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阏逢困敦五月,尽柔兆摄提格,凡二年有奇。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天祐元年(甲子,公元九零四年)
五月,丙寅,加河阳节度使张汉瑜同平章事。
帝宴硃全忠及百官于崇勋殿,既罢,复召全忠宴于内殿。全忠疑,不入。帝曰:“全忠不欲来,可令敬翔来。”全忠擿翔使去,曰:“翔亦醉矣。”辛未,全忠东还,乙亥,至大梁。
忠义节度使赵匡凝遣水军上峡攻王建夔州,知渝州王宗阮等击败之。万州刺史张武作铁纟亘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鏁峡”。
六月,李茂贞、王建、李继徽传檄合兵以讨硃全忠。全忠以镇国节度使硃友裕为行营都统,将步骑数万击之;命保大节度使刘鄩弃鄜州,引兵屯同州。癸丑,全忠引兵自大梁西讨茂贞等。秋,七月,甲子,过东都入见。壬申,至河中。
西川诸将劝王建乘李茂贞之衰,攻取凤翔。建以问节度判官冯涓,涓曰:“兵者凶器,残民耗财,不可穷也。今梁、晋虎争,势不两立,若并而为一,举兵向蜀,虽诸葛亮复生,不能敌矣。凤翔,蜀之籓蔽,不若与之和亲,结为婚姻,无事则务农训兵,保固疆场,有事则觇其机事,观衅而动,可以万全。”建曰:“善!茂贞虽庸才,然有强悍之名,远近畏之,与全忠力争则不足,自守则有馀,使为吾籓蔽,所利多矣。”乃与茂贞修好。丙子,茂贞遣判官赵锽如西川,为其侄天雄节度使继崇求婚,建以女妻之。茂贞数求货及甲兵于建,建皆与之。王建赋敛重,人莫敢言。冯涓因建生日献颂,先美功德,后言生民之苦。建愧谢曰:“如君忠谏,功业何忧!”赐之金帛。自是赋敛稍损。
初,硃全忠自凤翔迎车驾还,见德王裕眉目疏秀,且年齿已壮,恶之,私谓崔胤曰:“德王尝奸帝位,岂可复留!公何不言之!”胤言于帝。帝问全忠,全忠曰:“陛下父子之间,臣安敢窃议,此崔胤卖臣耳。”帝自离长安,日忧不测,与皇后终日沉饮,或相对涕泣。全忠使枢密使蒋玄晖伺察帝,动静皆知之。帝从容谓玄晖曰:“德王,朕之爱子,全忠何故坚欲杀之?”因泣下,啮中指血流。玄晖具以语全忠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五 · 唐纪八十一
介绍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是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所著,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由宋朝的司马光主编,历时十九年完成。《资治通鉴》共分为294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其中第二百六十五卷至第二百八十一卷主要叙述了唐朝的历史,即“唐纪”。《资治通鉴》的编纂目的在于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详实记录,为后世提供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教训,因此其价值不仅在于历史本身,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治国智慧。
相关推荐
诗句: 起阏逢困敦五月,尽柔兆摄提格,凡二年有奇。 译文: 从甲子年(公元904年)的五月,到丙寅年(公元908年),一共是两年有余。 注释: 1. 阏逢:十二地支之一,与“乙”相对应。 2. 困敦:十二地支之一,与“丑”相对应。 3. 柔兆摄提格: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结束,秋季开始。 4. 两年有奇:两年多的时间。 赏析:
这首诗出自《资治通鉴》的卷二百六十五,是关于唐代王建和李茂贞之间的政治博弈。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及注释: 西川诸将劝说王建趁李茂贞势力衰退之际,攻取凤翔。王建把这个问题问给了他的节度判官冯涓。冯涓说:“兵是凶器,残害民众消耗财物,这是不能穷尽的。现在梁、晋两方如同猛虎争斗,势不两立。如果我们能联合起来,向蜀发动攻击,那么即使是诸葛亮那样的杰出人才,也无法抵挡。而凤翔则是蜀国的屏障,不如和它和解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 初,朱全忠自凤翔迎车驾还,见德王裕眉目疏秀,且年齿已壮,恶之,私谓崔胤曰:“德王尝奸帝位,岂可复留!公何不言之!”胤言于帝。帝问全忠,全忠曰:“陛下父子之间,臣安敢窃议,此崔胤卖臣耳。”帝自离长安,日忧不测,与皇后终日沉饮,或相对涕泣。全忠使枢密使蒋玄晖伺察帝,动静皆知之。帝从容谓玄晖曰:“德王,朕之爱子,全忠何故坚欲杀之?”因泣下,啮中指血流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五 · 唐纪八十一 Translation: Ziyi, Jiang Xuanying declared Li Jianrong and Pei Zhengyi to be guilty of treason. It was appropriate to appoint Wang Jingyue as the heir apparent. He should be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五 · 唐纪八十一 丙申,天平节度使张全义入朝觐见皇帝。丁酉,又任命朱全忠为宣武、护国、宣义、天平节度使,并任命张全义为河南尹兼忠武节度使、判六军诸卫事。乙巳,朱全忠告别赴任,良戌,至大梁。 镇国节度使朱友裕在梨园去世。 光州叛变杨行密,降服于朱全忠,行密派兵围困他们,与鄂州都向朱全忠求救。十一月,戊辰,朱全忠亲自率领五万军队从颍州渡过淮河,驻扎在霍丘,分出部队救援鄂州。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五 · 唐纪八十一 -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 - 译文: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五卷,唐朝纪事第八十一卷。 - 关键词: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朝纪事第八十一卷 - 注释:《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2. 賨至长沙 - 诗句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 五月,丙寅,加河阳节度使张汉瑜同平章事。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天祐元年(甲子,公元九零四年) 陶雅率领西南招讨使前往救援陈询,但军中在夜晚突然惊扰,许多士兵越墙逃跑,左右亲信和副将韩球则急忙报告了情况。然而陶雅保持镇定,没有做出反应,最终士兵们都返回了营地。此时,钱镠派遣其从弟钱镒及指挥使顾全武、王球去抵御陶雅的攻势,但被陶雅击败,钱镒和王球被俘归降。
```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五 · 唐纪八十一 硃全忠遣其将曹延祚将兵与杜洪共守鄂州,庚子,淮南将刘存攻拔之,执洪、延祚及汴兵千余人送广陵,悉诛之。行密以存为鄂岳观察使。 己酉,葬圣穆景文孝皇帝于和陵,庙号昭宗。 三月,庚午,以王师范为河阳节度使。 戊寅,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独孤损同平章事,充静海节度使;以礼部侍郎河间张文蔚同平章事。甲申,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裴枢为左仆射,崔远为右仆射
以下是对《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的逐句翻译,包括诗句和译文: 1. 加官进爵:五月,丙寅,昭宗任命河阳节度使张汉瑜为同平章事。 2. 彗星长现:壬辰,河东都押牙盖寓去世,留下了一封遗书劝导李克用省减营缮费用、减轻赋税,寻求贤俊之士。 3. 天文异象:夏,四月庚子日,有一颗彗星出现在西北方向。 4. 军事动荡:淮南将陶雅联合衢、睦两州军队进攻婺州,钱镠派其弟弟钱镖率军救援。 5.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 甲申,忠义节度使赵匡凝派遣使者向王建表示修好。 六月,戊子朔日,皇帝敕令裴枢、独孤损、崔远、陆扆、王溥、赵崇、王赞等在各自的地方被赐自尽。 当时全忠将裴枢等人及朝廷贬官的官员聚集在白马驿,一夜间全部杀害他们,把他们的尸体扔进黄河。起初,李振曾多次参加进士考试,但最终未能中第,因此他极度痛恨那些士大夫,对全忠说:“这些人常自称是清流,应该把他们的尸体投进黄河
```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五 · 唐纪八十一 己丑,司空致仕裴贽贬青州司户,寻赐死。 柳璨馀怒所注,犹不啻十数,张文蔚力解之,乃止。 时士大夫避乱,多不入朝。壬辰,敕所在州县督遣,无得稽留。前司勋员外郎李延古,德裕之孙也,去官居平泉庄,诏下未至。戊申,责授卫尉寺主簿。 秋,七月,癸亥,太子宾客致仕柳逊贬曹州司马。 庚午夜,天雄牙将李公佺与牙军谋乱,罗绍威觉之;公佺焚府舍,剽掠,奔沧州。八月
诗句 1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五 · 唐纪八十一:这是一部记录历史事件的书籍,其中包含了唐朝的许多重要事件。 - 注释: 书名、朝代、书籍名称和卷数。 2. 杨师厚攻下唐、邓、复、郢、随、均、房七州:杨师厚的军队攻下了七个州。 - 注释: 描述杨师厚的军事行动及其结果。 3. 朱全忠军于汉北:朱全忠的军队驻扎在汉朝的北部。 - 注释: 说明朱全忠的位置。 4. 九月,辛酉
王宗贺等人进攻冯行袭,一路取得胜利。丙子,冯行袭放弃金州,逃往均州。他的部将全师朗投降,王建更改全师朗的姓名为王宗朗,任金州观察使,并割让渠、巴、开三州隶属其管辖。 乙酉,朝廷诏令改用十一月癸酉日举行亲郊大典。 淮南将领陶雅和陈璋攻下婺州,俘获刺史沈夏后归附。杨行密任命陶雅为江南都招讨使,歙、婺、衢、睦四州观察使,命陈璋为衢、婺副招讨使。陈璋率军攻打暨阳,两浙将方习战败。方习进攻婺州。
资治通鉴·唐纪八十一(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五)} 译文: 在十月的一个清晨,朱全忠决定出兵攻打淮南,以图扩大自己的势力。他命令他的部将张汉瑜作为先锋,并准备亲自带领更多的军队去支援淮南。然而,就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朱全忠接到了昭宗被谋杀的消息,这个消息让他感到震惊和愤怒。 赏析: - 朱全忠的战略决策:朱全忠的这一决定显示了他的野心和权力欲,他希望通过军事行动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基础
《资治通鉴》是一部记载中国历史事件、人物的重要史书。它通过详尽的史料记录,为我们展示了唐朝末年的一段历史。以下是对原文相关诗句的逐句翻译: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是唐代的一部重要史书,由北宋的司马光所著。全书记载了从甲子年(公元904年)五月起至柔兆摄提格止的一年有余的历史。本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昭宗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化,反映了当时朝廷内部的紧张关系及外部的压力。 诗句释义如下: - “壬申”:指壬申日,即五月十五日。这是赵匡明到达成都的时间点。 - 赵匡明:五代时期前蜀国的开国皇帝王建的臣子
资治通鉴 唐纪八十一,天祐元年(甲子,公元九零四年) 五月,丙寅,加河阳节度使张汉瑜同平章事。 译文: 唐昭宗天祐元年(甲子年)五月,丙寅日,朝廷加封河阳节度使张汉瑜为同平章事。 注释: 1. 天祐元年:唐昭宗天佑元年,即唐代历史上的一个年份,位于甲子年的五月。 2. 甲子: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中,甲子表示天干的第一位是木,地支的第一位也是子,合起来表示木之子,即春天。 3. 乙丑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 湖南兵寇淮南,淮南牙内指挥使杨彪击却之。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天祐三年(丙寅,公元九零六年) 春,正月,壬戌,灵武节度使韩逊奏吐番七千馀骑营于宗高谷,将击嗢末及取凉州。李简兵奄至宣州,王茂章度不能守,帅众奔两浙。亲兵上蔡刁彦能辞以母老,不从行,登城谕众曰:“王府命我招谕汝曹,大兵行至矣。”众由是定。陶雅畏茂章断其归路,引兵还歙州,钱镠复取睦州
以下是《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的诗句、译文和赏析: 1. 诗:辛未,以权知宁远留后庞巨昭、岭南西道留后叶广略并为节度使。 译文:辛未日,朝廷任命了代理宁远留后和岭南西道留后的两个官员共同担任节度使职务。 赏析:此句反映了唐朝中期的政治变动,通过任命地方官员来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2. 诗:庚辰,钱镠如睦州。 译文:庚辰日,钱镠前往睦州。 赏析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 先是,仁遇求救于河东及沧州,李克用遣其将李嗣昭将三千骑攻邢州以救之。时邢州兵才二百,团练使牛存节守之,嗣昭攻七日不克。 全忠遣右长直都将张筠将数千骑助存节守城,筠伏兵于马岭,击嗣昭,败之,嗣昭遁去。 义昌节度使刘守文遣兵万人攻贝州,又攻冀州,拔蓚县,进攻阜城。时镇州大将王钊攻魏州叛将李重霸于宗城。全忠遣归救冀州,沧州兵去。丙午,重霸弃城走,汴将胡规追斩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 六月,甲申日,朝廷再次调整了忠义军的布局,将其划归为山南东道。这一举措可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军事防御考虑。朱全忠鉴于长安地区毗邻的边境地带战事频发,奏请将韩建调往淄青节度使的位置,而将长社王重师升为佑国节度使。此举表明朱全忠对周边地区的稳定有着高度的重视,希望通过调动将领来加强边防力量。 秋,七月,朱全忠率军攻克相州。在此次军事行动中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 八月乙酉,李茂贞遣子为质于西川,王建以侃知彭州。朱全忠以幽、沧相首尾为魏患,欲先取沧州,甲辰,引兵发大梁。 两浙兵围衢州,衢州刺史陈璋告急于淮南。杨渥遣左厢马步都虞候周本将兵迎璋。本至衢州,浙人解围,陈于城下。璋帅众归本,两浙兵取衢州。吕师造曰:“浙人近我而不动,轻我也,请击之!”本曰:“吾受命迎陈使君,今至矣,何为复战!彼必有以待我也。”遂引兵还
静难节度使杨崇本率领凤翔、保塞、彰义和保义的军队进攻夏州,匡国节度使刘知俊截击了坊州的部队,并斩首三千多级,生擒了坊州刺史刘彦晖。在这场战争中,刘仁恭救援沧州,却屡战屡败,于是下令境内的百姓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都要自行携带兵器粮食到行营集结;军旗一挥,一旦有人留在家中,一律处以极刑。这一系列的举措,显示了刘仁恭誓死保卫城池的决心与勇气。 赏析: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五卷·唐纪八十一 冬,十月,丙戌,王建始立行台于蜀。他向东面舞蹈,号啕大哭,请求设立临时的朝廷,仿效李晟、郑畋的做法,自己也可以行使皇帝的权力,对所部藩镇进行封赏和任命。同时,他还通过膀帖告知所部藩镇州县要服从他的安排。刘仁恭向河东请求救援,前后有上百次。李克用对于仁恭的反复无常表示遗憾,但最终还是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其子李存勖劝说道:“现在天下的形势是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 译文:朱全忠派遣刘知俊和他的将领康怀英前去救援。杨崇本率领六镇之兵五万,驻扎在美原。刘知俊等人进攻,杨崇本大败,逃回邠州。武贞节度使雷彦恭多次侵犯荆南,留后贺瑰关闭城门自守。朱全忠认为贺瑰胆怯,用颍州防御使高季昌代替他,又派驾前指挥使倪可福带领五千士兵戍守荆南以防吴、蜀。朗的军队引兵而去。十一月,刘知俊和康怀贞乘胜攻击鄜、延等五州,全部占领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 己巳,朱全忠命诸军修攻具,将攻沧州。壬申,闻潞州不守,甲戌,引兵还。 在此之前,调河南北刍粮,水陆输军前,诸营山积,全忠将还,命悉焚之,烟炎数里,在舟中者凿而沉之。刘守文使遗全忠书曰:“王以百姓之故,赦仆之罪,解围而去,王之惠也。城中数万口,不食数月矣。与其焚之为烟,沉之为泥,愿乞其馀以救之。”全忠为之留数囷以遗之,沧人赖以济。 河东兵进攻泽州,不克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