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黎喜郭伋重来,经年捍患纾灾,伤鸿泽仍嗷,易箦尚萦仉溺念;
宸极知弱翁冶行,半世宏才伟抱,怅骥程未骋,盖棺岂独友朋哀。
挽任兰生公
介绍
《挽任兰生公》是丁寿恺创作的一首挽联,表达了对一位官员的哀悼之情。
《挽任兰生公》通过其简洁而深情的文字,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敬重以及对亡者无尽的怀念。该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意义,它不仅是对一个个体生命的缅怀,更是对那个时代政治生态和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思与记录。
相关推荐
【诗句注释】 1. 皖黎:安徽地区。郭伋:汉代名将,曾担任颍川太守,后升任冀州牧。重来:重新来到。捍患纾灾:抵御灾难和减轻灾祸。伤鸿泽仍嗷:指雁群失群而鸣。易箦(zé):古人席地而卧,用竹箦(床)代替。因箦是竹制的,故称。临终时更换竹箦。仉(zhǎo)溺:婴儿淹溺在水中。犹言“尚婴”。 2. 宸极:帝王的帝位或朝廷。冶行:治理政事。弱翁:年老体衰之人。行:行为,作为。宏才伟抱:宏伟的才能和抱负
【注释】 ①政为实政:以政事为实事;心为实心:以诚心为实心。 ②恭宽信敏以推恩:恭敬、宽容、诚信、敏捷,以此推行恩典。 ③淮甸:指江淮一带地区。 ④饥由己饥:饥饿由自己引起。 ⑤溺由己溺:溺水由自己导致。 ⑥悌励忧勤而致疾:在兄弟友爱和勤奋努力中引发疾病。 ⑦颖滨:即颖川,今河南禹县一带。 ⑧殒:陨落。 【赏析】 全诗用对偶的形式,把作者的政绩与济世救人的精神联系起来
我们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实政本实心,忆襄时化雨频施: - 实政:实际的政策或措施。 - 本:以……为根本。 - 实心:真诚、真心实意的态度。 - 襄:帮助、辅佐的意思。 - 时:当时,指过去的时光。 - 化雨:比喻恩泽如春雨般滋润万物。 - 频施:频繁地给予。 - 赏析:诗人回忆起过去有人(可能是自己)以真诚之心辅佐政治,就像及时雨般滋润着百姓,使得整个郡县至今都受益。 2.
【注释】 ①任兰生公:指明代学者、文学家李东阳。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谥文靖。 ②观邺架:指观看架上的藏书。邺架,古代书橱名。 ③曹仓:指曹操的仓库。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文学奠基人,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作为,成就很大。其著作主要有《魏武帝集》
【释义】 为百姓而奋斗,应朝廷的征召,这样的人寿命不会很长,因此朝野都惋惜他。 感佩鲍叔之知人,接受荀公的信任,如我空怀饥溺之忧。 【赏析】 此诗首联写任兰生之死,是“大府求”,是“苍生起”,其人虽逝而精神长存,他的功绩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颔联以一“感”字领起,写自己对任兰生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颈联承上启下,用典表达自己的志向。尾联以“空怀”二字点明题旨,表现诗人的情怀。全诗语言朴实自然
【注释】 挽任兰生公:这是一篇哀悼任兰生公的文章。任兰生,字子高,号东堂,是宋代文学家。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知黄州。苏轼在黄州任职期间,多次去拜访他,并写下此诗为他送行。 列属:指任兰生家族。列,排列;属于,指家族成员。仁风:指仁爱之风。这里指任兰生的仁爱。夏屋:高大的房屋,这里指任兰生家。春台:指春天的台阶,这里指任兰生的家。遗爱:指对任兰生家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膏泽:指恩惠
【注释】 任兰生:任士林,字子兰,明末清初文学家。公:指任士林的堂弟任维岳。缺月重圆:比喻兄弟团圆;云开吴会:形容任维岳在江南任职期间政声卓著,为官清廉。生民:百姓。福星:喻指任维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任维岳的颂扬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他政治才能和政绩的高度评价。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 首联“众望久属公,方欣缺月重圆,云开吴会”三句,是赞颂任维岳政治才能出众,政绩显著
【注释】 颍川:郡名,位于河南省。皖水:即巢湖,在安徽省中部。 粟:谷类作物。狼戾:凶狠残暴。 泽有哀鸿:水边有哀鸣的野鸿。 宸衷:皇帝的心思。 捧檄:拿着文书,指受命出使。东山:山名,在今浙江省上虞县东北,是谢安退隐的地方。 观察:官职名。中兴:复兴,恢复。人杰:杰出的人才。 江左联镳:在长江下游地区。淮南借箸:淮南王刘安曾以筷子画地,设下棋局来占卜未来
这首诗是挽任兰生公的,诗中表达了对任兰生的怀念之情。 有公论堪凭甫看,一疏胪陈,便许独孤莹鉴淬: 意思是说,任兰生公正无私的言论值得人们信赖,你刚刚提出的意见就得到了独孤莹的赏识和认可。 为部民再出绝痛,四乡躬历,遽闻子骏福星沉: 意思是说,因为你为百姓再次出山而感到痛苦,四处奔走,突然听说你的福星已经沉没。 注释: - 有公论堪凭甫看:指任兰生公正无私的言论值得人们信赖。 - 一疏胪陈
【注释】 ①任兰生公:指任兰生。任兰生字子美,号东湖。明末清初学者、诗人。②褒宠数衔恩:褒奖和宠爱多次衔受恩典。③治旅能精:治理百姓的才能精湛。④赈饥能遍:救济饥荒的人能普遍施舍。⑤才大自应昭信史:才能大的人应该被记载在史册中。⑥嘉猷嗟赍志:美好的谋略感叹自己不能实现。⑦桐乡感葬:怀念桐乡的葬礼。⑧阳城感名:怀念阳城的名声。⑨光沉从此怅邻晖:遗憾从此失去了光辉。⑩“邻晖”句:指自己的光辉已经消逝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挽任兰生公: - “挽”在这里是一个动作,表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作者试图挽留或表达对任兰生公的怀念之情。 - “任兰生公”很可能是任兰生的官职或名字,或者是对任某人的一种尊称。 2. 臣心共鉴,民望素孚: - “臣心共鉴”表示作者的心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共同见证国家的兴衰。 - “民望素孚”表明任兰生的声望一直很高,得到了民众的普遍信赖和尊敬。 3.
【注释】 挽任兰生公:这是一首挽歌,诗人在诗中对任兰生生前的功绩和为人作了高度评价。国士之知:指国士之知遇。国士:古代称有才德的人为国士。恸:悲痛欲绝。亿万:形容数量之多。苍生:老百姓。勤事:勤劳办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任兰生的挽词。《宋史》卷四八一载:“兰生字子虚,少从学于朱子,通六经、诸史百家之说。”他与朱熹是朋友,又曾“游京师太学,受业于刘勉之”。可见任兰生是南宋有名的学者
【解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诗人久仰任兰生之才,其贤能堪当大用;第二部分是写自己对任兰生的思念之情。 “民誉久钦迟”句:百姓的美誉长久地传唱着。钦,敬仰。迟,长久。这句的意思是:我早就敬仰你。 “况芝鸾不次”句:更何况你像天上的灵芝一样高贵、像凤凰那样尊贵,而且没有按等级提拔过你。不次,指没有按等级提拔过你(即非通过正常途径而提拔)。这句的意思是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 - 天不欲生民:意指天意不想让百姓遭受困苦和灾难。 - 值此饥溺孔怀:正值国家人民都处于饥饿和困境之中。 - 顿使福星沉皖水:突然间使得福星(象征好运和吉祥)消失在皖水(指安徽境内的大江)中。 第二句 - 公方期报国:您(这里指亡者)原本期待着为国家贡献力量。 - 讵料功施未尽
【注释】 1. 皖北:指安徽省北部地区,当时隶属于河南行省管辖。 2. 荆南:指湖北省南部地区,当时隶属于湖广行省管辖。 3. 白璧易污:比喻为官清廉的人容易被人诽谤。 4. 杨公:指唐朝名臣张柬之,曾因参与废黜中宗而遭诬陷,后被贬至岭南道,但后来重新得到重用。 5. 颖滨:指颍水之滨,位于安徽阜阳一带。 6. 河上:指黄河之上,位于河南省境内。 7. 安澜:意为水波平静,引申为国家安定。 8.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高攀龙创作的,全诗如下: 挽任兰生公 政因人立,名因人成,方期惠我无私,饥溺切同怀,一片至诚堪质世; 身为民劳,心为民悴,讵料夺公太速,流亡还待抚,万声齐恸竞呼天。 注释: 1. 政因人立:政治制度建立和运行都是依靠人民的支持。 2. 名因人成:名声也是由人民所建立的。 3. 惠我无私:你对我的帮助是无私的。 4. 饥溺切同怀:你对人民的饥饿和困苦感同身受。 5.
【注释】 1. 挽任兰生公:这是一首悼念任兰生的诗。任兰生是南宋初年的名臣,他一生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的爱戴。这首诗就是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 2. 致身廿年:致身,意思是献身,指做官。廿年,即二十年,这里指的是任兰生做官的时间。 3. 忧民为国:忧民,意思是忧虑人民的生活,关心国家的命运。为国家,意思是为国家效力,为国家着想。 4. 放声一哭,公谊私恩:放声一哭,意思是大声地哭出来
【注释】 任兰生:人名。任公,指任兰生的父亲任大椿。朱邑: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曾因赈济灾民而著称。桐乡:任兰生的籍贯所在地。 【赏析】 这首诗是挽任兰生公的诗作。诗中赞美了任兰生公的功德和成就,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 首句“久传宦绩戎功”,赞扬任兰生公长期为官有政绩,为国家立功。这里的“宦绩”指的是在官场上的功绩,“戎功”则是指战场上取得的战争胜利。诗人通过这两个关键词
【注释】 挽任兰生公:诗人为任兰生公写的悼念之辞。任兰生,生平未详,可能是一位有名望的士人或官员。公,是对对方的尊称。 忧国爱民:为国家和人民忧虑担忧。公,此处应为敬称。 尽瘁:竭尽全力。瘁,劳累过度的意思。 感恩知己:感激朋友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知己,是知心朋友的意思。 难忘:无法忘记。 【赏析】 这是一篇悼念友人的悼词。表达了作者对任兰生公的深深怀念之情和对其一生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意,掌握基本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的考点有:明确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领悟诗句中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性的语言;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鉴赏作品在语言上的特点。解答此类试题,要抓住诗中的关键字词来理解诗句的内容。“即今”、“颂德歌功名”是关键词句,意思是:如今人们称赞他的功劳,歌颂他不朽的功勋。“耳提面命”是关键词句,意思是
【译文】 你遇到何其奇事,从书生荐举到历监司,因功得官,因谤去官,以民望复官;身兼钱谷兵刑,有遗碑留岘首。 尘缘若梦,自壮岁入参幕府,以义勖我,以诚感我,以国士期我,交共死生患难,那堪中道哭平原。 注释: 1. 挽任兰生公:这是一首挽词,表达了作者对任兰生公的哀悼之情。 2. 公遇何奇:公遇到了何等的奇事。 3. 由书生荐历监司:由书生推荐,历尽官位。 4. 以功得官:因功而得官。 5.
【诗句释义】 1. 挽任兰生公:为灾黎拯命而来,露宿风餐,遑恤一身疾苦。这是对任兰生公的赞扬和哀悼,表达了对他无私奉献精神和深厚感情的赞美。 2. 唯遗爱系心最切:衢哀巷哭,允宜百世馨香。这是对任兰生公的深切怀念,表达出对其一生贡献的认可和敬仰。 【译文】 为灾区人民救死扶伤,不顾自身安危,日夜奔波; 只留下深深的爱心,在百姓心中永远传颂,值得万代传扬。 【赏析】
这首诗的译文是:谁能在官场中独善其身,只因为末等官吏的愚笨无能,竟让驽骀之马得以遇到伯乐;您已升天而去,应念念那些被你治理下的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特从神禹锁住支祁,以拯救苍生。 注释: 1. 谁晾局中情:谁能在官场中独善其身。 2. 独怜末吏庸愚:只因为末等官吏的愚笨无能。 3. 竟使驽骀逢伯乐:竟让驽骀之马得以遇到伯乐。驽骀指的是劣马,伯乐是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 4. 公归天上去
【注释】: 挽任兰生公:这是一首为已故的任兰生写的悼词。 廿载神交,欣逢旧雨重来,时艰共济:意思是二十年来与你神交,欣喜地见到老朋友又回到了我的身边(时艰共济:共同度过艰难时期) 两淮德遍,惊睹大星遽殒,民望安归:意思是我两淮之地的百姓对你的德行都赞不绝口,却没想到你突然去世了(大星遽殒:比喻任兰生死去得突然,“两淮”泛指两淮地区),你离去后老百姓都想念你,希望他能够回来(民望安归
【注释】 袁文诚:指袁崇焕。语谶(chèn):预兆吉凶的隐语。英果敏:指明将杨嗣昌。生前:死后。 【赏析】 袁崇焕是崇祯时名臣,曾大败清军,后为魏忠贤、阉党杀害。这首挽诗,以赞颂其一生事迹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其崇敬之情。 首句“前年忽叹袁文诚”,意思是说去年突然感叹起袁崇焕来了;“竟成语谶”即袁崇焕被杀之前,有预言说他必死于“语谶”。 次句“地下若逢英果敏,无愧生平”,这是诗人对袁崇焕的评价
【注释】 挽:悼念。任兰生,作者的朋友。宣劳:宣扬他的功劳。宣,宣扬,传播。史:史书。室迩人远:指居近而心远。“室迩”与“心远”,语出《论语·里仁》。招隐:招请隐居的人来居住。未修函:没有邀请他来居住。函,信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挽诗。诗人对朋友的去世感到悲痛,但同时也为他能够名垂青史而欣慰。在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诗句释义】 1. 挽任兰生公:这是对一位名叫任兰生的人的挽诗。任兰生,可能是某位官员,或者是某位有名望的人物。 2. 壮岁即请缨:意思是在年轻时就立志报效国家。 3. 廿余年平步青云:意指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升迁,官运亨通。 4. 政绩不胜书:意思是政绩卓著,难以一一书写。 5. 留得颂声传妇孺:意思是他的功绩被人们传颂,妇孺皆知。 6. 灾黎齐痛哭:意思是灾民们一起痛哭
【注释】 生别离:死别。生离,指活着时分别;死别,指死后离别。弱子老妻:年幼的儿子和老的妻子。榭幕:即“画幕”。画幕是古代的帐幕,用竹木搭成。后泛指坟墓。黄童白叟:儿童和老人。指死者的亲属和朋友。血泪:比喻死者生前所受的痛苦和亲友为其送行时的悲伤之泪。 【赏析】 此诗首句说“生别离”,就是死别,这是从感情上说的,而实际上诗人与任兰生公并没有生别,只是他去世以后诗人才去吊唁的。因此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 ①“鹗荐”句:用《左传》上文“子为父隐,父为子隐”,说明任兰生公为人正直。②“时事多艰”两句:当时天下多难,国势不振。作者希望有贤能之士来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③“借手还期偿素愿”三句:指自己借机报答恩情,以报效国家。④“鸿嗷劳抚恤念”二句:意思是百姓因水灾而生活困苦,任兰生公忧民如子,日夜操劳,关怀备至。⑤“关心犹自问苍生”一句:意思是他虽然关心百姓
【赏析】 此诗首句即言“功业”,故次句接以“壮志”,三句再言“灵感”。末二句则谓“音容虽渺,泽犹存”。诗的意境与风格,都与此相吻合。 全诗共八句,每四字一句。前两句为对偶句,后六句亦为对偶句,但前两句是正对句,后六句乃偏对句。 “三十”句:意谓任兰生三十年来,立下的功劳很大,功绩昭著;“星”句:意谓他雄心勃勃,志在千里;“亿万”句:意谓他的功德感动了无数百姓和生灵;“感”句:意谓任兰生虽然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