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略消停这会,料归也难留。
但合堪、莺惨花愁。
况伤春、愈觉胜悲秋。
尤可恨、门外声喧,长年三老,促上兰舟。
待丁宁、欲订再来欢会,才说又还休。
吴地角,楚山头。
望将穿、无际双眸。
忆焚香月底联咏,总安排烟水付东流。
须索向、绣枕边傍,罗帏深处,兀自埋忧。
谁信道、转似当年未见,一样病西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然后把握诗中景物意象,最后分析运用的手法。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这是对考生识记能力的基本考查,考生要能熟练掌握诗词的内容,然后按要求输出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或漏字现象。
“且略消停这会,料归也难留。”注释:暂且稍微休息一会吧,料想回去也不轻松。
“但合堪、莺惨花愁。”注释:只能勉强承受,那莺声哀婉,花儿凋谢令人心伤。
赏析:此句是说春光易逝,花事将阑。莺声悲切,花事凋残,诗人在离别之际,不禁感到惆怅万分。
“况伤春、愈觉胜悲秋。”注释:更何况春天已过,更觉得悲凉如秋天。这句是进一步写景,以春天的凋零衬托出秋天的萧瑟。
“尤可恨、门外声喧,长年三老,促上兰舟。”注释:“尤其可恨的是,门外传来喧闹的声音,三位老人被催促着登上船去。”这句写别时的情景,渲染了一种凄怆的气氛。
“待丁宁、欲订再来欢会,才说又还休。”注释:等到再三叮嘱,希望能再次欢聚,话还没说完又不得不分别了。这句写送别时的情态及心理活动,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复杂感情。
“吴地角,楚山头。望将穿、无际双眸。”注释:望着远方的吴越之地、楚山之巅。那无边的双眼仿佛穿透时空。这句是描写离人眺望远地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忆焚香月底联咏,总安排烟水付东流。”注释:记得我们曾经在月光下吟诵诗词,总是把那些飘荡的云彩当作流水来对待。这句是写送别时的情态及心理活动的延续。
“须索向、绣枕边傍,罗帏深处,兀自埋忧。”注释:我只好在绣有花纹的枕头旁边徘徊,在屏风后面深深忧虑。这句是描写词人为离别而痛苦不已的心情。
【答案】
且略消停这会,料归也难留。
但合堪、莺惨花愁。
况伤春、愈觉胜悲秋。
尤可恨、门外声喧,长年三老,促上兰舟。
待丁宁、欲订再来欢会,才说又还休。
吴地角,楚山头。
望将穿、无际双眸。
忆焚香月底联咏,总安排烟水付东流。
须索向、绣枕边傍,罗帏深处,兀自埋忧。
谁信道、转似当年未见,一样病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