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卷春去,绿紫总无馀。窈窕一川芳渚,软草接新蒲。杨柳垂垂飘絮,桑柘阴阴成幄,殷绿正棻敷。迁木莺呼友,营垒燕将雏。
金蕉举,珠樱累,豆梅腴。寿乡歌舞,樽前暂得皱眉舒。往事南柯印绶,晚岁北山杖屦,寂寞笑今吾。幸作耆年侣,写入洛英图。

水调歌头·自适

风雨卷春去,绿紫总无馀。窈窕一川芳渚,软草接新蒲。杨柳垂垂飘絮,桑柘阴阴成幄,殷绿正棻敷。迁木莺呼友,营垒燕将雏。

金蕉举,珠樱累,豆梅腴。寿乡歌舞,樽前暂得皱眉舒。往事南柯印绶,晚岁北山杖屦,寂寞笑今吾。幸作耆年侣,写入洛英图。

注释:

风雨卷春去,绿紫总无馀。窈窕一川芳渚,软草接新蒲。

译文:

风雨席卷了春天,留下了绿色的草木。在一条小河中,可以看到一片片芳香的草地;嫩绿的草地上长满了新的芦苇。

杨柳垂下长长的枝条,像细丝一样轻轻飘荡;桑树和柘树的枝叶繁茂,形成了浓密的树荫。

燕子筑巢时,殷绿(一种植物)正在开放,花香四溢。

迁木莺呼唤朋友来筑巢,营垒里的燕子准备孵化小燕。

金蕉举起,珠樱累(一种水果),豆花肥美。

寿乡(寿县,这里指故乡)的歌舞,让人心情愉快;但酒后暂时皱眉,心情也难免忧郁。

往事如同南柯一梦,岁月如影随形;晚年的生活平淡如北山之杖与履(拄着的拐棍和穿着的老鞋)。如今我独自面对这一切,只能带着寂寞微笑。

幸亏我还能成为老年人的伴侣,让我把这些美好的记忆写入洛神赋图中。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感慨。

“风雨卷春去”,开篇就点明了季节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着“绿紫总无馀”一句,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窈窕一川芳渚”、“软草接新蒲”两句更是将春天的气息推向高潮。这里的芳渚、软草、新蒲等元素,不仅描绘出了春天的景象,更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以柳絮飞落、桑柘成荫、殷绿花开为线索,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迁木莺呼友,营垒燕将雏”一句更是生动地描绘出了燕子筑巢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尽管春天的美好令人陶醉,但作者却感叹于“往事南柯印绶”。这句中的“南柯”一词,寓意深远,象征着梦幻般的人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同时,“印绶”一词则代表了荣誉与地位,但作者对此却感到失望与失落,这反映出作者对于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

“晚岁北山杖屦”一句则描绘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环境。此时的他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活力与热情,只能在北山之下拄着拐杖行走。这里的“杖屦”不仅是对生活状态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幸作耆年侣,写入洛英图”则是对全词主题的升华。作者庆幸自己能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度余生,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记录在洛神赋图中。这不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满足与乐观,更展现了他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这首词以咏物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感慨。同时,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揭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