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升平佳丽,此夜是、上元天气。
圆月打头,暗尘随马,阵阵梅边水际。
茜裙珠髻,喧笑处、香街声沸。
今岁冷清清地,未晚禁城先闭。
一盏灯昏,千家门掩,酿就春寒恁细。
雨丝飘砌,展几叠、小屏图醉。
剔银灯 灯节前一日雨中云臣招同桢百大士雪持集饮蝶庵即事
记得升平佳丽,此夜是、上元天气。
圆月打头,暗尘随马,阵阵梅边水际。
茜裙珠髻,喧笑处、香街声沸。
今岁冷清清地,未晚禁城先闭。
一盏灯昏,千家门掩,酿就春寒恁细。
雨丝飘砌,展几叠、小屏图醉。
注释:剔银灯:点亮银白色的灯。灯节前一日雨中:在灯节前的一天下雨的时候。云臣,人名,作者的朋友。召同桢:召集我和朋友一同。百大士雪持:聚集了一百多人的酒宴。雪持:指雪中的聚会。即事:即景吟咏。升平,太平盛世。此夜:这个夜晚。是上元天气:这是元宵佳节的天气。圆月打头:明亮的月亮高照。暗尘随马:暗色的尘土随风而动,仿佛跟着马儿跑动一般。阵阵梅边水际:梅花盛开的地方和水的岸边。茜裙珠髻:红色的衣服,白色的发髻。喧笑处:欢笑热闹的地方。香街:繁华的街道。声沸:人声喧哗。今岁冷清清地:今年的春节冷冷清清。未晚,不晚于。禁城:皇宫或朝廷。先闭:早关城门。一盏灯昏:一盏灯已经昏暗。千家门掩,万户人家都关闭门户,家家户户都关闭了门窗。春寒恁细:春天的寒冷如此细微。恁细:如此细小。雨丝飘砌,飘落在台阶上的雨丝。展几叠、小屏图醉,展开一幅幅小屏风,让它们醉倒在雨丝中。赏析:这首词作于南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正月十六日,时值元宵节,词人闲居在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与友人云臣、桢百等相会,饮酒赏月,有感而作。全词写元宵之夜,描写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节日景象。词中通过写元宵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在风雨交加之中依然欣赏着这美好节日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