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莺声碎。晚晴天、东风力软,嫩寒初退。花底觅春春已去,时见乱红飞坠。又闲傍、阑干十二。阑外青山烟缥缈,远连空、愁与眉峰对。凝望处,两叠翠。
鸳鸯结带灵犀佩。绮屏深、香罗帐小,宝檠灯背。谁谓彩云和梦断,青翼阻寻后会。待都把、相思情缀。便做锦书难写恨,奈菱花、都见人憔悴。那更有,枕痕泪。

【注释】

柳外莺声碎:在柳树的外侧,黄莺鸣叫的声音碎裂而断断续续。

晚晴天:指晴朗的天气。东风力软:春风柔和、和煦。嫩寒初退:春天的微寒刚刚消退。

花底:花丛中。春已去:春天已过。时见乱红飞坠:时常可以看到落花纷纷飘落。又闲傍、阑干十二:又在庭院栏杆旁。又:再次。又闲:再次闲暇。阑干:栏杆。十二:指栏杆上雕刻成十二个圆环。

翠:这里指深绿色的屏风,翠屏:深绿色的屏风。绮屏深、香罗帐小,宝檠灯背:深绿色的屏风,绣有花纹的纱罗帐帘小,灯光照射下的烛影在屏风上投下了阴影。

谁谓彩云和梦断,青翼阻寻后会:谁说那彩云和梦中的爱情已经断绝?青翼(青色的羽毛)阻碍了寻找爱人后相聚的希望。青翼:青鸟,传说是传递消息给情人的信使。

锦书难写恨:一封书信难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锦书:精美的信纸。

奈菱花、都见人憔悴:无奈看到镜中的容颜,都因相思而显得憔悴。

那更有,枕痕泪:还有什么比这更痛苦的呢?枕痕:枕头上的泪痕。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人通过描绘一个女子思念丈夫的情态,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执著与执着。全词以景起,以情结,情感真挚,意境幽远。

上片开头“柳外莺声碎”三句,写词人听到柳树上的莺儿啼得细碎,感到春天即将过去,她站在院栏边观赏着花丛中那些凋落在地的残红。这里的“碎”字用得传神,把莺儿啼叫之声与残红落地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动人心弦的音乐美,也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凄清。“又闲傍、阑干十二”四句,点明时间已是黄昏,词人倚着阑干,凝望远方青山,只见山色迷离缥缈,似乎连着天空。这四句写出了她的孤独寂寞,也写出了词人的心境,她仿佛看到了远方的天空,也看到了自己的孤独身影。“凝望处,两叠翠”三句,写她在凝视远方的时候,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图景:青山之上飘荡着一层层翠绿的烟霞,那景象既迷人心魄,又勾起了她心中的无限愁思。“两叠翠”三字,写出了词人眼中青山的颜色,也写出了词人心中的忧愁。“鸳鸯结带灵犀佩”五句话,词人想象自己的夫君此时一定正和心爱的人儿约会,而自己却只能独守空房,不能相见。“鸳侣”两句,写她的夫君与心爱的人儿在约会,而自己只能在远处眺望;“灵犀佩”则暗示她的夫君与心爱的人儿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绮屏深、香罗帐小”,写的是他们约会的地点,也暗示了他们的恩爱生活;“宝檠灯背”一句则表明他们约会的时间是在深夜时分。这些描写,都是词人想象出来的。

下片开头“谁谓彩云和梦断”三句,词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夫妻分离的痛苦感受。“谁谓”两句,词人感叹道:难道说那如彩云一样的虚幻之梦已经破灭吗?还是因为那如青鸟一样的信使受阻,无法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呢?“青翼”两句,词人设想自己的夫君正在四处寻找自己,而自己却无颜面对他的寻觅;“那更有,枕痕泪”,则表明自己已经忍受不住相思的痛苦而泪流满面了。最后,“奈菱花、都见人憔悴”二句,词人叹息自己容颜憔悴是因为相思所致,更加突出了她内心的痛苦。全篇以景起,以情结,表达了词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所带来的痛苦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