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将清净,却做寻常。可凭秘密仙方。昼夜行持,决要万事俱忘。奈何从前熟景,便时时、斗乱心肠。常断制,似两家征战,各举刀枪。
剿尽尸虫猿马,处无为无作,无事之乡。常应常清常静,常得嘉祥。更凭真慈相助,行功成、得赴蓬庄。乘云去,访重阳师父,师祖纯阳。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休将清净,却做寻常

  • 解释:不要追求过于清净的状态,反而应当保持一种平凡无奇的生活。
  • 翻译:Do not strive for the lofty and tranquil, instead live in simplicity and mundanity.
  1. 可凭秘密仙方
  • 注释:这里指的是通过某种不为人知的方法来实现修行的目的。
  • 分析:在古代,许多修行者相信通过特定的方法可以实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这里的“秘密仙方”便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达。
  • 赏析:这种表达体现了修行者对于神秘力量的依赖和信仰,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对于超越常规生活的态度。
  1. 昼夜行持,决要万事俱忘
  • 注释: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坚持不懈地进行修行,决心让一切杂念都消失不见。
  • 分析:修行者认为,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和内心的专一,才能真正地达到心无杂念的境界。
  • 赏析:这句话展现了修行者对于修行的极致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1. 奈何从前熟景,便时时、斗乱心肠
  • 注释:由于曾经经历过的种种情境,使得心境常常受到干扰,导致内心的波动和不安。
  • 分析:这里的“熟景”可能指的是过去的经历或熟悉的环境,而“斗乱心肠”则形容心境的不稳定和内心的矛盾。
  •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修行者面对过去和现实时的内心挣扎和困惑,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心灵平静的追求和对于过去的反思。
  1. 常断制,似两家征战,各举刀枪
  • 注释:不断地断绝杂念,如同两个交战的阵营互相攻击,每个人都在用刀剑对抗对方。
  • 分析:这里的“断制”可以理解为断绝杂念的行为,而“两家征战”则是比喻修行者内心的斗争和冲突。
  • 赏析: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内心的激烈斗争,以及他们为了达到内心平静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1. 剿尽尸虫猿马,处无为无作,无事之乡
  • 注释:消灭所有的烦恼和困扰,处在一个无忧无虑、没有纷扰的环境中。
  • 分析:这里的“剿尽尸虫猿马”是对内心杂念的彻底清除,而“无为无作”则强调了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 赏析:这句话传达了一种理想的境界,即通过修行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和欲望的境界,享受着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它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宁静之地,实现心灵的升华。
  1. 常应常清常静,常得嘉祥
  • 注释:应当保持一种恒久的清醒和平静,这样的状态会带来吉祥和好运。
  • 分析:这里的“常应”可以理解为持续存在的品质,而“常清常静”则是指一种持久而稳定的精神状态。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稳定和清明对于个人幸福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以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1. 更凭真慈相助,行功成,得赴蓬庄
  • 注释:更需依靠真正的慈悲之心来帮助自己修行,当功夫达到一定境界后,可以前往更高的地方如蓬庄等。
  • 分析:这里的“真慈”指的是内心的真诚和善良,而“蓬庄”可能是修行者向往的一个理想境界或者某个特殊的地点。
  • 赏析:这句话展现了修行者对于内在修养和外在成就的双重追求,表达了他们对于更高境界的向往和对于自我完善的决心。同时,它也反映了修行者对于慈悲和智慧的重视,认为真正的修行不仅仅是个人的修炼,还包括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怀。

诗词赏析
《满庭芳》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词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修行和生活的独到见解。这首词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