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多先立春,子年生下丑年人。
章台柳色迎年绿,庾岭梅花隔岁芬。
将进酒,莫辞频。
攀条愁杀老桓温。
奸雄度量从来窄,江上阳枝万古新。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十四》是南宋词人赵尊岳的作品,此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的诗句和含义:
- 逐句释义:
-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十四:这是一首描绘季节更替的词作。
- 十二月多先立春:在十二月中,人们通常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而立春则是春季的开始。
- 子年生下丑年人:在十二生肖中,丑年是子年的后一年,意味着新的一年已经开始。
- 章台柳色迎年绿:章台(今杭州西湖一带)的柳树在新年时展现出新绿。
- 庾岭梅花隔岁芬:庾岭(今江西赣州一带)的梅花在过去一年中依然芬芳。
- 将进酒,莫辞频:劝大家饮酒,不要推辞,因为酒逢知己千杯少。
- 攀条愁杀老桓温:桓温攀着树枝,不禁感到忧愁。
- 奸雄度量从来窄:历史上著名的奸雄人物,如曹操、司马懿等,他们的心胸往往较为狭窄。
- 江上阳枝万古新:江上的杨柳枝条依旧保持着生命力,象征着坚韧和不屈。
译文:《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十四》这首诗通过描绘四季更替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春天的到来、新一年的开始以及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赏析:
- 此诗体现了诗人对四季更替的敏感观察力。
- 通过对比章台柳色和新绿、庾岭梅花与隔岁芬,诗人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变迁。
- 诗人通过“将进酒,莫辞频”,传达了对友情或欢聚时刻的珍惜。
- 诗中的“攀条愁杀老桓温”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 “奸雄度量从来窄”,这句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上一些奸诈之人的批评,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自身的品质和追求。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十四》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历史人物的观察与评价,还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深层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