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昭阳大渊献,尽阏逢困敦七月,凡一年有奇。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中会昌三年(癸亥,公元八四三年)
春,正月,回鹘乌介可汗帅众侵逼振武,刘沔遣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马使王逢帅沙陀硃邪赤心三部及契苾、拓跋三千骑袭其牙帐,沔自以大军继之。雄至振武,登城望回鹘之众寡,见氈车数十乘,从者皆衣硃碧,类华人。使谍问之,曰:“公主帐也。”雄使谍告之曰:“公主至此,家也,当求归路!今将出兵击可汗,请公主潜与侍从相保,驻车勿动!”雄乃凿城为十馀穴,引兵夜出,直攻可汗牙帐。至其帐下,虏乃觉之。可汗大惊,不知所为,弃辎重走,雄追击之。庚子,大破回鹘于杀胡山,可汗被疮,与数百骑遁去,雄迎太和公主以归。斩首万级,降其部落二万馀人。丙午,刘沔捷奏至。
李思忠入朝,自以回鹘降将,惧边将猜忌,乞并弟思贞等及爱弘顺皆归阙庭。上从之。
庚戌,以石雄为丰州都防御使。乌介可汗走保黑车子族,其溃兵多诣幽州降。
二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诏停归义军,以其士卒分隶诸道为骑兵,优给粮赐。
辛未,黠戛斯遣使者注吾合索献名马二,诏太仆卿赵蕃饮劳之。甲戌,上引对,班在勃海使之上。上欲令赵蕃就颉戛斯求安西、北庭,李德裕等上言:“安西去京师七千馀里,北庭五千馀里,借使得之,当复置都护,以唐兵万人戍之。不知此兵于何处追发,馈运从何道得通,此乃用实费以易虚名,非计也。”上乃止。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珙罢为右仆射。
黠戛斯求册命,李德裕奏,宜与之结欢,令自将兵求杀使者罪人,及讨黑车子。上恐加可汗之名即不修臣礼,踵回鹘故事求岁遗及卖马,犹豫未决。德裕奏:“黠戛斯已自称可汗,今欲藉其力,恐不可吝此名。回鹘有平安、史之功,故岁赐绢二万匹,且与之和市。黠戛斯未尝有功于中国,岂敢遽求赂遗乎!若虑其不臣,当与之约,必如回鹘称臣,乃行册命;又当叙同姓以亲之,使执子孙之礼。”上从之。
庚寅,太和公主至京师,改封安定大长公主,诏宰相帅百官迎谒于章敬寺前。公主诣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七 · 唐纪六十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而非文学作品。这部作品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是中国古代编年史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巨著。它涵盖了从唐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中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的一年有奇的时间跨度,记载了唐武宗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资治通鉴》的编纂始于北宋初年,司马光为了纠正唐代史学家刘知己等人的《旧唐书》和李华的《新唐书》中的疏漏和错误,决心自己完成一部全新的编年体史书。历经十九年的努力,最终完成了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不仅对研究唐及五代时期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后世的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七·唐纪六十三》中,记载了唐武宗会昌三年(癸亥,公元843年)春季的正月,回鹘乌介可汗率众侵逼振武,当时朝廷派遣麟州刺史石雄与都知兵马使王逢率领沙陀朱邪赤心、契、拓跋等三部以及三千骑袭击回鹘的牙帐。而刘沔则亲自带领大军随后跟进。
《资治通鉴》是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对于了解唐及五代时期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