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旃蒙单阏,尽屠维协洽,凡五年。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永和十一年(乙卯,公元三五五年)
春,正月,故仇池公杨毅弟宋奴使其姑子梁式王刺杀杨初;初子国诛式王及宋奴,自立为仇池公。桓温表国为镇北将军、秦州刺史。
二月,秦大蝗,百草无遗,牛马相敢毛。
夏,四月,燕王俊自和龙还蓟。先是,幽、冀之人以俊为东迁,互相惊扰,所在屯结。群臣请讨之,俊曰:“群小以朕东巡,故相惑为乱耳。今朕既至,寻当自定,不足讨也。”
兰陵太守孙黑、济北太守高柱、建兴太守高甕及秦河内太守王会、黎阳太守韩高皆以郡降燕。
秦淮南王先幼无一目,性粗暴。其祖父洪尝戏之曰:“吾闻瞎儿一泪,信乎?”生怒,引佩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泪也。”洪大惊,鞭之。生曰:“性耐刀槊,不堪鞭棰!”洪谓其父健曰:“此儿狂悖,宜早除之。不然,必破人家。”健将杀之,健弟雄止之曰:“儿长自应改,何可遽尔!”及长,力举千钧,手格猛兽,走及奔马,击刺骑射,冠绝一时。献哀太子卒,强后欲立少子晋王柳;秦主健以谶文有“三羊五眼”,乃立生为太子。以司空、平昌王菁为太尉,尚书令王堕为司空,司隶校尉梁楞为尚书令。
姚襄所部多劝襄北还,襄从之。五月,襄攻冠军将军高季于外黄,会季卒,襄进据许昌。
六月,丙子,秦主健寝疾。庚辰,平昌王菁勒兵入东宫,将杀太子生而自立。时生侍疾西宫,菁以为健已卒,攻东掖门。健闻变,登端门,陈兵自卫。众见健,惶惧,皆舍仗逃散。健执菁,数而杀之,馀无所问。
壬午,以大司马、武都王安都督中外诸军事。甲申,健引太师鱼遵、丞相雷弱儿、太傅毛贵、司空王堕、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右仆射段纯、吏部尚书辛牢等受遗诏辅政。健谓太子生曰:“六夷酋师及大臣执权者,若不从汝命,宜渐除之。”
臣光曰:顾命大臣,所以辅导嗣子,为之羽翼也。为之羽翼而教使剪之,能无毙乎!知其不忠。则勿任而已矣。任以大柄,又从而猜之,鲜有不召乱者也。
乙酉,健卒,谥曰景明皇帝,庙号高祖。
资治通鉴 · 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
介绍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由北宋的司马光主编,全书共有294卷,约300多万字。
《资治通鉴》是一部包含时间非常长的巨著。作为一部编年史,它记录了从周朝到五代的历史事件,是中国第一部纪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文献。其内容涵盖了从春秋至五代的1362年的历史,为研究这段时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该书不仅是中国历史的宝贵遗产,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对世界历史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关推荐
翻译:从旃蒙单阏到屠维协洽,总共过了五年。 译文:孝宗穆皇帝中之下的永和十一年(乙卯,公元三五五年),春,正月,故仇池公杨毅的弟弟宋奴利用他姑子梁式王刺杀了前仇池公杨初;初的儿子国诛杀了梁式王及宋奴,自立为仇池公。桓温上表朝廷,让国担任镇北将军、秦州刺史。 赏析:本诗是一篇记录晋穆帝时期的事件的文章,其中涉及到了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等敏感话题。文章通过描绘杨毅及其弟宋奴之间的权力争斗
资治通鉴 · 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姚襄的部队很多人劝姚襄回北方,姚襄听从他们的建议。五月初,姚襄在外部攻打冠军将军高季,恰逢高季去世,姚襄进而占领许昌。 六月,丙子,前秦国主苻健生病。庚辰,平昌王苻苌带兵进入东宫,准备杀害太子苻生而后自立为君。当时苻生正在西宫侍奉苻健的病情,苻苌认为苻健已经去世,便进攻束宫的大门。苻健听说变故,登上端门,摆开兵力自卫。众人看到苻健,都惶恐不安,放下武器逃散
资治通鉴 · 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 乙酉,杨毅逝世,谥号为景明皇帝,庙号高祖。丙戌,皇太子即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寿光。群臣上奏表示不满,认为“未逾年就改元不符合礼仪”。 秋,七月,任命吏部尚书周闵为左仆射。此时秦主杨生尊母亲强氏为皇太后,册封妃梁氏为皇后,梁氏是安之的女儿。秦主还任命了其宠臣太子门大夫南安赵韶为右仆射,太子舍人赵诲为中护军,著作郎董荣为尚书。 秦主杨生尊母强氏为皇太后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二》是一篇记载了晋穆帝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仇池公自立为仇池公、桓温表国为镇北将军、秦州刺史等重要事件。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 - 诗句一:“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二” - 注释: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编年著作。 - 诗句二:“起旃蒙单阏,尽屠维协洽,凡五年。” - 注释:旃蒙单阏是古代历法中的一种,起止时间为公元前355年到前349年。 - 诗句三
{"[1^] 网页时间是:2024-05-28 后燕的镇北将军段龛与燕主俊书,称其不称帝,并抗中表之仪。 "}
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燕主俊以段龛方强,谓太原王恪曰:“若龛遣军拒河,不得渡者,可直取吕护而还。”恪分遣轻军先至河上,具舟楫以观龛志趣。龛弟罴,骁勇有智谋,言于龛曰:“慕容恪善用兵,加之众盛,若听其济河,进至城下,恐虽乞降,不可得也。请兄固守,罴帅精锐拒之于河,幸而战捷,兄帅大众继之,必有大功。若其不捷,不若早降,犹不失为千户侯也。”龛不从。罴固请不已,龛怒,杀之。
资治通鉴·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 壬戌,生宴群臣于太极殿,以尚书令辛牢为酒监,酒酣,生怒曰:“何不强人酒而犹有坐者!”引弓射牢,杀之。群臣惧,莫敢不醉,偃仆失冠,生乃悦。 匈奴大人刘务桓卒,弟阏头立,将贰于代。二月,代王什翼犍引兵西巡,临河,阏头惧,请降。 燕太原王恪招抚段龛诸城。已丑,龛所署徐州刺史阳都公王腾举众降,恪命腾以故职还屯阳都。 秦征东大将军晋王柳遣参军阎负、梁殊使于凉
诗句: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译文:将军刘度在卢氏进攻秦的青州刺史王朗,燕将军慕舆长卿在轵关进攻秦的幽州刺史强哲,而秦的主生派遣前将军新兴王飞和建节将军邓羌来对抗。飞将军未到而刘度已经撤退,邓羌与慕舆长卿进行战斗,大胜,俘虏了二千多名敌兵。 赏析:此诗描绘了晋穆帝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春季发生的一场战争,其中刘度、慕舆长卿、邓羌三位将领分别在不同的战役中取得胜利
资治通鉴·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 姚襄于六月自许昌进攻周成,在洛阳城下激战一月余。秦主生因国难而忧心忡忡,诛杀无辜以安民心;然而百姓仍遭虎狼之患,秋七月,长安一带灾情严重,粮食匮乏,民不聊生。桓温北伐,遣督护高武据守鲁阳,戴施屯兵河上,自领大军继进,与僚属登平乘楼观中原。桓温对群臣说:“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陈郡袁宏曰:“运有兴废,岂必诸人之过!”桓温怒斥道
{译文: 8月,已亥日,司马温来到伊水附近,姚襄撤去包围,抵抗他。姚襄把精锐部队隐藏在伊水以北的树林中,派使者对司马温说:“承蒙您亲自率领王师到来,我现在奉身归命,希望能下令三军后退一些,我当拜伏在路上。”司马温说:“我从开复中原开始,向敬献山陵,这和你没有关系。你如果想来的话就可以过来,我们相见在附近,为什么还要派人来呢?”姚襄面对河水进行战斗。司马温排成阵势向前推进,亲自披甲督战
资治通鉴·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 姚襄奔平阳,秦并州刺史尹赤复以众降襄,襄遂据襄陵。秦大将军张平击之,襄为平所败,乃与平约为兄弟,各罢兵。 段龛遣其属段蕰来求救,诏徐州刺史荀羡将兵随蕰救之。羡至琅邪,惮燕兵之强,不敢进。王腾寇鄄城,羡进攻阳都,会霖雨,城坏,获腾,斩之。 冬,十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秦主生夜食枣多,旦而有疾,召太医令程延,使诊之。延曰:“陛下无它疾,食枣多耳。”生怒曰
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春,正月,故仇池公杨毅弟宋奴使其姑子梁式王刺杀杨初;初子国诛式王及宋奴,自立为仇池公。桓温表国为镇北将军、秦州刺史。 夏,四月,燕王儁自和龙还蓟。燕主俊具朱秃五刑,以段龛为伏顺将军。恪留慕容尘镇广固,以尚书左丞鞠殷为东莱太守,章武太守鲜于亮为齐郡太守,乃还。 荀羡闻段龛已败,退还下邳,留将军诸葛攸、高平太守刘庄将三千人守琅邪。参军谯国戴遂等将二千人守泰山
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诏令派遣兼司空、散骑常侍车灌等人持节前往洛阳,修缮五陵。十二月,庚戌,晋元帝和群臣都穿着丧服,在太极殿举行了三日的祭祀仪式。 司州都督谢尚因病不能随行,派丹杨王胡之代替自己,但胡之还未出发就去世了。胡之是王廙的儿子。这一年,仇池公杨国从父亲杨俊杀死了杨国自立为国王;任命杨俊为仇池公。国子安逃亡到秦国。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升平元年(丁巳,公元357年) 春季,正月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二 的诗句和译文如下: - 诗句: 二月,癸丑,燕主俊立其子中山王为太子。太白入东井。秦有司奏:“太白罚星,东井秦分,必有暴兵起京师。”秦主生曰:“太白入井,自为渴耳,何所怪乎!”。姚襄将图关中,夏,四月,自北屈进屯杏城,遣辅国将军姚兰略地敷城,曜武将军姚益生、左将军王钦卢各将兵招纳诸羌、胡。兰,襄之从兄;益生,襄之兄也。羌、胡及秦民归之者五万馀户。秦将苻飞龙击兰,擒之
诗句: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戊寅,燕主俊遣抚军将军垂、中军将军虔、护军将军平熙帅步骑八万攻敕勒于塞北,大破之,俘斩十馀万,获马十三万匹,牛羊亿万头。 译文:前燕国主慕容儁派遣抚军将军慕容垂、中军将军慕容虔、护军将军慕容平熙率领八万步、骑兵在边境以北攻打敕勒部族。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俘获斩首多达十几万人,缴获马十三万匹。此外,他们还捕获了大量的牛、羊、驴、马,以及各种家禽和鹅鸭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 译文:东海王坚,素有好的声誉,与故姚襄参军薛赞、权翼友善。薛赞、权翼秘密劝说坚曰:“主上猜忌残忍,暴虐不仁,内外离心,现在应当由殿下主掌秦祀的人,除了殿下还能有谁呢?希望早作计策,不要使他姓得志!”坚将此事告知尚书吕婆楼,吕婆楼说:“我只是一个刀环上的小人,不足以办成大事。我的家里有个王猛,他的谋略不是世出其右,殿下应该请而咨询他
资治通鉴 · 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 译文 坚让位给法,法曰:“汝嫡嗣贤,宜立。”坚曰:“兄年长,宜立。”坚母苟氏泣谓群臣曰:“社稷重事,小儿自知不能。他日有悔,失在诸君。”群臣皆顿首请立坚。坚乃去皇帝之号,称大秦天王,即位于太极殿,诛生幸臣中书监董荣、左仆射赵韶等二十馀人。大赦,改元永兴。追尊父雄为文桓皇帝,母苟氏为皇太后,妃苟氏为皇后,世子宏为皇太子,以清河王法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
《资治通鉴·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是司马光主编的中国古代历史著作,它详细记录了从西汉武帝时期至东晋末年约1400年间的历史事件。该文献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而且通过生动的叙述方式,展示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原文: 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融好文学,明辩过人,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力敌百夫,善骑射击刺,少有令誉。坚爱重之,常与共议国事
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张平据新兴、雁门、西河、太原、上党、上郡之地,壁垒三百馀,夷、夏十馀万户,拜置征镇,欲与燕、秦为敌国。冬,十月,平寇略秦境,秦王坚以晋公柳都督并、冀州诸军事,加并州牧,镇蒲阪以御之。 十一月,癸酉,燕主俊自蓟徙都邺。 秦太后苟氏游宣明台,见东海公法之第门车马辐凑,恐终不利于秦王坚,乃与李威谋,赐法死。坚与法诀于东堂,恸哭欧血;谥曰献哀公,封其子阳为东海公
《资治通鉴》·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 春,正月,司徒杨昱归政给皇帝。皇帝不允。初时,冯鸯已以上党降于晋,又附张平,后自归于燕。其后复叛燕。二月,燕司徒上庸王慕容评讨之而未果。秦王苻坚亲自率军讨伐张平,任命邓羌为前锋督护,率领五千骑兵,驻扎在汾水上;张平派养子蚝抵御之。蚝力大且敏捷,能拉牛后退;无论城高城低,都能超越。与邓羌相持数旬,双方均未能分出胜负。三月,苻坚至铜壁,张平尽众出战
诗句: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译文: 夏,四月,前秦王苻坚前往雍地,祭祀五个神坛;六月,前往河东,祭祀后土。 秋,八月,豫州刺史谢弈去世。谢弈是谢安的弟弟。司徒谢安任命建武将军桓温接替他的位置。桓温是司马温的弟弟。向仆射王彪之咨询。王彪之说:“桓温不是没有才能的人,然而温在上位,已经分割了天下之半,他的弟弟又处于西藩;兵权集中在一家人手中,这不是根深蒂固的合适人选。人才不能预先估量
资治通鉴·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 王猛日亲幸用事,宗亲勋旧多疾之。特进、姑臧侯樊世,本氐豪,佐秦主健定关中,谓猛曰:“吾辈耕之,君食之邪?”猛曰:“非徒使君耕之,又将使君炊之!”世大怒曰:“要当悬汝头于长安城门,不然,吾不处世!”猛以白坚。坚曰:“必杀此老氐,然后百寮可肃。”会世入言事,与猛争论于坚前,世欲起击猛。坚怒,斩之。于是群臣见猛皆屏息。 译文: 王猛每天亲自到政事厅处理政务
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冬月,十月,泰山郡太守诸葛攸攻打燕国东郡,攻入武阳。燕主慕容俊派遣大司马公孙恪统率阳骛和乐安王慕容臧的兵力来抵御诸葛攸。诸葛攸败走,返回泰山,公孙恪继续渡过黄河,攻占了河南的土地,分派官员治理。 十二月,燕主慕容俊想要经营秦国和晋国,他命令各州郡核实人口,每户保留一个成年男子,其余的全部发配为士兵,计划招募一百五十万步卒,在明年春天聚集于洛阳。武邑的刘贵上书
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燕青州刺史慕容尘遣司马悦明救泰山,荀羡军败,燕复取山茌。燕主俊以贾坚子活为任城太守。 译文: 在晋朝的时期,前燕国派遣司马悦明前往泰山郡救援,然而由于荀羡的军队被打败,前燕又重新夺取了山茌。为了安抚贾坚的家族,前燕国主慕容俊任命其子贾活为任城太守。不久之后,因荀羡病情恶化需要回到朝廷任职,于是前燕国主慕容俊将郗昙提升为北中郎将,并让他统领徐、兖、青、冀
资治通鉴 · 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匈奴刘阏头部落多叛,惧而东走,乘冰渡河,半渡而冰解,后众尽归刘悉勿祈,阏头奔代。悉勿祈,务桓之子也。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升平三年(己未,公元三五九年) 春,二月,燕主俊立子泓为济北王,冲为中山王。 燕人杀段勤,勤弟思来奔。 燕主俊宴群臣于蒲池,语及周太子晋,潸然流涕曰:“才子难得。自景先之亡,吾鬓发中白。卿等谓景先何如?”司徒左长史李绩对曰:“献怀太子之在东宫
《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译文: 春,正月,故仇池公杨毅的弟弟宋奴让其姑子梁式王刺杀杨初;初的儿子国诛杀了式王及宋奴,自立为仇池公。桓温上表让国担任镇北将军、秦州刺史。二月,秦国发生大蝗灾,百草无遗,牛马相噉毛。夏季,四月,燕王慕容儁从和龙回到蓟。此前,幽、冀之人因为慕容儁东巡而相互惊扰,各自屯聚固守。群臣请求讨伐他们,慕容儁说:“群小以朕东巡而相互蛊惑作乱。今朕既已到达
诗句:高昌无力抗拒,秋七月,自白马奔荥阳。 译文:高昌国没有力量抵抗,在秋季的七月,从白马县逃到了荥阳县。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高昌国在面临外部压力时的无奈和恐慌,通过“无力抗拒”这一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高昌国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同时也暗示了后续可能发生的逃亡事件
资治通鉴 · 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 秦王坚以王猛为吏部尚书,不久迁太子詹事。十一月,任命王猛为左仆射,其余官职不变。十二月,封武陵王杨晞之子杨逢为梁王。大旱。 辛酉,燕主慕容俊病情加重,对大司马太原王慕容恪说:“我病一定不会好转。如今二方尚未平定,景茂年幼,国家多难,我想效仿宋宣公,将社稷托付给你们,怎么样?”慕容恪说:“太子虽然年幼,但能胜残致治。臣何德何能,敢担正统之任
注释: 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指的是《资治通鉴》中的第102卷,记载的是晋朝的第二十二年的历史。 燕所征郡国兵悉集邺城,是指前燕征召的各个郡国的部队全部聚集到邺城的周围。 燕所征郡国兵悉集邺城:燕,这里指的前燕,是十六国之一,后被东晋灭亡。 译文:前燕在征召了各个郡国的兵力之后,全部聚集到了邺城。 赏析:《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在这个历史事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