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锦鳞通,忽把故人墨迹。
一纸三年才到,讶红笺无色。
当初高宴五茸城,尽江东裙屐。
记得傀俄酒态,有琼筵醉客。
丙辰年早春,我收到了云间张洮侯寅冬寄来的书信。
春水锦鳞通,忽然把我的老朋友墨迹传给我。
一纸三年才到,惊讶红笺无色。
当初高宴五茸城,尽是江东裙屐。
记得傀俄酒态,有琼筵醉客。
春水锦鳞通,忽把故人墨迹。
一纸三年才到,讶红笺无色。
当初高宴五茸城,尽江东裙屐。
记得傀俄酒态,有琼筵醉客。
丙辰年早春,我收到了云间张洮侯寅冬寄来的书信。
春水锦鳞通,忽然把我的老朋友墨迹传给我。
一纸三年才到,惊讶红笺无色。
当初高宴五茸城,尽是江东裙屐。
记得傀俄酒态,有琼筵醉客。
送子万弟还黎城署 小弟朝来别我行,正逢京国逼清明。 一鞭晚宿临洺驿,三月人归上党城。 远道梦随春水阔,微官装抵柳花轻。 阿兄索米尤堪哂,可及哦松格调清。 【注释】 1.黎城:地名。在今河北隆尧西南。 2.京国:朝廷。迫:临近。3.一鞭:指马上的马鞭。4.三 月:农历三月。5.柳花:柳絮。轻:飘浮。6.阿兄:对兄长的称呼。7.哦:吟咏。松:指松树, 常用以比喻诗文风格清新高洁。8.哂(shěn)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和重点,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本题要求考生“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考生在回答时一定要逐句进行注释,并说明该诗句的译文。 小邑一江明,江头鹳自鸣。那堪今夜雨,独宿语儿城。作客年空老,依人气未平。此乡烽火后,户户𢷬衣声。 译文:家乡的小城只有一条大江显得分外明亮,江头的鹤群自得地叫着。哪经受得住今夜的雨水
《方竹杖歌为莱阳董樵赋》是一首清代的七言诗,作者是陈维崧。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 1. 第一层:诗人首先介绍了董樵的到访和手中的方竹杖。“山东董樵忽见访,入门手持方竹杖。”这句话描绘了董樵突然造访的情景,以及他手中那支方竹制的拐杖,这象征着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2. 第二层:表达了自己与董樵的相知相识。“我亦生平屠狗人,对此苍然屹相向。”这句不仅表明了自己曾经是一个屠夫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忆贵池吴师 - 忆:思念,怀念。贵池:古地名,这里指吴地,可能指的是吴国的军队。吴师:即吴国的部队。 译文: 我怀念着贵池的吴军。 2. 当代论兵会 - 当代:当今时代。论兵:讨论兵法或军事策略。会:集会。 译文: 在当今时代,我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兵法或军事策略。 3. 谁人可擅场? - 谁人:谁。擅场:擅长某个领域。 译文: 谁能擅长这个领域呢? 4. 刘琨归朔北
【注释】 四围:周围。刁骚:指嘈杂喧闹的声音。一线:形容云彩细长。缔构牢:指建筑坚固。戏马:指登楼观马。啜茗:饮茶,代持螯:喝茶时代替持蟹钳。赵魏:指赵地(今河北境内)和魏地(今河南境内)。天连:天空相接。昆明池:指昆明池的水。将:将要。归镫:指回家。压靴刀:穿靴子时用刀压住。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人以登高赏景为题,通过描绘慈仁寺内毗卢阁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及个人前途的迷茫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喜汉槎入关和健庵先生原韵”,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最后再根据题目要求赏析。 诗前两句写诗人当年以文名世,声震寰宇的情景,用“彩笔”指代文章,用“撼江关”形容其文才之高。“数子”三字表明当时作者的名声之大。接着写如今自己身处异地
诗句释义 1 萧萧大梁城:描述洛阳城(大梁)的宏伟与凄凉。 2. 莽莽悲风起:表达一种悲伤的气氛,风声莽莽地刮起。 3. 洛阳诸女儿,竞说侯公子:洛阳城中的众多女子都在谈论着侯家的公子。 4. 侯家公子不可当:形容侯家的公子非常出色,无人能与之匹敌。 5. 谈兵说剑声琳琅:侯家公子擅长谈论军事和剑术,声音清脆悦耳。 6. 酒后能骑赭白马:侯公子在酒醉后能够骑着一匹赭色的小马。 7.
【译文】 龙眠山中老子真豪雄,一生破浪乘长风。 行年七十正矍铄,自号城南卖字翁。 雪花打门月在地,破屋槎桠矗三四。 广陵城中醉尉多,老翁自卖床头字。 韭花帖上骨格殊,春蚕锦虿光模糊。 洞庭霜柑三百颗,不数凤尾还官奴。 拦街小儿拍手笑,老翁掉头只长啸。 此翁游戏无不为,忆昔金门大隐时。 大儿扈跸五柞馆,小儿从猎黄山陲。 红墙海户奇毛净,玉粒思秋北风劲。 诏赐从官尽击鲜,羽林年少知名姓。
秋日怀幔亭先生二首 其一 百二山河极望残,一门群从尽南冠。 谁怜鹦鹉笼中语,大有琵琶塞上弹。 寂寞金鸡双阙迥,飘零石马七陵寒。 锒铛夜宿昭阳殿,疑作西宫月影看。 注释与译文: - 山河: 指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 - 百二: 形容地势优越,易于防守。 - 门群: 指项羽在垓下兵败后,其部下纷纷投降。 - 南冠: 古代楚人常戴南方出产的帽子,这里用来比喻投降的楚国将士。 - 鹦鹉笼中语:
【注释】 ①捧读石斋黄公所撰: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史学家,他为先少保(指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撰写神道碑。 ②周侯池畔:即周朝侯王的陵墓所在之处。 ③苍苍:草木茂盛的样子。 ④遗碣:指墓碑。岧峣(yao yao):高峻貌。屹立,不动摇。 ⑤颜特进:南朝宋颜延之,谥号为“特进”,即特进大臣的意思。 ⑥碑铭:即碑文。东汉蔡中郎:指东汉时期的蔡邕,字伯喈,博学多才,精于音乐,著有《琴操》《汉官仪》等
好事近 归途 草短马蹄轻,乱踏落红归去。 遥指杏花村里,问酒家何处? 一溪春水浸春寒,犹是来时路。 闰月东风未老,天亦怜迟暮。 译文: 草丛很短,马蹄轻盈地行走,在落花中匆匆离去。我远远指向杏花村的方向,询问那家的酒馆在哪里? 一条小溪里的春水浸透了春寒,它还是那条曾经来过的路。 闰月的东风尚未老去,苍天也同情我这种迟暮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傍晚,独自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好事近 重逢难上难,懊恨当年轻别。 谙尽相思滋味,待君来方说。 不记梅花开几巡,须问枝头月。 但使两身长在,有合欢时节。 译文: 重逢真是困难重重,懊恼当初年轻时就分离。 我已经尝遍了相思的滋味,只有等你回来才敢诉说。 不记得梅花开了多少次,必须问树上的月亮。 只要我们能一直在一起,就会有团圆的时刻。 注释: 1. 重逢难上难:意思是重逢很难,难以再次相见。 2. 懊恨当年轻别
注释: 1. 回首碧山栖,四面远天为壁。 - 回首:回头看。 - 碧山:青色的山。 - 幽壁:高耸入云的山峰。 2. 窗启俯临层巘,看偃松苍积。 - 层巘:层层叠叠的山峰。 - 苍积:苍翠堆积。 3. 花关长昼不曾开,猿鸟共休息。 - 花关:花木掩映的小径或小门。 - 休:停止。 4. 卓午聒回幽梦,是衙蜂喧日。 - 卓午:正午时分。 - 衙蜂:蜜蜂。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
好事近 二月竹亭雪后观梅忆邓尉旧游和蒋子云韵 社日过花朝,寒峭琼瑶还落。 狼籍梅花千片,洒何郎东郭。 惜花拥鼻正无憀,往事浑如昨。 记得蟠螭花下,有扁舟孤泊。 【注释】: 1. 社日:指农历二月初八日的祭社日。 2. 花朝:农历二月初二为花朝节,亦称“百花生日”。 3. 寒峭:形容天气寒冷。 4. 东郭:古地名,此处指东吴地区。 5. 蟠螭:指蟠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 6. 扁舟:小船。
好事近 芦酒醉人难,待展薄衾孤宿。 烛影摇摇清夜,满风帘残菊。 关河寒近落微霜,归计尚难卜。 客梦总然无据,笑几回蕉鹿。 注释:芦酒:指酒。 薄衾:薄薄的被子。 烛影摇摇:形容蜡烛光摇曳不停。清夜:寂静的夜晚。 关河:指家乡或故乡。 蕉鹿:指梦中所见的鹿
【注释】 山阴:山阴,地名。在浙江绍兴。镜湖:指鉴湖,又名镜湖,在浙江绍兴市西北。 燕尾香缄:书信封套的燕尾形花纹。小字:书信中的短简文字。 中央四角百回看:指多次翻阅信件。中央四角,指信笺的中心部分。百回看,形容反复观看。 三岁袖中纳:指将书信收藏于衣袖中,比喻珍视。纳,收藏、收存。 凌波:女子步履轻盈如在水面行走。 神光:这里指书信。 【赏析】 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写收到友人的书信
新月下瓜洲,重露渐成涓滴。 船尾渔灯红逗,映萧萧芦荻。 偶然鼓枻度金山,夜久梵钟寂。 一缕潮痕催送,报隔江风笛。 注释: 新月:明亮的月亮,这里指的是农历初一的月亮。 重露:多次的露水。 渔灯:渔船上的灯笼。 萧萧:形容声音或风声。 鼓枻(yì):摇动船桨。 梵钟:佛教寺庙里的钟声。 潮痕:潮水的波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渔夫捕鱼情景的诗。首句“新月下瓜洲”,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
【注释】 一:第一;十二:指画中兰花有十二种不同的形态。 丛:聚集;意态:神韵;成:呈现;千百:很多很多。 净洗:用水洗,使颜色更加鲜明。 陈:陈腐。暗粉,这里指的是颜料中的杂质。 露:露出。真色:本来的颜色。 季布:汉代名将,以勇猛善战著称,后为汉王所杀。 动:引起。怜惜:怜悯、爱护的意思。 试:试着;易管:换画轴。款:题写。 阿谁:何人,即“何许人也”。 【赏析】
好事近 饮莲子湖 春气满林香,水泮寒塘始绿。 目送回汀隐隐,十馀竿野竹。 卫娘清转遏云歌,山月皎如烛。 若向阳台荐枕,得明珠十斛。 注释: 1. 好事近:词牌名,此为一阙,每句七字,共六仄韵。 2. 饮莲子湖:在杭州西湖附近,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湖泊,以荷花闻名。 3. 春气满林香: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树林中。 4. 水泮寒塘始绿:水边寒冷的池塘开始泛起绿色。 5. 目送回汀隐隐:目光远眺
绮阁尽清幽,新制海红纨扇。 花里时时遮掩,恨相逢难见。 待他含笑扑蜂儿,才露春风面。 不是几经寒暖,那这般留恋? 诗句释义: 绮阁:华丽的楼阁,代指美人居住的地方。 新制海红纨扇:制作精美的海红色纨扇。 花里时时遮掩:在花朵中时隐时现,遮掩着自己的容貌。 恨相逢难见:因相见而感到遗憾,因为相见的机会难得。 待他含笑扑蜂儿:期待他能带着笑意扑向蜜蜂,比喻等待某人的出现。 才露春风面
好事近,食蟹忆南耕 溪友馈霜螯,细捣蛮姜慢吃。 更听糟床细注,赏半窗晴碧。 游仙今夜忆曹唐,正锁旌阳宅。 料在醀坛深处,倚石床吹笛。 译文: 溪友送来了美味的蟹,细细地捣碎,慢慢地品尝。更听到酒坛子慢慢倒出酒液的声音,欣赏着半窗明亮的绿色。今晚游仙,我怀念着曹唐,他正在锁着旌阳宅。我猜他在酒坛深处,靠在石床上吹着笛子。 注释: 1. 食蟹:品尝螃蟹 2. 南耕:诗人的朋友 3. 斋宿道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对诗文内容熟悉,理解其意思,然后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写出相应的诗句。注意书写清楚,不能出现错字漏字的情况。本题中易错的字有“埋名”“清”“了”。 【答案】 十年小阁自埋名,不爱卖丹青。 随身并少林逋鹤,人比惠泉清。 花一树,酒三升,了浮生。 拍手凭阑,雨后新晴
【注释】: 误佳期:指约会的时间被耽误了,这里指女子因思念情人而误了约会。偶作:偶然作诗。金笼鹦鹉:金笼子里的鹦鹉。唤人:叫醒人。忙出:急忙走出。不肯把箫吹:不愿吹箫。那便将花戴:那就把花戴在头上吧。脸波底事:脸上有什么事?十分红:脸红得很厉害,即“桃腮”。莫:不要。误:错。怪:责怪。赏析: 这首小词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位少女因为恋人不归而独自倚窗思恋,怨恨之情溢于言表的闺情词
好事近 隔院听琵琶 拍遍小阑干,何限塞鸿明灭。 老去怕逢节候,正落红时节。 沙场病卒搯檀槽,隔著邻垣说。 似诉少年陈事,有玉楼金阕。 译文: 隔着院子听着琵琶演奏,那琵琶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弹奏的手法熟练而有力,仿佛是在用指尖弹奏出一曲曲美妙的旋律。琵琶声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音乐的世界。 我坐在小窗前聆听这美妙的琵琶声,那些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就像这琵琶声一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准确把握诗意,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即可作答。 “昨宵皓月凉于粉”,意思是昨天夜里的月光像霜一样冷,洒满人间,如同把粉都照白了。“皓月”是指明月,这里指月亮。“凉于粉”是说月光之亮,连粉都照得发白,形容月光的明亮。“凉”是“清”的意思。“皓”同“皎”,“洁白”。 “浸万家蝉鬓”,意思是月光如水浸染着万家的柳叶
【注释】 陈仓祠古:陈仓,即今陕西宝鸡市,古代的陈仓城。 霸王:指项羽,曾称“西楚霸王”。 会稽鸡:指当年会稽(今绍兴)的鸡鸣狗盗之徒,后泛指无能之人。 【赏析】 《减字木兰花·其二》是一首题画词,作者为南宋诗人吴潜。这首词通过对画家恽南田所绘绛帻横秋图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英雄末路的感慨。 上片写画家描绘的英雄形象。首句写历史,陈仓之战是楚汉争霸中的重要事件,项羽以少胜多、大破秦军于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