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谈数语,似项王帐后,楚歌齐起。
又似邻船商妇泣,一夜琵琶聒耳。
红粉辞乡,青袍失路,从古原如是。
子规频唤,明朝春又归矣。
拚取僧院听钟,歌楼持钵,老作吹篪婢。
万事灰颓吾不恨,只负柔奴车子。
满幅花笺,半床珊管,怕杀蓝田尉。
单衾空馆,鸭炉红瘦香死。
这首诗是苏轼在祖籍地苏州游玩时所作,他与友人玉峰徐孚若共谈往事,感慨万千。全诗以“念奴娇”为题,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无奈。
首句“立谈数语,似项王帐后,楚歌齐起”,描绘了一幅历史画面:项羽帐中歌声四起,众人悲愤交加。这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不安和忧虑。
“又似邻船商妇泣,一夜琵琶聒耳”,诗人用商妇之泪和琵琶之声来比喻自己的遭遇,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接下来的诗句“红粉辞乡,青袍失路,从古原如是”,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难。这里的“红粉”、“青袍”分别代指年轻美貌的女子和英俊潇洒的男子,而“辞乡”、“失路”则暗示着他们的命运多舛。
“子规频唤,明朝春又归矣”,以子规鸟的啼叫来象征时光流逝,春天即将到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留恋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拚取僧院听钟,歌楼持钵,老作吹篪婢”,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在这里,僧人的钟声、和尚的钵声以及吹篪的声音都成为了诗人心境的象征。
最后两句“万事灰颓吾不恨,只负柔奴车子”,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释然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虽然人生充满坎坷,但诗人并不怨恨,因为他相信一切都将过去,而他心中只有那个温柔的女人——柔奴。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人物命运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诗词中的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