要像曾参那样,孝敬父母,关心百姓疾苦,为社会多做贡献。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