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约人如玉。试新妆、娇黄半绿,汉宫匀注。倚傍小阑闲伫立,翠带风前似舞。记洛浦、当年俦侣。罗袜尘生香冉冉,料征鸿、微步凌波女。惊梦断,楚江曲。
春工若见应为主。忍教都、闲亭邃馆,冷风凄雨。待把此花都折取。和泪连香寄与。须信道、离情如许。烟水茫茫斜照里,是骚人、九辨招魂处。千古恨,与谁语。
【注释】
①绰约:柔美。
②人如玉:形容水仙姿态婀娜。
③新妆:指水仙花的娇艳色彩与美丽姿容。
④汉宫:汉代宫殿,这里比喻洛神。
⑤翠带风前似舞:水仙花随风摇曳,好像在跳舞。
⑥洛浦:洛水之滨,古时情人相会的地方。
⑦征鸿:远行的大雁。
⑧惊梦断:被惊醒后,梦境已断。
⑨楚江曲:泛指长江边。
⑩春工:春天的神灵。
⑪忍教:怎忍心。
⑫冷风凄雨:寒冷的风雨。
⑬主:主人、君主。
⑭骚人:诗人、骚客。
⑮九辩:即《离骚》。屈原作品名。
【赏析】
此词写水仙花,是咏物词中的名篇之一。它上片描绘水仙花的绰约风姿,下片抒发伤离惜别之情。全词以水仙花自喻,以“离情”为中心,抒写对故国故人之思念和离别后的哀愁。
起句写水仙花的绰约风姿。“人如玉”,“半绿”二字用得传神,既表现了水仙花的洁白如玉,又暗示了它的生机勃勃。“倚傍小阑闲伫立”,写出其姿态优美、仪态万方;“翠带风前似舞”,则写出它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翩翩欲舞的生动情景。
过片两句承上而来,写水仙花的芳洁之美。“罗袜尘生香冉冉”,写水仙花的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料征鸿”、“惊梦断”,写水仙花的香气足以使大雁迷途、令佳人入梦。这两句化用典故,意蕴丰富。“罗袜”,本指古代美人穿的袜子,此处借指洛神(洛水女神),而“征鸿”则是远飞的大雁,作者用它们来比喻水仙花的香气。“惊梦断”、“楚江曲”,则点出这种香气足以令人如醉如痴,以至于将梦境都打断了,连楚江的曲折都难以辨认了。
结尾两句抒情言志,抒发伤离惜别之情。“春工若见应为主”,“春工”指春风之神,“若见应为主”意为春风之神看到我这般情思缠绵的样子,一定会为我作主,让我与她结为伴侣。“待把此花都折取”,说我要亲手摘下这朵象征着自己美好感情的水仙花,把它连同自己的情感一同寄给远方的人。“须信道”三字表明,作者相信这样的爱情是值得称颂和赞美的。“离情如许”一句,则进一步强调这种情感之深重、真挚、浓烈。“烟水茫茫斜照里”,是说在茫茫的烟波之中,只有一轮斜阳映照着我们的身影,仿佛是在诉说着两人之间的相思之情。“千古恨,与谁语?”这是最后一句,也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人、故国的无限深情和无尽思念,同时也透露了他心中所怀的孤独感和无奈感。整首词语言优美婉转,意境深远空灵,是一首难得的咏物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