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推北宋,有周郎香弱,集名片玉。
未向大晟填乐府,此地先留芳躅。
隔浦莲娇,满庭芳丽,唱尽相思曲。
小亭姑射,当初何限花竹。
弹指六百馀年,词人重过此,闲愁枨触。
一自汴京时世换,绝调几人能续。
冷店骑驴,野航听雁,客睡何曾熟。
蒋山在望,可怜依旧凝绿。

【解析】

本词是宋代词人周美成(1121—1155)在任溧水县令时有感而发之作,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深深忧虑。

【译文】

推究北宋,有周郎香弱,集名片玉。

未向大晟填乐府,此地先留芳躅。

隔浦莲娇,满庭芳丽,唱尽相思曲。

小亭姑射,当初何限花竹。

弹指六百馀年,词人重过此,闲愁枨触。

一自汴京时世换,绝调几人能续。

冷店骑驴,野航听雁,客睡何曾熟。

蒋山在望,可怜依旧凝绿。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议论抒情。

“推原北宋,有周郎香弱”,“推原”句,谓要推究北宋时期,有谁像苏轼那样具有“周郎”之才。“周郎”即周瑜,三国时吴国名将,赤壁之战中以三万兵力对抗曹操八十万大军,使曹军大败。“香弱”,即香软,形容花香浓郁,芳香扑鼻。“集名片玉”句,意谓周郎(苏轼)的文采风流冠绝当时,其诗词作品如同稀世珍宝一般。这一句既是对周郎的颂扬,又暗含词人自己对苏轼的仰慕之情。

“未向大晟填乐府,此地先留芳躅”,大晟是宋朝的一个宫廷音乐机构,苏轼曾在此任职,创作了《大江东去》等许多传唱千古的佳作。“芳躅”,犹言美迹,美好的名声或榜样。苏轼在北宋时期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他的诗词作品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为后世所称道。

“隔浦莲娇,满庭芳丽,唱尽相思曲”,隔浦荷花鲜艳美丽,庭院内香气四溢,一曲相思歌,唱尽了离别的哀愁。“隔浦莲”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隔岸的池塘荷花盛开,庭院里飘散着阵阵幽雅的香气,歌声婉转悠扬,倾诉着离人的思念之情。

“小亭姑射,当初何限花竹”句,意谓曾经的亭子、楼阁以及周围的花木竹林,都曾经拥有多少美好的景象。“姑射”,传说中仙人姑瑶之所居,在今山西永济县境内。“当初”句,意谓曾经的亭子、楼阁及周围的花木竹林,曾经有多少令人陶醉的美好景象。

“弹指六百馀年,词人重过此”“弹指”,形容时间过得极快之意。“六百馀年”,意谓从苏轼到词人,已经过去了六百余年。“重过”句,意谓词人再次来到这座亭子时,心中充满了感慨。“汴京”句,意谓自从汴京城(今河南开封)被金人占领以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美妙的景色了。

“一自汴京时世换,绝调几人能续”句,意谓自从汴京沦陷以来,再无人能写出如苏轼这样的绝妙好词来延续他的作品了。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苏轼的崇敬之情和对北宋灭亡的悲痛之情。

结尾两句:“冷店骑驴,野航听雁,客睡何曾熟。”意谓骑着驴子走在寒冷的路上,听着远处传来的雁鸣声,而自己却一直未能入睡。这两句描绘出一幅词人孤独寂寞、漂泊不定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忧郁和无奈之情。“蒋山在望,可怜依旧凝绿”句,意谓站在山顶远眺,看到那曾经美丽的蒋山依然屹立在那里,而如今却变得黯然失色了。这一句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深深忧虑。

【答案】

念奴娇 途经溧水是宋周美成作令地慨焉赋此

词推北宋,有周郎香弱,集名片玉。未向大晟填乐府,此地先留芳躅。隔浦莲娇,满庭芳丽,唱尽相思曲。

小亭姑射,当初何限花竹。弹指六百馀年,词人重过此,闲愁枨触。一自汴京时世换,绝调几人能续。

野航听雁,客睡何曾熟。蒋山在望,可怜依旧凝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