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干如画。
约略双蛾匀罢。
篆烟孤。
蕉影明窗下,桃笙午梦余。
秋衫凉碧玉,罗襟艳红蕖。
不分今生约,总成虚。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分析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诗的大意,然后逐句翻译诗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注意要通晓文化背景,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

此诗为闺怨词。上片描写女子梳妆的情景。“栏干如画”,写女主人公站在栏杆旁,如同一幅画一样美丽。“双蛾匀罢”点出女子刚刚梳理好了双眉。“秋衫凉碧玉,罗襟艳红蕖”,写她穿着一身凉爽的碧色衣裳,罗衣上的荷花颜色鲜艳。两句都是以景衬人,突出了女子的美丽和清幽的环境气氛。下片抒发女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不分今生约,总成虚。”是女主人公对自己处境的评价。意思是说:我与情人的情意已经断绝,永远无法再见面了;即使相见,也只能是一场空梦。这两句是全词的主旨句,也是全词的抒情重点所在。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被剥夺恋爱自由的痛苦心情。

【答案】

译文:

栏杆像幅美丽的画卷,女子正在梳妆打扮,修整着眉毛。秋日里,清凉的碧玉色的衣衫透出淡淡的清香,罗衣之上有鲜艳的红色荷花。女

人对着窗户绣花,午间小睡后依然沉浸在梦中。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首二句描写了女主人公整理打扮的情景,一个“如画”三字,不仅形容了女子容貌的秀美,也烘托了她

的清雅气质,而“约略”、“双蛾匀罢”等词语则又进一步描绘了她的娇憨可人。“篆香孤”句,点明了时间是在午后,“蕉影明窗”

下,更增添了环境的清幽静谧,而“桃笙午梦余”一句又暗示了人物的心事重重,从而引出了后面的感叹:“秋衫凉碧玉,罗襟艳红

蕖。不分今生约,总成虚。”这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词的感情焦点。它既写出了女主人公因相思而容颜憔悴的外在形象,也表

出了她内心的无限悲愁。“秋衫凉碧玉”一句中的“秋衫”和“碧玉”均用典。《古诗十九首》中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之句,此处“秋风”暗含“秋风起兮白云飞”;《西洲曲》中又有“青楼云幕起,珠箔月华生”,此处的“珠箔”则暗指女子所穿之罗衣

。“碧玉”一词,既是对女主人公所穿之服饰的写照,也是其美好品德的象征。“罗襟艳红蕖”句中的“罗襟”和“红蕖”亦用典故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中“彼姝者子,何独无良!”即是用“有女同行”来暗指男女相悦之情,而女子身着艳丽的红罗衣则表明了

自己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不分今生约,总成虚”两句则是女主人公对自己遭遇的感慨。“不分今生约”,是说由于种种原因,自己和

心爱的人终究无法结为夫妻;而“总成虚”,则是指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一场虚幻的空梦。这两句是全词的抒情重点所在,也是全词感情的

高潮所在。从这一层意义上看,它既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哀怨和痛苦,也体现了她的坚贞不屈和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