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山,北望山,四面重重叠叠山。
黄发脚底山。
昨游山,今游山,闻道天台亦好山。
明朝更上山。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其思想情感、意境特点,注意答题模式“内容+手法+效果”,然后结合诗歌的注释作答。首先读懂全诗,把握诗意;然后抓住关键词语,点明诗句中蕴含的情感;最后指出表达技巧以及艺术效果。“南望山,北望山,四面重重叠叠山”“昨游山,今游山,闻道天台亦好山”“明朝更上山”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山脚下徘徊流连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家乡的依恋之情。从全诗来看,诗人以游山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的喜爱和留恋。“黄发脚底山”句写诗人年事已高,而仍喜欢到山上游玩,体现了他热爱自然的感情。“昨游山,今游山,闻道天台亦好山”句写诗人对山的喜爱,不仅停留在眼前所见到的这些山,而且听说还有更好的山——天台山,说明诗人对山的喜爱已经发展到很高的境界。
【答案】
(其一)
南望山,北望山,四面重重叠叠山。
黄发脚底山。
昨游山,今游山,闻道天台亦好山。
明朝更上山。
译文:
我向南看、向北看,看到四面都是连绵起伏的高山。
头发花白时,我还要去山底下游玩。
昨天游玩过的山,今天又要去游玩。
听说那里有个叫天台山的好地方。
明天还要去爬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乡之情的诗,通过游山这一主题,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之情。首句“南望山,北望山,四面重重叠叠山”,诗人以简洁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层峦叠嶂的山水画,既点明了地域,也渲染出浓郁的山色氛围,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苍茫、壮阔的意境。“昨游山,今游山”,诗人用两个“游山”字将时间前后衔接起来,表现出对山的深厚感情。“闻道天台亦好山”,诗人把视线投向了名胜之地天台山(浙江省宁波市境内),从而将思绪引向了遥远的故乡,表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留恋之情。最后一句“明朝更上山”呼应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游的愿望。
本诗以游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及留恋之情。前四句通过对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茫、壮阔的意境;后四句则是直抒胸臆,表达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