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何为者,是东吴愁客,最能击筑。
记得阿奴年少日,曾直高人品目。
甚矣吾衰,时乎不再,二语那堪读。
朱门列戟,此中何限粱肉。
幸遇衮衮群公。
怜而召我,共看东篱菊。
我意亦思归去耳,聊葺溪干破屋。
行乞歌场,为佣屠肆,也觅三餐粥。
安能溪刻,矫廉长效孤竹。

念奴娇 被酒呈荔裳顾庵西樵三公并示豹人孝威梅岑舟次方邺希韩汝受散木诸子仍用原韵

我为何而来到此地,我是东吴的忧愁之人,最能击筑。

记得阿奴年少的日子,曾直视高品位的人,品评他们的品行。

我的衰败多么严重,时光不再重来,这两句话怎么读?

朱门大宅中列戟,此中何限梁肉。

幸运的是遇到群贤。

他们同情我,一起看东篱下的菊花。

我的意思也是思归,只是葺溪边旧屋。

行乞歌场,为佣屠肆,也觅三餐粥。

我不能像溪水那样刻薄,要像孤竹一样保持廉洁。

注释:

  1. “仆何为者”:我为何而来。仆,古代对人的尊称。2. “是东吴愁客”:我是东吴的忧愁之人。3. “最能击筑”:我最善于击筑。4. “阿奴年少日”:记得阿奴年少的日子。5. “曾直高人品目”:曾直视高品位的人。6. “甚矣吾衰”:我的衰败多么严重。7. “时乎不再”:时光不再重来。8. “二语那堪读”:这两句话怎么读?9. “朱门列戟”:朱门大宅中列戟。10. “此中何限梁肉”:此中何限梁肉。11. “幸遇衮衮群公”:幸运的是遇到群贤。12. “怜而召我”:他们同情我。13. “共看东篱菊”:一起看东篱下的菊花。14. “聊葺溪干破屋”:只是葺溪边旧屋。15. “行乞歌场”:行乞歌场,为佣屠肆。16. “觅三餐粥”:也觅三餐粥。17. “安能溪刻”:我不能像溪水那样刻薄。18. “矫廉长效孤竹”:要像孤竹一样保持廉洁。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词。全词由“我”与诸公交往、遭贬谪的遭遇和感慨构成一幅图画:“我”在东吴因直言而被罢官,到过许多地方,最后流落到岭南,在岭南又因生活无着落,只得以打鱼为生。《念奴娇·荔枝叹》就是在这种境遇下写的。上片写“我”与诸公交往;下片写“我”在岭南的生活。全词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坎坷、世态炎凉的感慨,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