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 · 唐纪五十六

起强圉作噩,尽屠维大渊献正月,凡二年有奇。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下
◎元和十二年丁酉,公元八一七年
春,正月,甲申,贬袁滋为抚州刺史。
李愬至唐州,军中承丧败之馀,士卒皆惮战,愬知之。有出迓者,愬谓之曰:“天子知愬柔懦,能忍耻,故使来拊循尔曹。至于战攻进取,非吾事也。”众信而安之。愬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或以军政不肃为言,愬曰:“吾非不知也。袁尚书专以恩惠怀贼,贼易之,闻吾至,必增备,故吾示之以不肃。彼必以吾为懦而懈惰,然后可图也。”淮西人自以尝败高、袁二帅,轻愬名位素微,遂不为备。
遣盐铁转运副使程异督财赋于江、淮。
回鹘屡请尚公主,有司计其费近五百万缗,时中原方用兵,故上未之许。二月,辛卯朔,遣回鹘摩尼僧等归国,命宗正少卿李诚使回鹘谕意,以缓其期。
李愬谋袭蔡州,表请益兵,诏以昭义、河中、鄜坊步骑二千给之。丁酉,愬遣十将马少良将十馀骑巡逻,遇吴元济捉生虞候丁士良,与战,擒之。士良,元济骁将,常为东边患,众请刳其心,愬许之。既而召诘之,士良无惧色。愬曰:“真丈夫也!”命释其缚。士良乃自言:“本非淮西士,贞元中隶安州,与吴氏战,为其所擒,自分死矣。吴氏释我而用之,我因吴氏而再生,故为吴氏父子竭力。昨日力屈,复为公所擒,亦分死矣。今公又生之,请尽死以报德!”愬乃给其衣服器械,署为捉生将。
己亥,淮西行营奏克蔡州古葛伯城。
丁士良言于李愬曰:“吴秀琳拥三千之众,据文城栅,为贼左臂,官军不敢近者,有陈光洽为之谋主也。光洽勇而轻,好自出战,请为公先擒光洽,则秀琳自降矣。”戊申,士良擒光洽以归。
鄂岳观察使李道古引兵出穆陵关。甲寅,攻申州,克其外郭,进攻子城。城中守将夜出兵击之,道古之众惊乱,死者甚众。道古,皋之子也。
淮西被兵数年,竭仓廪以奉战士,民多无食,采菱芡鱼鳖鸟兽食之,亦尽,相帅归官军者前后五千馀户。贼亦患其耗粮食,不复禁。庚申,敕置行县以处之,为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 · 唐纪五十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记录了唐代中后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该作品由北宋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编撰,成书于公元1084年,是中国史学史上的瑰宝,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面将对这部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内容概要与背景:《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唐纪五十六》涵盖了从起强圉作噩(丁酉)到尽暑维大渊献(己亥)期间的一年时间,共二年有余。这段时间内,宪宗皇帝唐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下统治下的唐朝社会经历了重大变革。

  2. 政治方面:在政治方面,唐宪宗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振兴国家,改善民生。然而,这些政策并未能完全奏效,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和矛盾。例如,袁滋被贬为抚州刺史的事件,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

  3. 军事方面:在军事方面,李愬在唐州的军事活动,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勇气。他通过示之以不肃,让敌人放松警惕,从而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这种策略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局。

  4. 经济方面:在经济方面,由于中原地区的长期用兵,回鹘请求尚公主的请求未能得到批准。这表明了唐朝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经济压力。

  5. 文化方面:在文化方面,《资治通鉴》详细记载了唐代的文化成就和社会风貌。其中,唐宪宗时期对文学艺术的支持和鼓励,也体现在这一时期的历史记述中。

  6. 人物事迹:书中收录了众多历史名人的事迹,如李愬、程异等,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英勇和智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特点。

  7. 历史影响:《资治通鉴》不仅在中国古代具有极高的地位,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也为后世的史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唐纪五十六》是一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价值深远的历史著作。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和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