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青山,放江水、适当其阙。
流不尽、南朝遗恨,中原如发。
更杀一围倾国笑,谁横万弩迎潮发。
只茱萸、醉里诧飘零,人吴越。
花欲笑,簪边雪。
云欲拥,岩前月。
问男儿何用,置身高绝。
百感茫茫随处有,大江滚滚何时歇。
恨观涛、仆病未能来,中秋节。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满江红·九日同铁门登凤皇山顶,寻女教场,望江》。全诗如下:
译文:
四面青山环绕,长江水奔腾流淌。
流不尽的是南朝遗恨,中原大地像头发一样飘散。
再杀一次围剿就足以令全国欢笑,谁横万弩迎潮发?
只有茱萸在醉中显得有些飘零,就像吴越人一样。
花欲笑,簪边的雪。
云欲拥,岩前月。
问男儿何用,置身高远绝顶?
百感茫茫无处不有,大江滚滚何时才能停歇?
遗憾观涛,我病重未能参加,中秋节。
注释:
- 四围青山:周围有四座山。
- 放江水、适当其阙:让长江水畅通无阻地奔流。
- 南朝遗恨:指历史上南宋王朝被金人所灭的历史事件。
- 中原如发:比喻中原大地被战火蹂躏得如同头发一般稀疏。
- 一围:指一次围剿。
- 国笑:指国破家亡时的悲愤和无奈。
- 万弩迎潮发:形容箭雨如潮般倾泻而来。
- 茱萸:一种植物,传说中九月重阳节佩带可以避邪。
- 簪边的雪:形容女子头上簪子上插着的花朵上的白雪。
- 岩前月:指的是山间的月亮。
- 大江滚滚何时歇:意思是说大江之水永不停息。
- 仆病未能来:作者因病未能前来观赏。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在九九重阳节与友人登上凤翔山(凤皇山)山顶时所作。他借重阳登高之机,抒发了对国家兴亡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诗的前两句“四面青山,放江水、适当其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接着的几句“流不尽的是南朝遗恨,中原如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南宋灭亡的沉痛记忆。
“更杀一围倾国笑,谁横万弩迎潮发”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敌军的嘲讽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民族危机的深刻认识。
“只茱萸、醉里诧飘零,人吴越”这句,描绘了诗人在酒醉后的感慨,仿佛自己已经变成了吴越之人,无法再为国家分忧。
“花欲笑,簪边的雪”这句,则以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的感悟。而“云欲拥,岩前月”这句,则通过云和月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
最后两句“问男儿何用,置身高绝;百感茫茫随处有,大江滚滚何时歇”则是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他质问男儿为何要身处高位而不顾大局,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而“恨观涛、仆病未能来,中秋节”这句话,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因病未能前来观看秋潮的遗憾。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历史的深思以及对人民的同情。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