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宜韩氏,不就承荫,无心进修举业。惟恐名缰相引,无休无歇。更有一般高见,鼓盆歌、转生欢悦。常落魄,访村杯闲饮,不拘时节。
不管儿孙生计,便拖条藜杖,远离巢穴。经载忘归,惟好嘲风咏月。稍似山侗活路,傥留心、搜寻秘诀。转开悟,做真修,仙班同列。

【注释】

机宜韩氏:机宜是官名,这里指做官的人。机宜韩氏指韩四机宜,即韩家子弟。机宜:机要事务、官职等。

不就承荫:没有去当官。不就:不去。承荫:因父祖有功而继承爵位和封地。

无心进修举业:无心从事读书做官的事情。

惟恐名缰相引,无休无歇:唯恐被名利的绳索牵绊,无法解脱。

更有一般高见,鼓盆歌、转生欢悦:又有一种特殊的见解,用打鼓唱歌的方式来表达。转生欢悦:转生快乐。

常落魄,访村杯闲饮,不拘时节:经常处于颓废的状态,到村中找酒喝,不受时间限制。

不管儿孙生计:不顾及子孙的生活。

便拖条藜杖,远离巢穴:便拖着一根竹棍,离开了自己居住的地方。

经载忘归:整天在外游荡,忘了回家。经载:一天又一天。

惟好嘲风咏月:只喜欢吟诗作对,以风花雪月为题。

山侗活路:像山中的愚人一样自得其乐。

傥留心:倘若能注意。

搜寻秘诀:寻找修炼成仙的方法。

转开悟:顿悟。

转开悟,做真修,仙班同列:能够顿悟,做真正的修行,可以与神仙们并列。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之作,写一个有远大抱负但不愿做官的人,在人生旅途上所走过的经历。

词的上片着重写其人不做官的原因。开头两句写他不想去做官,原因是不愿受名缰利锁之累:“不就承荫”三句点明其不愿做官的原因,是由于“不就承荫”,即不愿受父亲或祖先恩荫而做官的累赘;“有心进修”,则是说,他不甘心做一辈子的俗人。“惟恐名缰相引”,说明他厌恶的是那些束缚他的功名利禄,“无休无歇”。接着两句写他的志趣在于“嘲风咏月”,“鼓盆歌”,即通过诗歌来歌颂生活,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常落魄”两句写他的行踪不定,“访村杯”三句写他放浪形骸、醉心山水,完全不受世俗礼法的拘束和羁绊。结尾两句写他的这种生活态度,既不受儿女情长所困扰,也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以豁达的心态看待世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词的下片着重写其人的出世思想。开头两句写他对世俗生活的看法:“不管儿孙生计”三句写他如何对待自己的后代子孙,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前途和道路,不必事事依赖长辈。“经载忘归”两句进一步写他的出世思想和处世态度,终日游山玩水,饮酒作乐,不受任何束缚。“山侗活路”两句写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甘心情愿做山林中的愚人,自得其乐。最后两句写他能顿悟,能真正地修行做神仙。

此词通过对主人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即不要受世俗观念的束缚,要有出世的思想境界,要能顿悟,要做一个真正修道成仙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