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春痕,谁唤起、多分敲窗微雨。
心期细数,残梦恨无头绪。
幽兰空谷,浑不省、杏憨梅妩。
但折来、认取同心,又惹两眉愁聚。
年时送人行处。
记新梳丛鬓,娇歌金缕。
眉山渐远,十样画图谁谱。
菱花侧背,料怕有、个中人妒。
还怕有、雏凤钗头,听人小语。

【注释】:

一枝春:借指女子的头饰或发髻。

一镜春痕:用镜子映照自己,看到自己头上的春天的痕迹(指头发上的簪花),比喻女子的容貌像春天一样美丽。

谁唤起:是谁把春天的美景唤醒了。

多分敲窗微雨:多半是在窗外下着小雨,所以有“敲窗”之声。“多分”是猜测的意思,意为多半、大约。

细数:细细回忆。

杏憨梅妩:杏花和梅花妩媚的样子。

同心:指同一根簪花。

又惹两眉愁聚:又让两条眉毛聚集成愁容。

十样画图:指女子头上梳成的多种样式的头发造型,也指女子的容貌。

菱花侧背:形容女子侧脸的倩影。

雏凤钗头:指女子头上戴的像小凤凰形状的金钗。

中人妒:中人的嫉妒,即嫉妒之人。

雏凤钗头:指女子头上戴的像小凤凰形状的金钗。

赏析:

这首词是王清阁女史画《一枝春》后所作之序。此词为题画而作,以草窗韵相呼应,表达了词人对女子容貌之美以及与她的情意的赞美之情。

上片起首三句,写女子头上的簪花。“一镜”,即指镜子,“春痕”,指女子头上的簪花。“谁唤起”一句,意思是说是谁把她头上簪花的美姿唤醒了,暗示女子的美丽是令人心动的。接着两句,描写女子梦中的情景。“心期细数”,是说心中反复思量;“残梦恨无头绪”,则表明思绪纷乱,没有结果。“幽兰空谷”两句,写她无心于世俗,只关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折来”一句,写女子将簪花摘下,仔细欣赏。“又惹两眉愁聚”,“又”字表示反复,“又惹两眉愁聚”说明她因欣赏簪花而愁苦不已。“年时送人行处”两句,写当年女子送别别人时的情境。“记新梳丛鬟,娇歌金缕”两句,写女子当年送别的场景。“眉山渐远”,则是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女子的眉眼之间流露出离愁别绪。“十样画图”两句,写女子头上的簪花,也隐喻女子的容颜。“菱花侧背,料怕有、个中人妒”,则是说女子侧脸的倩影,让人不禁生出嫉妒之意。“还怕有、雏凤钗头,听人小语”,最后两句,是说害怕有人听到女子头上的小钗的声音。

下片开头四句,继续描述画面中的女子。“还怕有”三句,写女子头上的金钗,也象征女子的美丽。“雏凤”两句,写女子头上的金钗形状,也是对女子容貌的一种赞美。“还怕有”,再次出现一个“怕”字,强调了词人为女子所动情的程度。

全词描绘出一幅女子美丽的形象,通过对簪花的细致刻画,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动人之处。同时,也通过描绘女子的外貌与神态,表达了词人对女子的深深爱慕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