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阑干和露倚。银潢淡、玉蟾如洗。万籁无声,纤云不染。目断楚天千里。
自把黄花闲数蕊。空招隐、湘君山鬼。古剑埋光,孤灯倒影,咄咄树犹如此。
夜行船
十二阑干和露倚。银潢淡、玉蟾如洗。万籁无声,纤云不染。目断楚天千里。
【注释】
- 十二阑干:指栏杆。
- 和露:即“和露气”,指夜晚的露水。
- 银潢:指银河。
- 玉蟾:月亮。
- 万籁无声:指四周非常静寂,没有一点儿声音。
- 纤云不染: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很轻,几乎看不见。
- 目断:目光所及之处。
- 楚天:泛指遥远的天空或故乡。
- 黄花:菊花。
- 闲数蕊:随意数着菊花的花瓣。
- 湘君、山鬼:湘妃和山神。传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其妃娥皇女英追至湘水,泪洒而成斑竹。后传舜帝二妃溺于湘江,化为湘夫人与湘君。
- 古剑埋光:古剑已埋入土中,但仍然闪烁着光芒。这里比喻人虽然已经去世,但精神依然存在。
- 孤灯倒影:一盏孤灯的影子映在地面上。
- 咄咄树犹如此:感叹树依旧如此,世事变化无常。
【译文】
我独自倚在栏杆旁,和露水一样,静静地站着。银河清晰可见,月亮明亮如洗。四周寂静无声,连轻薄的云彩也显得格外清澈。目光所及之处,是遥远的楚地天空。
我随意数着菊花的花瓣,仿佛在和它们交谈。然而,那些传说中的湘君和山鬼,他们的幽灵仍然游荡在这世间。那些古老的剑,虽然被埋入了土中,但它的光芒仍然闪耀,仿佛在诉说着不朽的精神。而那一盏孤灯的影子,也映照在地上,让人感叹这世界的变迁无常。
【赏析】
这首《夜行船》通过描绘作者深夜倚栏沉思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诗中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人物故事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整首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