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三十三 · 宋纪十五

起重光大渊献,尽旃蒙单阏,凡五年。
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辛亥,公元四七一年)
春,二月,戊戌,分交、广置越州,治临漳。
初,上为诸王,宽和有令誉,独为世祖所亲。即位之初,义嘉之党多蒙全宥,随才引用,有如旧臣。及晚年,更猜忌忍虐,好鬼神,多忌讳,言语、文书,有祸败、凶丧及疑似之言应回避者数百千品,有犯必加罪戮。改“騧”字为“瓜”,以其似祸字故也。左右忤意,往往有刳斫者。
时淮、泗用兵,府藏空竭,内外百官,并断俸禄。而上奢费过度,每所造器用,必为正御、副御、次副各三十枚。嬖幸用事,货赂公行。
上素无子,密取诸王姬有孕者内宫中,生男则杀其母,使宠姬子之。
至是寝疾,以太子幼弱,深忌诸弟。南徐州刺史晋平刺王休祐,前镇江陵,贪虐无度,上不使之镇,留之建康,遣上佐行府州事。休祐性刚很,前后忤上非一,上积不能平,且虑将来难制,欲方便除之。甲寅,休祐从上于岩山射雉,左右从者并在仗后。日欲暗,上遣左右寿寂之等数人,逼休祐令坠马,因共殴,拉杀之,传呼“骠骑落马!”上阳惊,遣御医络驿就视,比其左右至,休祐已绝。去车轮,舆还第。追赠司空,葬之如礼。
建康民间讹言,荆州刺史巴陵王休若有至贵之相,上以此言报之,休若忧惧。戊午,以休若代休祐为南徐州刺史。休若腹心将佐,皆谓休若还朝,必不免祸。中兵参军京兆王敬先说休若曰:“今主上弥留,政成省阁,群竖恟々,欲悉去宗支以便其私。殿下声著海内,受诏入朝,必往而不返。荆州带甲十馀万,地方数千里,上可以匡天子,除奸臣,下可以保境土,全一身;孰与赐剑邸第,使臣妾饮泣而不敢葬乎!”休若素谨畏,伪许之。敬先出,使人执之,以白于上而诛之。
三月,辛酉,魏假员外散骑常侍邢祐来聘。
魏主使殿中尚书胡莫寒简西部敕勒为殿中武士。莫寒大纳货赂,众怒,杀莫寒及高平假镇将奚陵。夏,四月,诸部敕勒皆叛。魏主使汝阴王天赐将兵讨之,以给事中罗云为前锋;敕勒诈降,袭云,杀之,天赐仅以身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三十三 · 宋纪十五》是北宋时期司马光编纂的一部历史巨著。该书详细记录了从公元403年至公元959年(包括宋神宗元丰七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分为16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由一位宰相或名臣负责撰写,旨在通过历史的教训来帮助统治者进行治国理政。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相关介绍:

  1. 历史背景和编纂目的:司马光编写这部史书的背景是在金朝入侵北宋之前,他希望通过记录下宋朝的历史,为后世提供借鉴,加强统治。他定名为《资治通鉴》,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2. 内容概要:书中记载了从宋神宗元丰七年到南宋绍兴二十九年的历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涵盖了宋神宗、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等多位皇帝的统治时期,以及众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变革。

  3. 历史人物和事件:《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如宋明帝、宋文帝、宋孝武帝、宋高祖等,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隋唐的盛世等。书中对于这些事件的描述既全面又深入,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物的性格。

  4. 史学价值和社会影响:《资治通鉴》不仅是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它的编撰对后世的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文学作品都受到了这部史书的启发,使得《资治通鉴》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三十三 · 宋纪十五》是一部具有丰富历史价值和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是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典。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历史脉络,汲取历史智慧,为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