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阔平沙岸,舟虚小洞房。
使尘来驿道,城日避乌樯。
暑雨留蒸湿,江风借夕凉。
行云星隐见,叠浪月光芒。
萤鉴缘帷彻,蛛丝罥鬓长。
哀筝犹凭几,鸣笛竟沾裳。
倚著如秦赘,过逢类楚狂。
气冲看剑匣,颖脱抚锥囊。
妖孽关东臭,兵戈陇右创。
时清疑武略,世乱局文场。
馀力浮于海,端忧问彼苍。
百年从万事,故国耿难忘。
遣闷
介绍
。
《遣闷》是元代诗人张可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题为“寄友人”,作于作者客居他乡之时。
译文
我将要乘着清风飘然离去,
到那遥远的云水之间去游荡;
但愿你也能随我一同逍遥。
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
注释
①遣闷:排解愁闷。《庄子·人间世》:“昔者有王其国,地广而人稀。”后以“遣闷”为词组成语,“遣”的意思是“排除”,“闷”的意思就是“烦恼、忧愁”。
②云水之间:指远离尘嚣的山水间。
③逍遥:自由自在。《庄子·大宗师》:“若夫大人者,与物有常而无适也。”
鉴赏
此诗写诗人客居他
相关推荐
【注释】 遣闷:遣愁解闷。遣:排遣;遣:排遣;遣闷:排遣烦闷,解除忧愁,抒发胸中积郁。 地阔平沙岸:指辽阔的沙漠上。 舟虚小洞房:指孤舟中的小客舍。 使尘:使尘埃。来:来到。驿道:古代供传递文书的人来往的大道。避乌樯:避开乌鸦的船帆。 暑雨留蒸湿:夏季的雨水使空气中的水分蒸发成水汽,又遇到高温,使人感到潮湿闷热。 江风借夕凉:晚上江风吹来,使人凉爽舒适。 行云星隐见,叠浪月光芒:云彩飘荡
注释: 1. 为问庭前鹊:庭院前的喜鹊,是报喜的象征。 2. 归期何太迟:为什么你的回归会这么晚? 3. 旧传能报喜:以前传说中喜鹊能报喜讯。 4. 东去是何时:你的东去是什么时候? 5. 黄叶西风急:秋天的风吹过,树叶已经变黄了。 6. 幽花白露滋:秋天的花已经开得很少,但有白色的露水滋润。 7. 朝朝清洛水,坎坎只东驰:每天清晨都能看到清澈的洛阳水向东流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夜晚与影子为伴,白天以书籍为伴的生活状态。他感到虚凉的天气适合避暑,但阴湿的环境可能会引发岚气。同时,他的眼中充满了思家之情,心中却充满了为国家效力的惭愧。因此,他决定辞去官职,隐居在寺庙中。 译文: 夜与影同宿,昼将书共谈。 虚凉惟称暑,阴湿恐生岚。 眼有思家泪,心怀报国惭。 更须辞命绂,身已住僧庵。 注释: 1. 遣闷:表达内心的郁闷和不满。 2. 夜与影同宿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江树深春色,村鸡薄晚声。 - 注释: 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江边景色,树木苍翠欲滴,村庄里的鸡在傍晚时分鸣叫。 - 赏析: 此句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场景,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2. 雨添青笠重,人减画船轻。 - 注释: 随着雨水的增加,渔夫的斗笠变得更沉重;同时,由于天气原因,船只也显得更轻盈了。 -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增强了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诗句注释】 1. 遣闷:表达内心的郁闷。 2. 隆冬雪跨月:形容冬天大雪连绵,月光皎洁。 3. 度日关门庐:度过漫长的冬季,只能闭门不出。 4. 乘昏气惨烈:趁着夜晚的寒气,感受到世界的凄惨。 5. 悲风吹江湖:悲伤的情绪随风飘荡,影响到了整个江湖。 6. 白鹄翅翼伤:白色大雁翅膀受伤。 7. 塌然困泥涂:突然陷入困境,困于泥沼。 8. 不入鸧鹒群:不与乌鸦等鸟群在一起。 9. 哀鸣忆云衢
遣闷 昏昏如醉复如痴,半榻残书两鬓丝。 世故扰攘思乐日,暮年艰苦忆儿时。 对人言语惟称好,徇俗文章懒出奇。 斗酒十千无觅处,闷来消遣只凭诗。 注释: 1. 昏昏如醉复如痴,半榻残书两鬓丝:意思是说,我整天昏昏沉沉的,就像喝醉了似的,又像痴呆了一样。半榻残书表示我在读书,而两鬓的丝丝白发则表明我已经老了。 2. 世故扰攘思乐日,暮年艰苦忆儿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经历了很多事情
【注】遣闷:抒发胸中郁积的苦闷。 风尘:指战乱。澒洞:浑沌广大的样子。 几时清:什么时候才能清平。 阻客程:阻留客人。阻,停留。程,行程。 江岸:江边。 落帆:把船的帆收起来,表示停止前进。春浪:春天的波浪。 野桥:山野中的桥。沽酒:买酒喝。夕阳:落日。 朝廷:这里指当权者。将相:指有军权的将帅和宰相。策:策略、计策。 田野:田间。耰(yōu)锄:耘田用的农具。作兵:当做兵器使用。
【注释】 遣闷:抒写忧闷情怀。遣,排遣。柳叶参差,柳叶参差不齐,指柳树的枝叶。桃花零落,形容春末花谢的景象。荠花圆,荠菜花开时圆形如钱。那知,哪知。人事,人世之事。今日,今天。却忆,回想。风光似去年,指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客路,旅途。庭闱,指家庭。白发梦相牵,梦中白发老人拉着自己的手。沧洲,大海之滨。三江水,指长江、珠江、黄河三大河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贬谪途中所写。诗人用柳叶、桃
遣闷 宇旷清空回,残辉杖影斜。 林疏云度曲,水释水澄沙。 风绽丹砂子,霜滋锦缬芽。 水仙香孕绿,珍重试初花。 注释: 1. 宇旷清空回:广阔的天空,澄清的空旷。 2. 残辉杖影斜:夕阳西下,映照在杖影上,显得有些斜。 3. 林疏云度曲:树林中,稀疏的云彩穿过,形成曲折的路径。 4. 水释水澄沙:水面平静,清澈见底,沙粒清晰可见。 5. 风绽丹砂子:风吹过,花瓣像丹砂一样绽放。 6. 霜滋锦缬芽
注释: 朔吹:指北方的风。喧:喧闹。平野:平原旷野。微暄:微暖,微微温暖。酿:形成。一坳(’ào):洼地。晴光:晴朗的天空和阳光。分:分开。竹晕:竹影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光圈。霜液:像霜一样的水珠。坠:落下。藤梢:藤蔓的末端。地锦:一种花草名,这里泛指草木。颠当:纵横交错的样子。云帷:形容云彩密布的样子,这里指云彩像织女织成的云幔。巧妇巢:精巧的鸟儿筑巢的地方。从:跟随,陪伴。草元
【注释】: ①遣闷:遣愁。②蓐酒:即“酿酒”,指酿造美酒。③终年人不来:意思是说,我一年到头没有客人来。④残灯听暮雨:残灯,指油灯。⑤新梅:新长出的梅花。⑥裹饭谁相问:指自己孤寂无聊时,没有人来问候。⑦陈刍:即陈草,指用来喂养马的干草。⑧何可:如何能,怎样能。⑨总付掌中杯:指把酒当饭吃,把喝酒当作一切。⑩赏析:此诗写诗人在孤独寂寞的夜晚里借酒浇愁,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遣闷 病后颜貌憔悴,勉强自我讨好,春深时节,笑口常开。五男不学,从懒散,三径皆荒,阻客来。日展琴书娱潦倒,雨抛巾舄渍莓苔。交游物化今余几,倚杖看花首重回。 注释:遣闷:抒发心中的郁闷之情。颜貌:容颜、容貌。媚:取悦,讨好。渠:他,指自己。三径:指孔子的三条小路,比喻隐居之所。潦倒:形容穷困失意,意志消沉。巾舄:指雨中淋湿的帽子和鞋子。莓苔:指长满青苔的小道。物化:指世事变迁。余几:还有多少。倚杖
遣闷 空外响清砧,秋风日以深。 已知贫次骨,转觉病关心。 薙草疏新径,扶藤上故林。 自吁还自哂,昨日散千金。 【注释】 遣闷:排遣愁闷。遣:排遣、消除。 空外响清砧:清砧声从空中传来。砧:古代捣衣石。 秋风日以深:秋风一天比一天凉了。 已知贫次骨:已经知道自己的贫穷之状。次骨:消瘦的骨头,这里指贫穷。 转觉病关心:反而觉得身体不好,心情烦闷。 薙草:除去杂草。 疏新径:清除小路上的杂草。 扶藤
【注释】 遣闷:排遣心中的郁闷。 我今真隐吏:我如今真是一个真正隐居的官吏。 聊可告人云:姑且可以向别人说一说。 饵药袪炎瘴:服了药物可以驱除暑热的病瘴。 观书远世纷:看书可以远离世俗的纷争。 草庭卑可住,山鸟远堪闻:在草堂上低矮处可以居住,山里的鸟儿远远地可以听到。 之子如相访,推窗啸白云:你如果来拜访,我就推开窗户吹响长笛迎接你。 【赏析】 《遣闷》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隐居山林,清苦自守
【注释】 遣闷:遣怀。遣,排遣;闷,烦闷、愁苦。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或惊悸。 惆怅:失意、伤感。 僧廊:寺院的廊房。 掩门:关闭门户。 浊酒:浑浊的酒。 客恨:旅居异乡作客的愁怨。 阴雨:阴沉的天气。 泣黄昏:在黄昏时哭泣。 赏析: 此诗是一首抒写诗人旅途中凄楚哀伤之情的佳作。首句“无处不消魂”,一语双关,既指寒天冷地,又指孤身远行之人。颔联“惆怅僧廊独掩门”,“惆怅”是全篇的主眼
【注释】 1. 遣闷:排解忧愁。 2. 长江:指长江水。迢迢:远貌。 3. 独立江头:站在江边。 4. 潮去潮来殊不远:潮涨潮落,相距不远。 5. 美人:指佳人。 6. 青霄:天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远方的佳人而感到孤独和忧郁的心情。首句“长江望断水迢迢”,描绘了诗人在江边眺望远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佳人的深深思念。次句“独立江头待暮潮”,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江边等待的情景
【注释】 ①遣闷:即遣愁,排遣心中的烦恼。 ②花前:指花园中花木丛中、花树下。 ③几度逢:几次相见。 ④销断:消除,断绝。 ⑤阳台梦:相传汉武帝与江都王后在巫山上的阳台上欢会,后被李陵之妻所告,汉武帝以“有妒妇弃宫”的罪名处死江都王后。 ⑥霜天子夜钟:用汉武帝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处境。汉武帝在长安宫中,每夜闻钟声,便想起江都王事,心如刀割。此诗作者自比为汉武帝,而以江都王后自比江都王。 【赏析】
【注释】 遣闷:排遣愁闷。朱砂:丹砂,红色矿物,可作颜料。种白莲:把朱砂放在莲花上,以红衬白。碧玉:指荷花。藕如船:荷花的茎叶盘结如船形,故称。“破”是“被”,被破坏的丝。血:指藕丝,藕丝有韧性,能承受很大的拉力,所以常比喻爱情、友情等感情深厚而坚贞如丝。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催归鸟,喜鸣春末夏初,声哀怨,故名。 【赏析】 这是一首写荷花的诗,借物抒情
【注释】 遣闷:排遣心中的郁闷。仙源,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诗人的隐地或隐居之所。莫从,不要从。溪桥咫尺水溶溶,溪桥近在咫尺,水面却像溶化的银光闪闪,形容景物美如画。同携手:一同携手而行。似隔琼楼十二重,似乎隔着十二重的楼阁。琼楼,即“蓬莱三岛”,传说中的仙山名。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景起兴,首联写友人隐居之地,次联写友人与作者相聚时的美好时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时,注意通读诗歌,理解诗意,把握情感。此诗为送别之作。诗的首联写诗人目送行舟远去,江山满目生愁;颔联写自己欲泛长江问友,却只见茫茫烟水和一孤舟;颈联写江云虽在,但无风,也静不动,所以愁压江云而不得消解。尾联写自己欲泛江问友,只见茫茫烟水和一孤舟,可见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答案】 遣闷(抒发离别之愁) 译文: 放眼望去江山一片,处处都是令人忧愁的景象
遣闷 书舫追欢夜复朝,花茵促膝共吹箫。 依稀犹记吹箫处,杨柳堤边第六桥。 注释:在书舫中寻欢作乐的夜晚又重复了白天,花荫下促膝交谈着一起吹奏箫。依稀记得当年吹箫的地方,是在杨柳堤边的第六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与友人相聚,共同欣赏美景、享受音乐的画面。诗中的“书舫”、“花茵”等意象,都充满了文人墨客的闲适情趣。而“第六桥”则可能是诗人当时所在的位置,也可能是一个地名,但无论如何
注释:我抬头仰望高楼,心中满是烦闷,想要向天询问。我乘着祥龙飞向玉皇大帝的居所。但人间的事物总是无情的,它们化作鸳鸯却已经可怜了。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间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无奈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登高眺望、乘鸾飞翔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冷漠和对人情的失望。他感叹世间万物都无情地化为鸳鸯却显得可怜,这反映了他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富有情感
【注释】 ①遣闷:排解忧愁,抒发郁闷。 ②三十六年:自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被赐金放还后,至本诗写作时,又过去了36年。 ③一百五日:从天宝初年到本诗的写作时止。 ④柳稍烟雨:即“柳色烟波”。 ⑤马首尘埃:指马身上沾满了尘埃。 ⑥上表:向皇帝上书陈述意见、请求批准。 ⑦诸葛愤:指诸葛亮的遗恨。 ⑧子云才:指扬雄,字子云,东汉著名学者。 ⑨东风:春风。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安陆隐居时所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遣闷(遣忧) 舟子呼不起,高眠烟浪中。 苦云愁积雪,犹欲候天风。 倥偬羁怀剧,萧条岁事穷。 几时东夹道,骑马听晨钟。 【注释】 1. 遣闷(qiǎn mèn):遣忧,即排遣心中的忧愁,抒发内心的苦闷。 2. 舟子呼不起:指船夫呼唤自己却无法起床。 3. 高眠(gāo mái):高枕无忧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慨。 首句“一笑窥天意”,意味着诗人在观察自然时,发现一切都在自然的规律之中。他感叹自己虽然生来不才,但仍然能够欣赏到这个宇宙的美妙之处。 第二句“生予幸不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一种无奈。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成为伟大的人物,是因为自己生来就不聪明。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自卑,反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的解答,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从形式、内容、语言等多方面分析作答。然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遣闷”是诗人抒发胸臆的方式之一,即借景抒情,借物抒怀。 【答案】 译文:讲学没有功德就不修,不才的人很可怕,可我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回首青春,现在哪里去了?人到晚年,白发丛生,真是让人感到悲伤。注释:遣闷:排解心中的忧愁。遣:排解。闷:烦闷、愁闷。讲学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功名等是烂羊头,故李将军老不侯。 - 注释: “烂羊头”在这里比喻功名利禄如同腐烂的羊肉头,没有价值。李将军(李广)虽然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但最终未得到封侯。 - 译文: 功名就像腐烂的羊肉头,毫无价值,即使是像李广这样的英雄也未能得封。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薄看法,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积累,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对国家的贡献。 2.
【注释】遣闷:排遣烦闷。丞相祠堂:指汉丞相萧何的祠堂,因曾封为侯,故称。久寂寞:已多年冷落无人来访。惠陵:指汉文帝的陵墓,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古柏:汉代帝王陵园中的柏树。非:已非昔日之景。黄四娘: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乳妈,姓黄。 【译文】 汉丞相祠堂已经多年冷落无人问津了,如今那棵汉文帝的柏树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了。 黄家的老婆婆也已经去世,她坟上的草也长满了荒草,我骑马回家的路上被花儿绊了一跤
注释: 遣闷:打发烦闷。 留客:请人留下来。 黄鹂亦有情:黄鹂鸟也有感情。 金衣劝酒太憨生:穿着华丽的衣服劝酒,显得有些憨厚。 淡红香白去成阵:淡淡的红色和白色的花朵随风飘散,形成一片花的海洋。 日暮雨漂花入城:太阳落山,雨水把花朵冲刷到城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首句“留客黄鹂亦有情”,以黄鹂鸟为引子,表达对客人的欢迎。接着
【注释】 遣闷:遣愁。行云流水两溶溶,戚起秋怀郁几重。 戚戚忧戚,忧愁不乐。管子差堪知老马,叶公原未好真龙。 管子:指孔子的学生管仲。《史记.管晏列传》载齐桓公问管仲:“吾何以治国”。管仲对曰:“君居九鼎大吕,四塞之内,修吾所不足,而国富矣;举贤任能,而国之治矣。”《庄子·外物》中说,“子独不见夫鸾凤乎?”《列子.黄帝篇》也说:“凤凰之来仪,非一羽焉。夫鸿鹄之飞远,非一足焉。”管仲和凤、凰一样
遣闷 一著残棋自悔疏,从前毋乃近糊涂。 言词吊诡盲男子,喜怒怀私浅丈夫。 趋热畏寒嗤燕婢,貌慈心狠恶狸奴。 屈平愤著离骚赋,问卜归来又问巫。 【注释】 1. 一著残棋自悔疏——指下棋时失误过多而感到后悔疏漏。 2. 言词吊诡盲男子——指说话时故意用反话来迷惑别人。 3. 喜怒怀私浅丈夫——指内心情绪变化无常,缺乏作为丈夫应有的深沉和宽广。 4. 趋热畏寒嗤燕婢——指对燕子婢女的态度是趋炎附势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晓角清笳昨夜听,霜催草木尽凋零:这两句描述了昨夜听到的凄厉的晨号和早晨看到的霜冻使万物凋零的景象。 - 晓角清笳:清晨时吹响的军号和悠扬的笛声。 - 昨夜听:昨晚听到。 - 霜催草木:霜冻使得草木凋零。 2. 消愁有物惟醇酒:这里表达的是饮酒可以暂时忘却忧愁的想法。 3. 知己难逢似景星:难得遇到真正理解自己的朋友,如同天上的金星(指月亮)难以见到一样。 4.
【注释】 遣闷:排解愁闷。 遣:排解。 人情闲向暗中探:人们往往喜欢在私下里去探寻别人的隐私。 搜索文书:审查文件。 歇后:指《易经》中的“损卦”六五爻辞。意思是说,损的开始是“益”,然后才是“损”。后来引申为暗地里打听事情。 郑五:即郑玄,东汉末年的著名学者,曾注《周礼》、《仪礼》、《礼记》、《周易》。 朱三:即朱晦庵,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文学家。 道深宜用虚怀领:学问很深的人应当虚心学习。
这首诗是宋朝文学家苏东坡的作品。以下是对其逐句的解释,包括译文、注释和赏析。 遣闷(1) 瑕瑜相掩尚堪磨, 梦里深沉无奈何。 睫毛在眼前者少, 人从创伤后知多。 寸心有觉皆成悔, 尺水无风自作波。 忘象忘言并忘我, 低吟高歌未已多。 注释: - 遣闷:抒发心中的郁闷。 - 瑕疵(瑕疵):比喻缺点或错误。 - 瑕瑜相掩:意思是好的和坏的互相映衬。 - 梦境沈沈:形容梦境中的情景深重、模糊不清。
诗句释义与译文 解析诗意,感受古典诗词韵味 1. 江树深春色 - 描述春天景色的江边树木,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 通过“深”字的使用,传达出春天景色的浓郁和丰富 2. 村鸡薄晚声 - 描写乡村傍晚时分的情景,通过村鸡的叫声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薄”字的运用增添了一种柔和、细腻的感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平和的夜晚之中 3. 雨添青笠重 - 描述连日降雨带来的影响
【注释】 遣闷:排遣烦闷。 唾壶:唾壶,即唾壶壶。古代的一种青铜做的酒器。商声:商音的回响。 惊起霜华掠鬓迎:惊起的霜花飞掠着鬓发迎面而来。 旧梦似烟浑欲散:旧梦如烟雾般缭绕,似乎快要消散。 新愁如雾不成晴:新的愁思像云雾一样不成形,难以驱散。 三生杜牧余禅榻:三生杜牧余是说杜牧在佛前许愿,希望自己能成为佛前的僧人,而余禅榻则是说他的愿望得以实现,自己成为了僧徒。 一锸刘伶胜酒名:用锸挖土
【注释】 遣闷:即遣闷诗,作者以抒发内心苦闷之情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门静昼长闭,夜吟春欲阑:门庭寂静,白昼漫长,闭门独坐,到了夜晚,春天将要过去。孤镫乡梦短,小雨柝声寒: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我,家乡的梦境已经结束。外面下着雨,梆子敲击的声音也显得冷清。怀抱向人尽,风尘且自宽:我的心里充满了愁绪,向人们倾诉又有什么用。只是自己承受着,不必在乎别人的评价。乾坤满群盗,日日寄平安:天地间充满了强盗
【解析】 本词的上阕写“我”对春光的无奈,下阕写“我”对世事的感慨。“花开花落掩关卧”一句中,“掩关”一词,表明了主人公闭门不出的情态,“花开花落”两句,以自然景物的变迁暗示了人事的沧桑,“奈汝何”三字,表达了主人公无可奈何的心情。“天下事原如意少”一句,是作者对人生无常的认识和感叹,“眼中人渐后生多”一句,则是对世事沧桑、人生易逝的感慨。“声声暮雨萧萧曲”,这一句中
诗句:“蓬门寂寂久张罗,兀坐如僧奈老何!” 译文:我的家门寂寞了很久,我孤独地坐着像一位僧人一样无奈。 注释:1. 蓬门(péng mén):形容简陋的住所。2. 寂寂(jì jì):寂寞,冷清。3. 张罗(zhāng luó):忙碌,操劳。4. 兀坐(wù zuò):长时间坐着不活动。5. 如僧(rú sēng):如同和尚一般,形容生活单调或无所事事。6. 奈老何(nài lǎo fú)
注释: 1. 肯劳七尺易浮名,聊借遗文遣此生。 【注释】“肯劳”意为“愿意”,表示愿意承受劳累;“七尺”指人的身材高矮,古代以七尺为一米,因此这里指的是人的身高;“易浮名”意为“轻易获得名声”;“遗文”是指前人的诗文;“遣此生”意为“打发此生的光阴”。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愿意承受劳累,用前人的诗文来打发这短暂的一生。 2. 大地云烟随百变,闲居岁月自多情。
注释:我生来就没有快乐的地方,在山中披阅骚辞,寄情于文字。盗贼们更传抄掠取薇蕨,独自摩挲老眼立秋风。 赏析:此诗作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诗人因遭谗毁、受排挤而郁郁不得志。“遣闷”二字表明了诗人此时心情的苦闷,但并没有因此沉湎于消极情绪之中。相反,他以旷达之怀面对人生的不如意,表现出了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首句写诗人在山中无乐可言,只能借阅读《楚辞》排遣心中的不快。次句写群盗横行抢掠
【注释】 遣闷:遣怀,排遣心中的烦恼。 大好光阴电影过,愁心如发渐苍皤(白): 美好的时光像电影一样一晃而过,心中忧愁如同头发逐渐变白。 纤纤雨径沉香梦,寂寂尘奁照泪波:细细的雨路中弥漫着沉香的味道,寂寞的尘匣反射出泪波。 藓壁古春蜗篆浅,麦场初霁蚓泥多:苔藓覆盖的墙壁上刻有古代春天蚂蚁留下的小篆字迹,麦田刚刚放晴,蚯蚓的泥土里有很多。 寻常风物无聊赖,岂止闻歌唤奈何:平常的风景让人感觉无聊
【注释】 遣闷:抒发郁闷之情。 盼风:盼望风来,以助农事。 “过恐”两句:担心风吹过来时把幼苗吹倒,埋没在沙土之中。 “似此”“果然”两句:像这样爱憎分明是必然会得到的,但是天地间的遗憾仍然是一样的。 “已思”两句:刚才想到小的雨可以滋润,现在又担心低洼的田被水浸湿而未干。 “展转”两句:辗转反侧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也再没有闲情雅兴去欣赏芬芳的花丛了。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作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遣闷》。以下是逐句释义: 遣闷成言莫唤诗,底须得失倩人知。 禹汤文武政如彼,孔孟程朱道系谁。 四海非遥方寸蕴,万民之众一人治。 思量那有闲心绪,更逐风云月露为。 译文: 遣闷成言莫唤诗,底须得失倩人知。 禹汤文武政如彼,孔孟程朱道系谁。 四海非遥方寸蕴,万民之众一人治。 思量那有闲心绪,更逐风云月露为。 注释: 遣闷成言莫唤诗,底须得失倩人知。 遣闷:排解心中的闷气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孝祥创作的。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遣闷(1):排解郁闷,消除烦闷。 救急刚欣润土才,甘膏未继却闻雷。(2) 救急:指救灾或缓解困难。刚欣:刚刚感到欣慰。润土:滋润土地,这里比喻国家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甘膏:甘露,比喻恩泽。未继:没有继续。却闻雷:忽然听到打雷。 译文:刚刚觉得国家得到了休整,滋润了大地,就听到了惊天动地的雷声。 注释:救急:指救援紧急情况、缓解困难
【注释】: 遣闷:抒写心中的烦闷。 长太息:叹息不已。 晓泪花:天亮时的泪珠,喻指泪水。 春愁草:春天的野草。 时君:当朝君主,指皇帝。北顾:对北方忧心忡忡地回顾。上相:宰相。东行:指宰相被派往东方某地任职。 村儒:村中读书人,这里泛指读书人。话太平:谈论天下太平。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作者任监察御史期间,当时朝廷政治昏暗,宦官专权,外戚骄横,藩镇割据,民不聊生,诗人忧国忧民