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吴作剧,鼓洪涛澒洞,雷轰雪沸。
怒鬣淫漦掀宇宙,顷刻半湖纯晦。
白浪悬崖,黑云压橹,人命同于蚁。
太湖倒拔,喧豗那许龙睡。
我见天水奔腾,帆樯飞动,骑上霜篷背。
醉作擘窠书断岸,字迹淋漓怪伟。
乱石将崩,孤城欲没,老树森奇鬼。
一群野鸭,带啼触响丛苇。

念奴娇 西氿舟行遇飓风同南耕赋

天吴作剧,鼓洪涛澒洞,雷轰雪沸。

怒鬣淫漦掀宇宙,顷刻半湖纯晦。

白浪悬崖,黑云压橹,人命同于蚁。

太湖倒拔,喧豗那许龙睡。

我见天水奔腾,帆樯飞动,骑上霜篷背。

醉作擘窠书断岸,字迹淋漓怪伟。

乱石将崩,孤城欲没,老树森奇鬼。

一群野鸭,带啼触响丛苇。

【注释】:

1、天吴:神话中掌管天帝和地府的神。作剧:指天帝作弄。鼓洪涛:指风声如雷,波涛汹涌。澒(hòng)洞:深广的样子。“澒洞”是形容波涛的翻滚声像雷鸣一样。

2、怒鬣:指大风卷起浪花,好像野兽的鬃毛一样。淫漦:指狂风暴雨,像水一样泛滥。掀:掀起,摇撼。宇宙:天地万物。

3、顷刻:一瞬之间,一会儿。半湖:一半的湖水。纯晦:全部黑暗。

4、白浪悬崖:白色的波浪高悬在崖头。黑云压橹:乌云压到了船的桅杆上。“白浪”“悬崖”、“黑云”,都是写风势之大、之猛。

5、天水:天空中的水。奔腾:急流奔涌的样子。“天水”即指太湖的水。“帆樯”是指船上的帆与船的桅杆。“飞动”是说它们随着波涛上下颠簸着。

6、擘窠书:指写字时用大笔蘸浓墨,笔画饱满有力。断岸:指岩石裸露的岸边。

7、雨打残壁,草木不生,山石崩裂。

8、群鸟惊飞,纷纷落下,扑通扑通地发出响声,好像被惊扰了一般。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一次乘船游览太湖时,突然遇上一场飓风,因而写下的一首词。词中描写了太湖上的飓风景象以及作者当时的感受。

全词以“念奴娇”为调名,开篇就写了一场猛烈的风暴,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这场飓风之中。“天吴作剧”四句,写飓风的威力。天吴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掌管天帝和地府的神名,在这里借指天帝。“鼓洪涛”三句,形容风势之大。“怒鬣”四句,则形象地描绘出飓风肆虐的情景。风卷起浪花,就像野兽的长鬣一样凶猛;狂风暴雨像水一样泛滥成灾;海面上翻腾的波浪,就像要掀掉整个世界似的。“顷刻”二句,写风雨肆虐的程度,“半湖”二字极言风雨之大。

下片写舟人的处境和感受。“白浪悬崖”四句,写出舟行途中所见的险境。“白浪”、“悬崖”等词语生动地刻画出了风狂雨猛的景象。“人命”四句,写舟人处境的危险。“人命”二字说明风大雨急,人们的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而“同于蚁”、“那许龙”等词语,则形象地表现了风力之大、之猛、之势之盛,使人感到震撼。“太湖倒拔”四句,又写舟人的感受。“倒拔”一词,生动地表现出风力之大,使太湖仿佛要被吹倒似的。

“我见天水奔腾”二句,写自己对这次遭遇的感受。“天水”二字既写出了天气之恶劣,也表现了作者面对大自然力量时的敬畏之感。“帆樯飞动”,船在巨浪中左右摇摆;“骑上霜篷背”,作者站在船头上御风前行;“醉作擘窠书”一句,更是把作者对这次遭遇的惊叹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字迹淋漓”四句,写作者所见到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图画。“乱石将崩”三句,写山崩地裂的惊险场面;“老树森奇鬼”三句,写树木被风吹倒后的恐怖情景。这些画面,都充满了惊悚之感。

写作者此时的心情。“一群野鸭”,既是实景,也是比喻。“群野鸭”在狂风暴雨中惊恐不安,发出叫声,这叫声仿佛触动了作者的心弦,使他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不禁产生了思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