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宁用拙,方凿不圆卿。
风月少知己,江山多故情。
北辰终夕仰,西雨几时晴。
水与云无定,君当保令名。
题汪水云诗卷
介绍
。
《题汪水云诗卷》是明代著名画家、书画理论家陈洪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
作者简介
陈洪绶(约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别署悔存子、布衣道人等。浙江萧山人,明代画家、书画理论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与八大山人并称“南朱北八大”。擅山水、花鸟、人物,兼工书法和篆刻。
作品原文
题汪水云诗卷
一纸青藤笔底生,何曾落墨便成精。
不知何处来明月,照破人间万古情。
注释译文
注释
- 青藤:指明代著名画家徐渭(字紫阳),
相关推荐
【注释】: 宁:宁可。拙:笨拙,不灵巧。方凿:方形的井口。比喻人或事物的外形。卿:你。风月:指山水风景。故情:旧时之情。 北辰:北极星。西雨:指秋天萧瑟的风雨。君:你。水与云:指人的品格、志趣。无定:没有一定的标准。令名:美好的名声。 赏析: 此诗为诗人送别友人汪水云而作。全诗以“题汪水云诗卷”开篇,直陈赠诗之意。“平生宁用拙”,是说自己平生不喜欢使用精巧的东西;“方凿不圆卿”
相逢邂逅不相期,又是江湖一段奇。 我辈恨生南渡后,道人啸出北征诗。 百年岁月心难老,万里江山梦已驰。 细阅行程更相问,河清久说水涟漪。 注释: 1. 相逢邂逅不相期:指偶然的相遇,没有事先的计划或约定。 2. 又是江湖一段奇:表示这次的相遇又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 3. 我辈恨生南渡后:指因为南渡(指南宋灭亡)而感到遗憾。 4. 道人啸出北征诗:形容吟咏诗歌的声音,仿佛是道士在发出北征的诗句。
这首诗是诗人汪元量在南宋灭亡后,被元军俘虏,流放至北方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身世浮沉的感慨。 1. 今雨水云来访我,西窗剪烛话辽东。 - 注释:今天水云(即雨水)来探访我,我们坐在西窗前剪烛谈论辽地(指沦陷区)的事情。 - 赏析:首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雨后天晴,诗人独坐西窗剪烛,与友人共话辽地的情景。次句则转向叙事,表达了诗人在北国沦陷区的孤寂和无奈。 2. 百千万事掷天外
【题汪水云诗卷】 禾黍离离满故都,君诗读罢泪倾珠。 立朝食禄千官富,为国忘躯一事无。 兵革已将临北阙,笙歌犹自醉西湖。 黄冠氅服今谁识,前宋遗贤有此儒。 【注释】 1. 禾黍(shu)离离满故都:禾黍是古代的谷类农作物,这里用禾黍来比喻战乱后的凄凉景象。满故都指的是故都汴京,即当时的京城东京。 2. 君诗读罢泪倾珠:意思是读了你的诗,感动得泪流如雨。倾珠形容泪水之多,如同珍珠一般珍贵。 3.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诗首联点明汪水云的生平和遭遇:“江湖牢落叹蘧年”,意思是说汪水云在江湖漂泊了多年,感叹时光流逝;“说着乾淳泪泫然”,意思是说汪水云说到乾道淳熙年间,泪水就流了下来。颔联“折桂昔为天上客,餐松今作洞中仙”意思是说他从前曾做过天上的客人,现在却成了山中的仙人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北去南来策蹇驴,偶然过我古玄都。 2. 虽无千树桃花赋,却有三秋桂子图。 3. 贺老挂冠方赐剡,张翰命驾已归吴。 4. 酒边说尽兴亡事,空羡陶朱据五湖。 我们将这些诗句与译文对应起来: - 北去南来策蹇驴:描述的是诗人骑着蹇驴(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从北方来到南方。这里的“蹇驴”是古代的一种步行工具,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行走的状态。 译文:我从北方走来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竹杖芒鞋短后衣,抱琴何处觅钟期。 - 竹杖、芒鞋:指隐居山林的生活用具,也比喻清贫。 - 短后衣:指穿着朴素的衣服,形容生活简单。 - 抱琴:抱着琴,指弹琴。 - 钟期:春秋时晋国的贤士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两人相知甚深,后来伯牙摔琴谢知音之事。 - 百年烂醉乌程酒,千首新吟晋宋诗。 - 乌程酒:产于浙江湖州,名扬天下。 - 晋宋诗:指晋代和宋代的诗歌。 -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题干要求“赏析”,这是一道综合分析类试题,既考查了对诗句的理解,又考查了对诗人情感的体会,同时考查了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用及表达了什么情感,最后点出情感或主旨。此诗是汪水云为友人所作的一首七绝。首句写一琴一鹤一扁舟,以物比人,写出朋友的清高品格;次句写朋友行遍南北各地,结交四方好友
翠柳摇摇迓客来,红梅的的为公开。 管宁昔作辽东去,苏武新从塞北回。 注释: 1. 翠柳摇摇迓客来,红梅的的为公开。 2. 管宁昔作辽东去,苏武新从塞北归。 3. 严日益在此题写《题汪水云诗卷》,表达了对汪水云诗歌才华的认可和赞赏。 4. “翠柳”与“红梅”分别象征着欢迎与开放,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热烈欢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5. 管宁和苏武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注释】 汪水云:即汪藻,宋孝宗淳熙年间曾为枢密使,因直言进谏被罢相。 谒侯门:拜见权贵之门。侯,指权贵。 梅、月:梅花与月色,都是清高脱俗的象征。 孤山:在杭州西湖中,有亭榭名“孤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杖藜:拄着拐杖,藜为草茎,这里借指杖。 信乾坤:指对天地自然的信任。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罢官归田后闲居期间。诗中流露出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老来无意谒侯门”
这首诗是诗人汪水云的诗卷题跋,表达了他对朋友的赞美之情。首先来看一下注释: “魁笑先生”:指作者的朋友汪水云。 “尚可痴”:形容他仍然保持着一种执着的追求和痴迷的状态。 “湖山日日有新诗”:每天在湖光山色中都能感受到新的诗意。 “水光云影窗三尺”:窗外的水光和云影映照在窗前,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雨抹晴装画四时”:就像四季变换的风景一样,雨水和晴天都为这幅画增添了不同的色彩和意境。
【注释】 汪水云:即汪元量,南宋末年诗人、将领,抗元名将。诗卷:指汪元量的诗集。飘蓬:比喻漂泊无定的人。地行仙:指仙人的长生不老之术。江南江北都看了:指遍游南北。更住西湖一百年:意谓在西湖长住下去。 【译文】 你收藏了新作的诗句,却不传给别人,就像飘荡江湖中的白发老人一样;你已经游览了江南江北各地,还要继续游览西湖美景,永远居住在这里,度过一生。 【赏析】 《题汪水云诗卷》是一首七绝
【注释】 1. 题汪水云诗卷:题,题名。水云,即吴地的山川景色。诗,指吴中著名诗人汪元量的诗歌。卷,指诗卷。 2. 越舞吴讴别几春:越舞,越地的歌舞。吴讴,吴地的歌曲。别几春,别离了几年春天。 3. 御船坊下即迷津:御船坊,在临安城外的一条街道。迷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迷惘。 4. 年来依旧多游赏:来年,指今年。游赏,游览欣赏。 5. 半是南人半北人:南人,指南方的人。北人,指北方的人。
注释: 当年出塞的红颜美女,曾和毡房的人一起看雪花。 如今湖边的亭子在霜月之夜,我梦中还在听琵琶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汪水云诗卷的作品。诗人回忆了曾经与红颜美女一起在毡房欣赏雪花的美好时光,现在却只能在湖边亭子里,面对霜月之夜,梦中听到琵琶声,表达了深深的怀旧之情
注释: 诗家冷淡作生涯,有客相过旋煮茶。 砍掉梅花和柳树,只种桑麻绕堤边。 译文: 诗人淡泊名利过着清苦的生活,有人来拜访就烧茶招待。 砍掉梅树枝叶,去掉竹枝,只种桑麻,让水道两岸绿意盎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小诗。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卷。前两句写诗人淡泊名利过着清苦的生活,有人来拜访就烧茶招待;后两句写自己种植桑麻,使水道两岸绿意盎然
注释: 十里的柳树花丛,处处都十分娇媚,从南新桥经过北新桥。 船来船去的江边,东风里传来佳人的轻歌曼舞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欣赏美景时所感受到的喜悦心情。 首句“十里莺花处处娇”,描绘了春天里满城的繁华景象。莺花是春天的象征,到处盛开,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次句“南新桥过北新桥”,则进一步展现了春日里的景色。从南到北,走过了两座桥,看到了沿途的美丽景色。 后两句“船来船去东风里
注释: 螺子江头,指的是诗人在螺子江边。酒一壶,指诗人饮酒的场景。 玚花,即萱草,一种花。赋归欤,表示诗人因美景而感慨自己的离去。 西湖他日,指的是未来的日子,可能是指西湖的某个地方。笙歌里,意味着那里有音乐和歌舞。 山中人姓胡,这里的“山中人”指的是诗人自己,姓胡。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螺子江头的美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接着
诗卷 汪水云诗风韵独特,引人入胜 1. 诗作赏析 - 诗句解析 - 第一句:仰峰昨夜三尺雪,梅花吟老坐如橛。这句诗通过描绘雪景和梅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与赞美。 - 第二句:道人啄扉来掺别,茗碗冰胶不堪啜。此句以道人之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 第三句:袖中枝桐半皴裂,为予载拊舒郁结。这句诗通过描述袖中的枝桐,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 - 第四句
北游不羡筑台金,忽解儒冠雪满簪。 诗句注释: 北游:指在北方游玩。 不羡:不羡慕。 筑台金:建造华丽的宫殿。 忽:突然,忽然。 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帽子,象征学问和地位。 雪满簪:形容头上的白雪堆积如山。 空横:空虚地横放着。 无侠气:没有侠义之气。 破琴:被击坏的琴。 欲抚:想要弹奏。 悲吟:悲伤地吟唱。 啼猿声堕楚江碧,游鹿梦迷吴苑深。 诗句注释: 啼猿声:猿啼的声音。 堕楚江
注释: 1. “禾黍兴悲两鬓皤”:这里的“禾黍”指的是农田,因为禾苗和黍子是农民的主要农作物。而“兴悲两鬓皤”则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后农田的哀伤情绪,以及自己年老色衰的感慨。 2. “千年荆棘几铜驼”: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千年"指的是漫长的时间,"荆棘"象征着困难和挫折,"几铜驼"则是指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只剩下了废墟。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3.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汪水云。全诗共八句,每句都与画作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第一句“吴江潮落晓光微”,描绘了画面中的场景——吴江潮落,黎明时分的光线微弱。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为后续的画面铺垫了背景。 第二句“万里风沙扑面飞”,进一步描绘了画面中的景象——万里风沙扑面而来。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增强了画面的气势和动感。 第三句“帝化海滨精卫怨”,提到了画面中的人物——精卫
注释: 1. 风樯阵马不可羁,我亦回首蓟北驰。 - 风樯阵马:形容船只在海上疾驶时的样子;不可羁:无法阻止;我亦:我也;回首:回头看;蓟北:指古代北方的边塞地区,这里是泛指北方。 2. 为我援琴作商声,和以长吟商声悲。 - 援琴:拿起琴;作商声:弹拨出商音声调;和:相合,呼应;长吟:长时间朗诵或歌唱;商声悲:商音悲切。 3. 辽鹤一去不复返,茫茫天海秋雁飞。 - 辽鹤:辽代的仙鹤;一去不复返
注释: 君不见伯牙流水心,不是子期谁知音。 意思是说,我无法想象没有知音的人能理解我的心意和声音。 又不见颖师浮云操,不是昌黎谁品藻。 意思是说,我无法想象没有知音的人能理解我的才华和作品。 伯牙千古颖无人,此心此操谁重陈。 伯牙是春秋时晋国的琴师俞伯牙,他善于弹琴,但没有人知道他的心声。这句话的意思是,伯牙的心声是无法被理解的,他的才华也是无法被欣赏的。 折扬黄华笑哑哑,寥寥太古风无淳。
【解析】 本诗首联“万里归来旧布衣,笳声不断转桐丝”意思是:万里归来还是那件破旧的布衣,笳声不断转悠如桐丝。此二句为写诗人归来后的情景。“万里归来”表明诗人久离故土,归心似箭,急切盼归;“旧布衣”则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怀念。“笳声不断转桐丝”则写出了诗人在归途中听到的胡笳声和转悠不已的桐丝声。“胡笳”是北方民族的乐器,这里用来代指西北边塞。“转悠不已”写出了胡笳声的悲凉哀怨。
【题汪水云诗卷】 道人东鲁旧儒生,短褐翛然独自行。禾黍离离悲故国,风沙漠漠度长城。 琴音不忍移南操,诗卷犹能续北征。如此金台君拂袖,水天云阔去留轻。 注释: - 道人东鲁旧儒生:指诗人自己曾经在山东(东鲁)学习过儒学。 - 短褐翛然独自行:穿着简陋的衣物,独自一人行走。 - 禾黍离离悲故国:指诗人思念故乡,看到庄稼被风吹得摇摆不定,感到悲伤。 - 风沙漠漠度长城:形容风沙茫茫,越过了长城。 -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汪水云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他深厚的友谊和美好祝愿。 水流云散海天涯,与子长游亦可嘉。 这句诗的意思是:如同流水般消散的云彩,飘向了茫茫的天涯海角,与您长久地相处在一起也是非常美好的。 归马迹漫燕峤雪,啼鹃血染楚城花。 这句诗的意思是:归途中的马蹄踏过燕山的雪地,杜鹃鸟的鲜血染红了楚国的花。 乾坤浩荡空双眼,南北迢遥事一家。 这句诗的意思是:天地广阔无垠,让人感到空旷
诗句释义: 1. 马上琵琶不复琴 - 形容在马上弹奏琵琶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悠扬,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变化或心情的不同。 2. 龙荒吊古独遗音 - 在荒凉之地(龙荒)怀念古人,只能寄托哀思于琴音之中。 3. 西风金掌吹清泪 - 秋风中,金制的扇子轻轻拂过,仿佛能听到清冷的泪水声。 4. 落日铜驼折寸心 - 夕阳下,一只铜制的骆驼形象似乎在折断心弦,象征着内心的痛苦。 5. 杜子但伤鹃血化 -
我们来逐一分析题目中的诗句。 1. 十日不得出,坐窗窥古音: - “十日”指的是连续的十天,即一个月的时间。 - “不得出”意味着这段时间内没有外出。 - “坐窗窥古音”描绘了一种静坐观察窗外古乐器的声音的场景。这里的“古音”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音乐或乐器。 2. 五言臣武泪,百咏阿雄心: - “五言”指的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句五个字,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诗句格式。 -
【注释】 意:志趣。公瑾:周瑜。仲宣:鲁肃,字子敬。 潇湘:即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汪水云诗卷的五言诗,诗中的“意”、“心”、“思”等字都表现了诗人对汪水云的敬佩之情,也表达了汪水云的豪迈之情。 首联“野服意翛然,心无世网牵”。意思是穿着朴素的衣服,心情轻松自在。这里的“野服”指的是平民服饰,“意翛然”则形容心情轻松自如。整句诗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心境宁静的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汪水云的诗卷。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祝愿。 首句“握手论心不记年”,意思是说,我们虽然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但是我们依然像以前一样可以毫无隔阂地谈心,没有任何距离感。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汪水云深深的怀念和对友谊的珍视。 第二句“重逢仍似地行仙”,意思是说,再次见到朋友就像神仙一般,充满了神奇和美好。这句话描绘了朋友重逢时的欣喜和愉悦之情。
【注释】 1.题汪水云诗卷:是作者在汪水云的诗卷上写下了自己的题词。 2.轻轻漠漠暮云低:指夕阳西下,天空中云层慢慢低垂。 3.枯木寒枝宿鸟稀:形容树木已经枯萎,树枝上没有栖息的鸟儿。 4.故山围孤城:指故乡的山包围着孤独的城池。 5.十年波浪家何在:意思是说,经过长时间的漂泊和战乱,我的家人现在在哪里? 6.万里关河客未归:意思是说,我已经离家很远了,但仍然无法回到家乡。 7.惆怅西湖湖上路
山城拄笏意如何,孤鹤东来态度殊。天上阳春归阆苑,人间贵客在仙都。当年化蝶非真梦,今日骑鲸即故吾。莫操钱塘怀古曲,遗黎有泪洒江湖。 注释: - 山城拄笏意如何:山城(指山间的城市)的官员手持笏板,他们的想法和态度如何? - 孤鹤东来态度殊:一只孤独的鹤从东方飞来,其态度与众不同。 - 天上阳春归阆苑:天上的春天回到了阆苑,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 人间贵客在仙都:人间的尊贵客人来到了仙境。 -
诗句原文: 江南江北马如飞,曾着金门羽客衣。 李泌暂游衡岳去,陈抟已请华山归。 风云万里气无敌,雨露两朝恩有辉。 偶尔江头相邂逅,细听流水十三徽。 注释解释: - 江南江北马如飞:指马儿在南北两地如同飞翔一般。 - 曾着金门羽客衣:曾经穿着金门的仙人之衣,形容其非凡的身份或地位。 - 李泌暂游衡岳去:李泌(唐代政治家、诗人)曾短暂游览过衡岳(位于湖南省),衡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
这首诗是汪元量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海水奔腾朔风急(海), 巨鳌震动坤轴折(巨大的鱼,象征中国)。 茫茫水与云相连,中有仙人渺独立(水和云相连的地方,隐藏着仙人)。 槁梧三尺操南音,轻视功名等秋叶(在枯萎的梧桐树上弹奏南方的音调,不在乎功名,就像秋天的叶子一样)。 调高韵古泣鬼神(音乐高亢,韵律深沉,感动了鬼神)。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其内容主要描绘了诗人在阅读汪水云的诗卷时的感受和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高深妙语坐鬅鬙,花落茶烟夜雨灯。" 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是“鬅鬙”,这是一种形容头发蓬松散乱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头发凌乱。而“花落茶烟夜雨灯”则描述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在这里,诗人通过描述这种环境,表达了自己在阅读汪水云的诗卷时的心境。 - 第二句"俗眼不知鹏化鴳
注释: - 万里归来葺故园,阚湖新结小船轩。 -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万里归来修缮了故乡的家园”,而“阚湖新结小船轩”则是指“在阚湖上新建了一艘小舟”。 - 双亲八十喜康健,七子侍劳三十孙。 - 这句诗的意思是“双亲都已八十岁,却很健康”,而“七子侍劳三十孙”则是指“七个孩子在为三十个孙辈服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的诗歌。首句“万里归来葺故园”描述了诗人回到故乡后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别港莺娇恰恰啼” - “别港”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港口。 - “莺娇”形容鸟儿的娇嫩可爱。 - “恰恰啼”描述莺鸟的歌声悦耳动听。 - 整句的意思是说在港口,有鸟儿正在欢快地唱歌。 第二句:“苏公堤过赵公堤” - “苏公堤”和“赵公堤”都是古代的堤防名,这里用来泛指河流两岸的风景。 - “过”表示经过、游览的意思。 -
这首诗是一首题汪水云诗卷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题汪水云诗卷 天造西湖锦绣堆,柳边渔父小篷开。 能言景定年间事,公主鸾箫锦棹来。 注释: 1. 天造西湖锦绣堆:西湖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由天工创造而成。 2. 柳边渔父小篷开:在柳树边,一位渔夫打开了他的小篷船。这里的“篷”指的是船蓬,是一种遮阳的工具。 3.
【题汪水云诗卷】 此客清狂似季真,意行湖曲眺青春。 橹声往往来来好,山色朝朝暮暮新。 注释: 此句中的“清狂”指的是性情潇洒、不拘束。而“季真”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潜的字,这里用以指代汪水云。 “意行湖曲眺青春”中的“意行”是指随意而行,不受约束;“湖曲”,指的是湖边曲折的地方,这里用来象征汪水云的生活或创作环境。 “橹声往往来来好”中的“篙声”,是指划船时摇动船桨的声音。这里的“往往来来”
注释:手杖引导客人进入渔家,打开蓬窗让茶水供客。三面栏杆使诗思广阔,湖光映照千顷荷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渔家的山水田园风光的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手杖引客入渔家,尽敞蓬窗作供茶。这两句描绘了渔家的生活环境,通过描述渔家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渔民的勤劳、朴实和热情好客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渔家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后两句则是对前两句的延伸和拓展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诗句解读: 1. “当年飞鸟亦难前,今日中堂起烧烟” - “当年”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期或某个人。 - “飞鸟亦难前”可能意味着过去的人们想要前进却难以如飞鸟一般自由飞翔。 - “今日”指的是现在的某个时期或某个人。 - “中堂”通常指家中正厅,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重要人物的家。 - “起烧烟”可能是指家中有人开始做饭或生火。 -
注释:小船停泊在碧波荡漾的湖边,水仙花吸引着我下到湖中游玩。箫声悠扬歌声和谐,桂花飘香十里秋意浓。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宁静的水乡湖边游览的情景。首句“小小船斋阚碧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面画面,湖水碧绿如翡翠,小船停泊其中,显得格外静谧。第二句“水仙招我下湖游”则是诗人被水仙花香所吸引,决定下船游玩。接着“箫声袅袅歌声合”描绘了湖上的音乐氛围,箫声悠扬歌声和谐,为这幅画增色不少
【注释】题汪水云诗卷:为汪水云诗集所写的诗卷。 诗翁老去尚儿嬉:诗人已老了,还像小孩一样嬉戏。翁,对老人的尊称;儿嬉,指小孩子玩乐嬉戏。 撩拨歌鬟笑挽衣:在歌唱声中撩拨着歌女的鬓发,笑着拉着她的衣服。撩拨,挑逗、挑动;歌鬟,歌女的头发,这里泛指歌女;挽衣,拉起衣服。 草草杯盘随处饮:把酒菜随便地摆好,任意地喝起来。 西泠桥入断桥归:到了西湖边上的西泠桥,然后顺着断桥回家。 赏析
【解析】 此诗前两句是说自己行踪不定,没有固定的归宿,对“水流云在意”这一禅语也似有所悟。后两句写自己寄书的苦闷,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沮丧,反而在湖边偶遇西飞的大雁时,想到它或许能传递自己的心意,于是又萌生了一线希望。 【答案】 北去南来无定居;水流云在意何如。 译文:我漂泊不定,没有固定的居所,你对我的心思可曾领会? 赏析:此诗为作者题汪水云(汪士慎)的诗卷而作。汪士慎字水云,号南田,浙江钱塘人
【注释】 汪水云:即汪元亮,字水云,号溪西野客,浙江钱唐人。宋亡后,自号水云居士。工诗善画,有《溪西诗余》。 明发:天刚亮。 湖一曲:在湖南洞庭湖畔,相传有“九曲”,此指其一。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题汪元亮的诗卷而作。首联写诗人在桂花秋色中酣醉不醒的情景。颔联想象好友相聚的欢乐情景,颈联写友人相邀同游的情意,尾联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抒发了对汪元亮友情的思念。全诗意境优美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同时在每句诗后加上必要的注释。下面将按照这一格式进行: ``` 题汪水云诗卷 听说西湖事,分明在目前。 逋梅笼水月,坡柳弄风烟。 春梦须臾里,旧游三十年。 把君丙子集,读罢泪潸然。 ``` 译文 听说西湖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 逋(Bū)梅如笼罩着水月般朦胧,坡(Pō)柳摇曳着风烟般的意境。 春天的美梦转瞬即逝,三十年前与你共游西湖。
注释: 彩笺结绮:华丽的书信,指代情书。 铜仙渭城:唐代韦应物曾为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写诗《赠韦司户》,后以“铜仙”指代杨玉环。 三十年来家国:用来形容时间飞逝,已经过去了三十年。 吾琴无亏无成:我的琴没有缺一弦、少一根弦,也没有完全奏完一曲。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看到友人汪水云的水墨画卷时,不禁想起往昔与汪水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美好回忆。他回忆起两人相识于青涩年华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赏析。解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同时注意把握诗人情感表达。 “辽鹤归来世已殊,忽悲身晚及塘蒲”意思是:辽地的鹤归来了,而人世间却大不相同了,忽然间又感到年岁已高到了,在塘蒲旁边。辽鹤归去,人世已非(辽鹤指辽宋之间的和好局面);忽悲身老;身老则年衰。 “乾坤浩浩琴三尺,岁月堂堂酒一壶”意思是:天地广大啊!我只有三尺琴来伴奏,岁月漫长啊!我只携一壶美酒
【题汪水云诗卷】 朔风卷雨东南昏,铜仙泪洒辞吴门。 间关万里踏燕月,埃沙扑面愁人魂。 携琴早晚随王母,不似瑶池旧歌舞。 南冠岌岌操南音,此意此心千万古。 十年归来两鬓霜,袖有诗史继草堂。 西游苍梧北太华,笔端传入古锦囊。 甫也再拜杜鹃血,颖乎冥入冰炭肠。 一朝访我茅屋下,朔风易水为余写。 黄金好铸钟子期,知君不是黄冠师。 注释: 朔风卷雨东南昏,铜仙泪洒辞吴门:朔风吹动着雨云,东南方向显得昏暗
【注释】 璧月:指月亮。 银涛:指波涛。 鹢(yì)舟:大船。 海山运并随鳌尽:海山的运数都随着龙鳌一起结束了。 城郭身今化鹤归:我的身躯现在也化作了一只飞去的鹤。 琴怨诗愁春一雨,江南渭北泪双霏:我的心情如同这春雨一样充满了怨恨,而江南的渭北两地又都是我伤心流泪的地方。 与君厌听桑田语,一笑游丝罥落晖:你不愿意听那关于大海将变成陆地的故事,只希望我们能笑看这世界的变化。 【赏析】
诗句解释: 1. 孀娥灵药被谁偷,碧海青天伴夜愁。 - “孀娥”指的是嫦娥,“灵药”指长生不老的药物(如《淮南子》中的不死草),“被谁偷”表示这些宝物被盗走。 - “碧海青天”形容广阔的天空和大海,常用来比喻孤独或寂寞。 - “伴夜愁”暗示嫦娥在月宫中也感到孤独与忧愁。 2. 归郭令威空化鹤,度关老子偶乘牛。 - “归郭令威”是指传说中的仙人郭璞,他曾化作一只白鹤飞回郭家庄
【题汪水云诗卷】 水云应世地行仙,手抱琴书直到燕。 万里沧江鸥浩荡,千年城郭鹤翩跹。 履霜中野元无怨,啮雪阴山只自怜。 今日相逢又相别,新诗满橐不论钱。 注释: 1. 水云应世:指水云与世隔绝、超凡脱俗的境界。 2. 地行仙:指仙人行走在大地之上,不受天地束缚。 3. 手抱琴书:形容诗人怀抱着琴和书籍,充满学问和才华。 4. 燕: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地的地名或代指诗人自己,如“燕京”(北京)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汴堤杨柳摇春风,翠华南幸紫禁空。 雕栏玉砌明月冷,羽人规作神仙宫。 苏堤杨柳飘晴雪,又见紫鸾催驾发。 沉香亭北莺乱啼,金殿又成诸佛刹。 东南王气一旦终,乾坤四海今会同。 兴亡成败自有数,不由人力由天公。 二龙南翔一龙北,凤只鸾孤重铩翮。 南龙苦热北龙寒,鸾凤欲飞飞不得。 周原禾黍秋离离,含光草色春萋萋。 露盘应拆声动地,金铜仙人空泪垂。 来今往古知几代,嬴颠刘蹶浮云改。
紫皇宫殿红云低,春归天上日欲西。 瑶池催花挝羯鼓,姚魏天香分雨露。 沉香亭北雉尾高,诗成先夺云锦袍。 纵横奏赋三千字,文采风流多意气。 佩声杨柳凤池头,丝纶五色烂不收。 巨鳌跳波海门黑,毡雪风砂堕阴域。 翠华鞭鸾凌紫烟,天寒月照青冢边。 黄金不啼玉不泣,桑岭流沙马飞急。 孤臣泪结冰棱棱,两宫祝发传佛灯。 梵尊说法天龙拜,四大山河金色界。 风飘仙乐去不回,香围粉阵成飞埃。 南冠楚囚血化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以及思想情感的理解。这是一首七绝,全诗以问答形式展开,首二句写诗人与水云相遇时的情景:不要谈论梦中之事,琴曲南音时而弹弄。第三句“世间未必无子期”,言世间或许有如伯牙遇子期的知音,但至高无上的音乐却不必求人知晓。第四句“泠然七十二峰下”,指山中清泠之境,而“轩辕鼎边退三舍”,指在轩辕鼎旁隐居。最后一句“流水行云万里心”,言流水远行,云行万里,其心事尽在其中。赏析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题汪水云诗卷 南越长淮北眺燕,三书上彻九重天。 毡寒驴重幽州雪,剑晓龙吟易水烟。 齐好无移竽尚在,秦酬有爽璧终全。 知音向近西湖上,却不当初早理弦。 注释: 1.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音乐的理解。 2. “南越”和“长淮”分别指的是南方的越人和北方的长河,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南北之间的情感。 3. “燕”可能是指燕子,这里也可能是在描述春天的景象。 4.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接着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赏析。 题汪水云诗卷: 当时兴废事,说着意犹悲。 自谓水不返,谁知云解归。 十年麋鹿恨,一卷杜鹃诗。 又入离骚国,清弹霜叶飞。 【注释】 ①“兴废”二句:指作者与汪水云的友情。兴废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他对汪水云诗歌的喜爱和赞赏。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一、第一句:“穷发归来脱孟劳” - 诗句释义:回到故乡(穷发),摆脱了孟劳的困扰。 - 关键词注释:穷发,指偏远落后的地方。孟劳,可能是指某种困扰或困难。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繁华之地的向往,渴望回归自然,摆脱世俗的烦恼。 二、第二句:“何嗟澹与泊相遭” - 诗句释义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前两句写景,后四句议论,最后以“醉吟不管天地窄,尧桀谁能分善恶”来结束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人世间善善恶恶、是非曲直、美丑清浊的评说。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开阔。 【答案】 译文:仔细地读着燕云吟,安静地听流水琴声。神游八极天极高而深,龙溪玉山犹谷响,燕歌吴咏轰雷音。人中龙,天外鹤。挟泰山,擘华岳。醉吟不管天地窄,尧桀谁能分善恶。云阁麟台一笑间,招得赤松归碧落。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