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尸调引,六贼迷惑。自然斗乱魂魄。镇日争财竞气,恋酒贪色。举意先存己便,纵心机、更不厘勒。呆老子,你身躯有限,骋甚标格。
寿数休言百岁,从今古人生,七十难得。计日都来,二万五千二百。那堪夜消其半,更堤防、一著不测。如省悟,从山侗,不为凡客。

三尸调引,六贼迷惑。自然斗乱魂魄。镇日争财竞气,恋酒贪色。举意先存己便,纵心机、更不厘勒。呆老子,你身躯有限,骋甚标格。

译文:

三尸神调引,六贼迷惑人。

自然导致争斗混乱魂魄。

整日争斗财和气,迷恋酒和色。

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放纵自己的心机,不再约束自己。

呆子一样的人,你的身躯是有限的,怎么能驰骋自如。

寿数不要说百岁,从今以后人生七十难得。

计算日子都来二万五千二百年。

那可堪的是在夜晚消减寿命的一半,更要提防着一着不测的险恶。

如果能省悟了这个道理,像山侗一样,不为凡俗之事所累。

注释:

①三尸:道教认为人的形体内有三个鬼物,名为三尸。②六贼:道教认为人身中有三种阴邪鬼物,名之曰六贼。③斗乱:争斗扰乱。④身有限:指身体有极限。⑤驰骋:自由自在地行动。⑥从今古:从现在到现在。⑦计日:推算寿命。⑧堤防:防备。⑨省悟:省悟道理,即觉悟。⑩山侗:山侗为传说中的仙人名。

赏析:

《化胡了仙兄弟四首其一》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词,全词借“三尸”、“六贼”等道家术语,写其内心的矛盾与斗争,表现了对生死、得失、荣辱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深刻体悟。

上阕写内心矛盾。三尸、六贼,皆为道家术语,用以形容内心欲望之纷扰。作者用“斗乱魂魄”来形容这些欲望对心灵的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争斗。这种争斗不仅体现在物质追求上,如“镇日争财竞气”,而且表现在精神层面,比如“恋酒贪色”。然而,作者并未沉溺于这些欲望之中,而是始终保持清醒,“举意先存己便”。他明白,只有先满足自己的欲望,才能更好地掌控局面。因此,他放纵自己的心机而不加以约束,这既是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也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把握。

下阕写对生死、得失、荣辱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深刻体悟。作者认为一个人的寿命有限,如同山侗那般,不可能驰骋自如。而真正的境界是“寿数休言百岁”,因为从古至今,人生七十难得。这意味着人们应该珍惜当下,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同时,作者还强调了“计日都来,二万五千二百年”。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更加珍视生命的宝贵,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潜在的危险。

这首词通过对“三尸”、“六贼”等道家术语的运用,表达了对生命、生死、得失、荣辱的深刻体悟。它既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斗争,又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