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淼长洲,离离茂苑,无边草色连空。
两番借治,欢笑满吴宫。
一自暌离绛帐,相思切、早理烟篷。
平波远,谁吹五两,几阵落灯风。
忡忡。
怜别后,鸾飘凤泊,竹懒丝慵。
拟酒酣诉与,慷慨从公。
忆昨探梅摘蕙,铜官下、曾傍游筇。
经年矣,春来邓尉,香雪又蒙蒙。
满庭芳 丁巳元夕后三日谒别驾林天友于长洲官署赋赠
淼淼长洲,离离茂苑,无边草色连空。
两番借治,欢笑满吴宫。
一自暌离绛帐,相思切、早理烟篷。
平波远,谁吹五两,几阵落灯风。
忡忡。
怜别后,鸾飘凤泊,竹懒丝慵。
拟酒酣诉与,慷慨从公。
忆昨探梅摘蕙,铜官下、曾傍游筇。
经年矣,春来邓尉,香雪又蒙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通过对长洲和茂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诗句注释:
- “淼淼长洲,离离茂苑,无边草色连空。”:淼淼(水广阔的样子)长洲,离离(草木茂盛的样子)茂苑,无边(形容草长得非常茂盛)草色连空(草的颜色连着天空)。
- “两番借治,欢笑满吴宫。”:两次治理这个地方,欢笑声充满了吴宫(吴国都城)。
- “一自暌离绛帐,相思切、早理烟篷。”:自从你离开这里,我非常想念你,早早地整理好船帆准备出发。
- “平波远,谁吹五两,几阵落灯风。”:平静的水面很宽,是谁在吹笛子?有几阵风吹过灯火摇曳的景象。
- “忡忡。怜别后,鸾飘凤泊,竹懒丝慵。”:心中惆怅不安(忡忡),怜惜离别后的孤独,像鸾鸟、凤凰那样飘泊不定,竹子懒得舒展、丝绸懒得慵懒。
- “拟酒酣诉与,慷慨从公。”:打算酒兴正浓时向你倾诉衷肠,豪迈激昂地跟随你。
- “忆昨探梅摘蕙,铜官下、曾傍游筇。”:回忆起昨天去梅花盛开的地方摘取芬芳的梅花,铜官下(指铜官山)有我曾经游玩的地方。
- “经年矣,春来邓尉,香雪又蒙蒙。”:已经过去一年了,春天来了,邓尉山的香雪又变得朦胧迷蒙。
赏析:
此诗为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苏轼任密州知州时所作。当时苏轼刚从徐州调任密州,心情十分郁闷,于是写了这首《满庭芳》送给好友林天友。全诗情感深沉而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自身仕途不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